分享

医生Talk育儿百科全说,在线解决养娃的十万个“为什么”|回看

 北医脑健康 2021-07-20

回看链接在文末

据《新生代妈妈科学育儿白皮书》显示,一个宝宝两岁前要换4,745尿布,要喝553,340毫升奶;相对的,每位妈妈一年就要舍弃1,197小时的睡眠。

要知道,在孩子成长关键的2000多个日夜里,妈妈们缺少的可不仅是睡眠......

时逢第70个国际儿童节,北大医疗脑健康“医生Talk”栏目联合12位权威医学专家,发起了名为“养个孩子有多难”的知乎圆桌讨论。在短短的7天时间里,本话题收到了近200父母的提问,获得了超300的浏览。

我们发现,从宝宝出生的那一刻,父母们为孩子各种成长问题就操碎了心,“孩子乳牙变黑了要治疗吗?”、“宝宝还不开口说话好着急”、“孩子近视度数疯长前有什么迹象?”、“孩子发育异常会有信号吗?”、“孩子腹泻该吃什么药?”、“疫情期宝宝疫苗被耽搁了怎么办?”......

一个个细枝末节的育儿难题,将家长们的需求和焦虑暴露无遗。为让孩子顺利完成成长的“KPI”,每一对父母都在为孩子倾尽全力。但当参与到育儿实战中,父母们却因为缺经验、缺知识、缺辨别能力,面临着一箩筐的育儿问题。其中最核心的便是,如何在庞杂的育儿信息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育儿方法

为让爱更科学,孩子获得更高质量的陪伴,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北大医疗脑健康协办,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北大医疗怡健殿健康管理中心等机构支持,特约支持媒体搜狐母婴参与的“2020年第五届儿童健康文化节”正式开启。

在连续11小时的直播活动中,全国小朋友一起云探访了北京大学国际医院;11位来自医学及教育领域的专家通过“医生Talk”栏目,带来了11堂育儿公开课,和父母们一起求知、互动与探讨育儿经。

究竟,这些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教育康复学专业、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的专家们回答了哪些育儿困惑?
Q:

孩子有轻微的孤独症,很担心上不了学,怎么办?


A:

想要孩子正常步入小学,家长应尽快实施干预,遵循“早期、密集、纳入家庭”的原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发展患儿的潜在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Q:

换牙期的双排牙要怎么办?


A:

替牙期可以鼓励小朋友们吃一些硬的食物,帮助松动的乳牙自然“硌掉”,利于顺利换牙。如果已经出现双排牙的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请医生拔除没有脱落的乳牙。



Q:

孩子3岁了还不说话,这正常吗?


A:

孩子到了年纪却发声极少,家长应高度警惕言语障碍风险。如存在障碍倾向,需及时需求言语康复师进行言语治疗,可以进行一些相关的刺激治疗,也可依靠一些丰富环境的刺激,改善孩子的障碍。



……

当父母成为“专业”,对于孩子的成长,疑问当然不止这些。

北大医疗脑健康希望,趁着孩子还在成长的黄金期、人格的可塑期,通过“医生Talk”栏目帮家长构建一个科学的育儿框架,找到一条轻松育儿路。

未来,欢迎跟随“医生Talk”继续探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