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学期的“小目标”——复刻中世纪抄本之装帧预告

 七烟 2021-07-20

图片

下学期的小目标

复刻中世纪抄本之装帧预告

文 / 柳林散人 

图片
中世纪抄本散页柳林已经带着学生复刻过不少,做起来劲头已经不大了。心心念念想做但还未做的事情大约还有两项,一是复刻中世纪抄本的装帧工艺,二是从复刻抄本文本转向复刻抄本泥金装饰。之所以长期以来没有将这两件事付诸实践不仅仅因为其技术难度,还因为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以前者为例,在大机器为基础的商业装帧兴起之前,西方图书装帧的方法、技术与工具其实数百年,乃至千年以来均未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例如12世纪时就已开始使用的缝书架至今仍是大多数装帧工坊以所依赖的。这些工具大多以手工操作为主,而且其中一部分由日常用具即可充当,但也确有一部分不容易找到,如压书器(book press)、夹书器(lying press)、小切刀(book plough),以及用于起脊(backing)的夹板等。没有这些工具,整个复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幸运的是,柳林最近从一位朋友处获得一套手工图书装帧工具(如文首图片所示)。之后,笔者迅速确定了下学期的“小目标”,也即带领学生复刻一部中世纪抄本的装帧工艺。本推文的目的有三:其一,展示一下获得的装帧工具及其用法;其二,对复刻目标展开初步了解;其三,算是立一个flag。

——柳林散人







图书装帧设备与工具:传统与现代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必要的设备与工具是复刻中世纪抄本装帧工艺的前提,工具是否专业,使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复刻的准确性与效果。从手作的角度而言,抄本装帧所依赖的主要工具自中世纪以来几乎没有发生太多变化,很多工具直到现代仍在使用,只消对比中世纪与现代装帧工坊workshop,即可发现像夹书器(lying press)、小切刀(book plough),以及用于起脊(backing)的夹板这样的工具对于二者而言几乎都是标配。下面几副图像中,黑白图像展示的是中世纪末期的装帧工坊,来自约斯特·阿曼(Jost Amman)与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合著的《贸易之书》(The Book of Trades),出版年代约为1568年,该图是较早地反映中世纪末期图书装帧作坊工作场景的原始图片之一。后面几张彩色图片则是现代装帧工坊的图片资料,相关工具在图中都有编号,在图下则有相应文字说明。

图片

THE BOOK OF TRADES (1568)

BY JOST AMMAN & HANS SACHS

1、小切刀   2、夹书器   3、缝书架

4、装帧锤  5、印花模   6、弓形锯

7、裁纸刀  8、木工斧   9、手工钻

图片

加拿大装帧师Don Taylor的工坊

1、裁纸刀  2、夹板(配合底座使用)

图片


美国纽约Rustie's Bookbinding装帧工坊

1、夹书器  2、手工锯  3、装帧锤

图片


美国纽约Rustie's Bookbinding工坊:印花模

图片


抄本修复:缝书架

来源于specialcollections blog

剑桥大学图书馆

图片


Bookbinding at Colonial Williamsburg

图书装帧博物馆:小切刀 & 缝书架

本次所获装帧工具展示

今次,柳林散人从朋友处获得的这套工具基本上囊括了上面提到的主要部分。主要包括缝书架、夹书器、夹板、小切刀,圆弧工具、配件盒,以及与小切刀、夹板均可配合使用的紧压底座。下面就逐一罗列,展示一下。

图片


缝书架(整体)

图片


缝书架(局部)

图片


缝书架(局部)

图片


夹书器(整体)

图片


夹书器(局部)

图片


夹板 底座(整体)

图片


夹板 底座(局部)

图片


小切刀 底座(整体)

图片


小切刀 底座(局部)

图片


圆弧工具(整体)

图片


圆弧工具(局部)

图片


圆弧工具(局部-俯视图)

图片


圆弧工具(使用中)

图片


配件盒(整体)

图片


配件盒(局部)

图片


配件盒(局部)

图片


此次获得工具套装全家福

工具使用方法:以图书装帧工序为序

上文提及约斯特·阿曼(Jost Amman)、汉斯·萨克斯(Hans Sachs)曾于1586年绘制图书装帧作坊工作场景,其实,我们很难在中世纪的抄本中找到如此针对性的描绘,到目前为止,柳林仅于12世纪一部抄本中得以窥见一副整体描绘抄本制作流程的图像,其中部分流程与装帧相关。

图片


MS msc. patr.  5 f. 1v.  

staatsbibliothek bamberg

这幅抄本页面以插画的方式描述了抄本制作的基本流程(如上图所示)。首先,羊皮纸工人将羊皮进行浸泡,然后拉伸、刮毛;接着,把晾干的羊皮纸裁剪整齐,刻痕画线,准备抄写经书。文字排版规划非常仔细,为插画师和彩饰师留出了空间。经书的文字抄写完后,彩饰师会覆上金箔,再由插画师绘制华丽的图案。最终,将所有书页合并装订,加上封面。于其之中,四个步骤与本文关注的装帧相关,也即折叠(quires folding)、刺孔(quires pricking)、缝书(quires sewing)与整饰(finishing process)。折叠也即将裁切完毕的皮纸以骨刀(bone folder)对折之工序,以形成一个对开的皮纸页面(bifolium);刺孔的目的是在对折的线条之上刺孔,为缝书做准备,刺孔之时一般是多个对开页面同时进行;缝书是指在缝书架上将各个折子(quires)缝合在一起,一个折子是由数张对开页面叠放并折叠形成。一般而言,4个对开页面是一个折子常见的数字,从而形成4张,8页,16面的格局;整饰是指在图书即将完成的时刻对其外观展开装饰,一般包括压花、烫金、装饰书口等步骤。

图片


MS msc. patr.  5 f. 1v.  (局部)

staatsbibliothek bamberg

折叠工序(quires folding)


图片


MS msc. patr.  5 f. 1v.  (局部)

staatsbibliothek bamberg

刺孔工序(quires pricking)

图片


MS msc. patr.  5 f. 1v.  (局部)

staatsbibliothek bamberg

缝书工序(quires sewing)

图片


MS msc. patr.  5 f. 1v.  (局部)

staatsbibliothek bamberg

整饰工序(finishing process)


在该部分,柳林拟以图书装帧的工序为序,结合抄本学基础知识和一些vlog主的视频片段,对于中世纪图书装帧的关键性步骤予以说明,并与此同时安利笔者所获设备与工具的使用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形象的视频片段相较于枯燥的文字更能有效地实现上述目的。这些视频片段均来自网络vlog主,笔者在视频下方均标明了出处,如需观看完整视频,请移步网络。


01

准备折子(quires)


准备折子涉及裁纸、折叠、刺孔(或锯孔)三个小步骤。裁纸是将大张的皮纸裁切成所需对开页面大小;折叠是指将对开页面以中线对折,可能使用的工具是骨刀(bone folder);刺孔(或锯孔)是通过针刺或者锯孔的方式在皮纸对开页面中线上制作出可供缝针穿过的孔洞。


折子锯孔

来源于Jake Millwood的vlog




02

缝书芯


缝书芯(Text block sewing)工艺是指在缝书架之上将各个折子(quires)以特定方式缝在一起,从而形成书芯,是为装帧工艺的基础步骤。缝合各折的方法有很多,J. A.西尔迈(J. A. Szirmai)的《中世纪图书装帧考古》(The Archaeology of Medieval Bookbinding. Aldershot: Ashgate, 1999)一书中多有描述,其大致样式如下。

图片


中世纪折子缝合法

来源于Karen Jutzi的booklet

Medieval & Early Modern Manuscripts:

Bookbinding   Terms,  Materials,  Methods, and  Models


折子人字形缝法示意

注意:人字形缝法仅两出两进即可完成,

视频中所演示可能有重复

来源于The Fitzwilliam Museum抄本修复部

https://www.fitzmuseum./utc/rebinding/sewing


缝书架使用方法示范

来源于By the crew的视频vlog

03

裁切书口


裁切(trimming)书口是指通过小切刀(book plough)与底座的配合对书口三边,也即书口(fore edge)、书顶(head edge)、书根(tail edge)予以裁切,使之整齐美观。其过程中,一般先以夹书器(lying press)将书芯固定住,然后再以小切刀来回往复逐步裁切。在1843年裁纸机(guillotine)广泛使用之前,小切刀是用于裁切书口的主要工具之一。


小切刀使用方法示范

来源于DAS Bookbinding的vlog

04

整饬书脊


整饬书脊(spine making)是一个复杂的工序,包含诸如 rounding(扒圆)、backing(起脊)、lining(垫衬)、安装竹节等小步骤。此过程中须使用起脊器、扒圆、起脊锤、夹书器等工具。扒圆(rounding)是指在缝合书芯完成,并涂抹胶水之后,利用扒圆锤对书脊部分的整饬工艺,目的是使书脊形成大致如圆弧状轮廓。起脊(backing)之时一般先将书芯夹在起脊器之上,注意书脊露出起脊器边缘的高度约为一个硬装纸板的厚度,然后以起脊锤最大的侧面轻轻敲击整个书脊部位,自中间而边缘,从而不仅使得书脊部位的各折表面错综勾连,加固书脊,还能使得书脊边缘折弯卷曲,从而为硬装纸板封面预留出位置。完成之后,从侧截面看,书脊部分大概类似蘑菇头或者马芬蛋糕的样子。垫衬(lining)工艺则是在书脊之上依序覆盖薄纱布、白棉布、牛皮纸、无酸书脊纸等诸多物料,使得书脊既结实又美观。安装竹节则是为后期的覆皮(forwarding)做准备。大家可能已注意到,豪华的西式装帧图书书脊之上一般会有竹节状的凸起,或明显或不明显。最初这些凸起是缝合书芯留下的痕迹在外包装皮革上自然硌出的效果,后来这种样式得到认可并被发扬光大,人们甚至以人工制作的竹节贴在书脊之上以加强其凸出效果。顺便说一句,外侧书脊纸以无酸书脊纸折叠数次做成,每次折叠均用胶水粘贴,故较为硬实。为了方便将其做成适合书脊的圆弧形,则需要一种圆弧工具,也即柳林本次获得工具套装中的一种(见上文)。


扒圆与垫衬示范

来源于PeterHarringtonBooks 视频vlog


垫衬与安装竹节衬示范

来源于PeterHarringtonBooks 视频vlog

05

书口装饰


书口装饰(edge decoration)亦是一个颇为复杂的工序,目的是以颜料、或金箔装饰裁切之后的书口,普通图书一般仅以颜料装饰前书口(fore edge)豪华图书一般以金箔装饰三边书口(包括书顶与书根),不仅可封闭书口,减缓图书皮纸、墨水的氧化速度,还有极强的视觉效果,金光灿灿,以致炫目。此过程中,一般要用到夹书器。


书口装饰示范

来源于Adeels Bindery & Pen Art 视频volg

06

缝书头布


书头布(endband and headband)亦称堵头布,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基督教于地中海周边传播之时,基督徒制作的册子本(codex)中既已存在堵头布。制作方法一般是以五颜六色的丝线将布和卡纸条制成的芯材(core)缝在书顶、书根与书脊的交界之处。不仅可以加固书脊,亦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缝书头布

来源于PeterHarringtonBooks 视频vlog

07

覆皮与起小脊


覆皮(forwarding)工艺是指将鞣制、裁剪好的皮革覆于书芯之上,起小脊(band nipping)工序则是指用起脊夹夹,或用绳子勒的方式使得书脊上的竹节明显凸起于皮革表面,以形成较为美观的效果。在此二工序中,夹书器是必备的工具之一。


覆皮与起小脊示范

来源于Adeels Bindery & Pen Art 视频volg

确定复刻目标:加洛林式装帧工艺

在该部分,笔者将介绍中世纪西欧的三种主要图书装帧方式及其特点,并选取一种装帧方式——加洛林图书装帧工艺——作为复刻对象,于此同时确定具体的复刻目标抄本,并给出具体原因。但在进行这些事项之前,先让我们通过几张图片来大致了解一下中世纪抄本的一些专业术语。

图片


抄本正面闭合视图

来源于Karen Jutzi的booklet

Medieval & Early Modern Manuscripts:

Bookbinding   Terms,  Materials,  Methods, and  Models

图片


抄本打开正面视图

来源于Karen Jutzi的booklet

Medieval & Early Modern Manuscripts:

Bookbinding   Terms,  Materials,  Methods, and  Models

图片


抄本闭合背面视图

来源于Karen Jutzi的booklet

Medieval & Early Modern Manuscripts:

Bookbinding   Terms,  Materials,  Methods, and  Models

图片

抄本 MS Marston 87正面外视图

YALE UNIVERSITY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1、角金属件  2、饰扣  3、中心金属件及饰扣

4、书脊  5、书名金属文本框  6、合页扣  

7、三线花纹盲压  8、书脊小脊  9、 鞣制红色皮革封面

图片


抄本 MS Osbron a56 内视图

YALE UNIVERSITY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1、原初封面折边  2、木塞  3、书外封

4、沟槽  5、洞孔  6、卷首空页(源自废弃抄本)

7、木板  8、鞣制皮条带  9、缝合处

中世纪的抄本大都以硬木板为封面装帧,其形制概有三种,分别是加洛林式(Carolingian)、罗马式(Romanasque)和哥特式(Gothic),大致对应中世纪早期、中期与后期三个时间段。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类及其与之相对应的时期并不形成截然的分野与迭代,往往是一个时期并存着多种装帧方法。

三种方式在封面芯材的选材方面并无太大差别,三个时期均选取厚实的橡木或山毛榉木作为封面芯材原材料,一般不做形塑或者稍事打磨(哥特式稍薄)。前两个时期,木板的尺寸均与书芯尺寸保持一致,至中世纪后期,哥特式木板的尺寸开始稍大于书芯,从而形成了书角(squares)。

判断加洛林式装帧有两个关键点:其一,加洛林式装帧往往使用两条细细的植物纤维绳子作为缝合支撑(sewing support),缝线方法一般是人字形,缝制完成后往往形成凸出于书脊的小脊。这一点完全可以从抄本书脊的外观上观察出来,特别是当抄本书脊部分破损的时候,以耶鲁大学贝内克珍本和手稿图书馆(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所藏MS Maston 243号文献为例,当我们看到它的书脊部分时,即可判断其为加洛林式装帧(如下图)。


图片


抄本 MS Maston 243 书脊

加洛林式装帧

YALE UNIVERSITY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其二,加洛林式装帧木板与书芯的连接方式也可作为判断依据。加洛林式装帧以植物纤维绳连接上述两部分,封面板在缝书芯之前就已穿好绳子,封底板则用木塞将绳子固定在孔眼中。绳子自木板的侧面边缘进入木板,至木板表面时,则进入提前凿好的V 形沟槽。如下图所示。

图片



加洛林式装帧的木板及穿绳图

J. A. Szirmai

The Archaeology of Medieval Bookbinding

 Aldershot: Ashgate, 1999, p.105.



罗马式装帧有三个特点。其一,缝书芯的支撑(sewing support,与书脊垂直且用于与缝线连接的支撑,相当于书脊的立柱)是厚厚的皮革带,中间往往割出一条缝隙,从而有助于缝成人字形样式。也正因为是这种缝法,才使得罗马式的书脊一般为平脊,不会有突出的小脊。第二,罗马式装帧的连接皮革带自木板的边缘进入,以直线的方式进入木板表面的沟槽,最后以木塞固定在木板上。第三,罗马式装帧有时会在装帧完成的抄本之外再额外加一层cover,叫外封套(chemise or overcover),主要用来保护书口、书顶与书根。

图片


抄本 MS 4 书脊

罗马式装帧

YALE UNIVERSITY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图片


抄本 MS 4 封面

罗马式装帧

YALE UNIVERSITY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图片

罗马式装帧的木板与沟槽路径

J. A. Szirmai

The Archaeology of Medieval Bookbinding

 Aldershot: Ashgate, 1999, p.155.




哥特式装帧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使用薄木板,重视修饰木板边缘,且一般使用褐棕色的鞣制皮革(tanned skin)包裹木板;第二,缝合支撑或为鞣制的皮革带,或为两条植物纤维绳子,书脊上小脊有凸出痕迹;第三,皮革带或绳索自面板表面进入木板,故容易将书脊勒成圆脊;第四,封面皮革表面一般饰有金属件。如下图。


图片



抄本 MS 710 书脊

哥特式装帧

YALE UNIVERSITY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图片



抄本 MS 710 封面

哥特式装帧

YALE UNIVERSITY

BEINECKE RARE BOOK AND MANUSCRIPT LIBRARY



图片


哥特式装帧的木板与沟槽路径

J. A. Szirmai

The Archaeology of Medieval Bookbinding

 Aldershot: Ashgate, 1999, p.223.



综上,在加洛林式、罗马式与哥特式三种装帧方式中,柳林打算本学期带领学生复刻加洛林式,而且大半会复刻抄本Beinecke MS Maston 243,原因如下:其一,相对容易,加洛林木板表面沟槽为圆沟槽,而罗马式则为方形槽;第二,物料易找,加洛林式缝合支撑为植物纤维绳索,相较于罗马式和哥特式使用的皮质缝合支撑更容易获得;其三,加洛林式不用整饬木板,亦不用像哥特式那样在封面、封底使用金属装饰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