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盘点流落到英国的32件中国国宝

 文旅小胖 2021-07-20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表明,中国流失到海外的文物多达164万件,被世界47家博物馆收藏,如果加上私人所藏的数据会更加惊人(1000万件以上)。英国是掠夺收藏中国文物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文物流落到英国大多是1860—1949年这期间,尤以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和1900庚子国变两次浩劫最甚,此外英籍匈牙利人奥里尔·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针对敦煌莫高窟的几次掠夺,也使得大量敦煌文书、绢画、壁画等艺术珍品流失海外。

英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共收藏中国历代文物大多是在近代殖民主义时期被侵略者从中国非法劫掠流落海外。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多达2.3万件,长期陈列的约有2000件,收藏的中国文物囊括了中国整个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包括刻本、书画、玉器、青铜器、陶器、饰品。

为使国人铭记这段历史,本人就英国藏中国三十二大国宝级文物进行盘点。

1.良渚文化玉琮(大英博物馆)

良渚文化玉琮(已知最高玉琮之一)

玉琮的造型为外方内圆,代表着“天圆地方”,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神权,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礼器。玉器是良渚文化的精髓,大英博物馆收藏的这件新石器时期良渚文化玉琮高49.5厘米,呈深绿色,器身内部为圆柱形中空,外部作粗细递减的方柱形,横向分割为19节,表面的凹槽类似梯子,西方人第一次看到时误以为这是《圣经》中记载的“通天塔”。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这件玉琮的造型以及细节都体现出当时非凡的工艺水平,是目前已知的最高的玉琮之一,堪称玉琮里的“高瘦帅”,也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唯一一件良渚文化玉琮。

2. 商双羊尊(大英博物馆)

商双羊尊(存世两件珍品之一)

此尊通高45厘米,筒形口,腹为双羊前躯相背状。羊角大弯曲,尊口下饰弦纹和龙面饕餮纹,较为罕见。羊颌下及腹下饰扉棱,象征须和腹部垂毛。饰龙面纹,腹饰鳞纹,腿饰龙纹。两只背对背联结的公羊背负尊身,四条羊腿用作支撑,公羊的形象塑造得惟妙惟肖,令人联想起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著名国宝“四羊方尊”。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尊铜绿柔和素雅,对称四平八稳,纹饰纷繁复杂,质感厚重拙朴,赋予了双羊尊无法言喻的魅力,是目前世界上绝无仅有的两件双羊尊之一,也是大英博物馆藏中国青铜器的代表,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3. 商鸮形卣(大英博物馆)

商鸮形卣(商代青铜器杰作)

鸮是中国古代对猫头鹰一类的鸟的统称,由于鸮习惯在黄昏或夜间活动,民间又把它叫做“夜猫子”。这件带盖四足青铜卣高16厘米,宽11.2 厘米,是用于盛放酒的礼器,以合范法铸成,整体看起来像两只背靠背的鸮,器盖两侧往上翻的小钩仿佛是它们的喙,而器足则是它们的脚爪。棱扉把带钮的器盖以及器身分隔出四个装饰区间。表现鸮翼的鳞状纹饰占据了大部分的器身,余下的空间(包括器盖)则以云雷纹为底,上饰小型的鸟纹和龙纹。和器身及器盖中部的扉棱在一条直线上的,还有口沿下方的两个半环状把手。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现藏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器构思奇特,质感稳重,将鸮的造型与器具相结合,纹饰清晰,不仅体现了卣这种青铜酒器造型形式之意蕴,也体现出了工匠们巧妙的构思和高超的铸造技术,为商代青铜器杰作。

4. 西周康侯簋(大英博物馆)

西周康侯簋(康氏封国的实证)

康侯簋高24厘米,口径41厘米,侈口束颈,涂腹微鼓,高圈足加宽边。兽首耳垂长方形小珥,颈和圈足相间排列火纹和四瓣目纹,腹部饰直条纹。器底铸铭文4行24字。铭文可以证明,文王之子、康氏得姓始祖康叔封是武王克殷后大分封时先封在康城,成王平定“三监之乱”后又徙封卫国的。著名学者骈宇骞先生先生据此也认为康叔在西周第一次大分封时就被封在康城,同时他认为康侯簋就是在浚县辛村卫国贵族墓地出土的。铭文中“徙封”是改变封地,确凿证明康叔在封卫之前就是有封地的。1931年在河南出土的西周早期青铜器,随后被倒卖至海外,1977年由布鲁克·休厄尔捐赠给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器造型古朴凝重,既是弥足珍贵的西周早期青铜重器,又是证明海内康氏以封国得姓的难得一见的实物资料,是周公伐武庚、封康叔等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史学意义和断代价值。

5. 西周邢侯簋(大英博物馆)

西周邢侯簋(罕见的邢国重器)

此簋通高18.5厘米,为四兽垂耳,侈口鼓腹,腹身饰象纹,足部饰,有铭文68字,是周朝邢侯姬苴为了祭祀自己的父亲周公而铸造的。公元前十一世纪,武王儿子周成王即位时年幼,周公又竭尽全力辅佐成王,稳固了周成王的统治地位。周公死后,周成王为报答周公辅佐之恩,便封周公的第四子姬苴为邢侯,封地就是今天河北省的邢台。姬苴受封后,为祭祀父亲周公,铸造了大批青铜器,邢侯簋便是其中之一。1921年出土于河北省邢台市,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器纹饰精美,具有西周早期特征的器物,是罕见的西周时期邢国的青铜重器,铭文内容涉及到周王对邢侯的"迁封"是研究西周邢国封建的重要材料。

6. 隋阿弥陀佛大理石像(大英博物馆)

隋阿弥陀佛大理石像(隋代佛造像精品巨作)

这尊阿弥陀佛大理石像有近6米高,是由隋朝的第一个皇帝隋文帝建造的。隋文帝尊崇佛教,并鼓励佛教在中国传播。隋文帝在他的帝国内广泛分送佛舍利,建造和修复了很多佛像。在佛教中,阿弥陀佛统治着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称念他佛号的人都能在这块净土得到重生。这尊佛像的双手已经遗失了,但是可以看出右手原本可能是举起的,手掌向外,施无畏印(让众生安乐的姿势),左手略低,施与愿印(布施与恩惠的姿势)。根据莲花基座上的铭文可知,这尊大佛原来被供奉在河北省邢台市韩翠村崇光寺,不知何时被明目张胆运到海外,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这尊佛像形体巨大,质地十分坚固,衣服布料上的褶皱刻画得非常清晰,具有隋代佛像的典型特点,为难得一见的隋代佛造像精品,是大英博物馆中最大最雄伟的佛像。

7. 唐摹《女史箴图》(大英博物馆)

唐摹《女史箴图》(中国美术史里程碑式作品)

《女史箴图》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根据张华的《女史篇》画的一卷插图性画卷,全卷长348.2厘米,高24.8厘米,绢本设色,内容共分9段,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原作已佚,世界上只剩两幅摹本,其一为宋人临摹,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笔意色彩皆非上品。另一幅就是大英博物馆中的这件摹本,用笔充分体现出顾恺之“春蚕浮空,流水行地”的绘画特征,是集教化与审美于一身的成功典范,并预示着中国绘画由重教化到重审美的转型。此图原为清内府所藏,公元1900年庚子之役,八国联军入北京,为英军所掠,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图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是尚能见到的中国最早专业画家的作品之一,将两汉以来的人物画创作水平向前推进一大步,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为大英博物馆最重要的东方文物,堪称“镇馆之宝”。

8. 唐敦煌遗书雕版印《金刚经》(大英图书馆)

唐敦煌遗书雕版印《金刚经》(现存最早标有刻印年代的印刷品)

这是由六个印张粘接起来的十六尺长的经卷,每纸70余厘米,四周单边,框高23.7厘米。其卷首的扉页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画作品之一,扉画长28.5厘米,左上角榜书“祗树给孤独园”,主题为释迦牟尼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向四众弟子宣说《金刚经》,有单线边框。扉画中央释迦牟尼身着通肩袈裟,正结跏趺坐在莲花筌蹄上说法。卷末刻印有"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题字。此卷于1907年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Aurel Stein)从中国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盗至伦敦,现藏英国大英图书馆。此经卷首尾完整,图文浑朴凝重,刻画精美,文字古拙遒劲,刀法纯熟,墨色均匀,印刷清晰,表明是一份印刷技术已臻成熟的作品,绝非是印刷术初期的产物,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标有明确刊刻日期的印刷品,也是至今存世的中国早期印刷品实物中唯一留有明确、完整刻印年代的印品,历史意义重大。

9. 唐敦煌遗书《宝塔心经》(大英图书馆)

唐敦煌遗书《宝塔心经》(敦煌遗书中的宝中之宝)

《宝塔心经》是把佛经中的《心经》以塔的形状书写出来。这种塔状的心经分为塔座﹑塔身和塔顶三部分,而塔身又分为五层,塔顶为经文题名,塔门绘有观世音菩萨立像,解读宝塔心经的方法是从观音菩萨左足下角的“观”字开始,沿虚线依次读之,最后心经结尾“婆诃”是收在观世音菩萨的右足下角。这幅英国人斯坦因收集的敦煌《宝塔心经》纵47厘米,横22厘米,塔门处未绘有图像,解读宝塔心经的方法是从塔门左下角的“观”字开始,沿虚线依次读之,最后心经结尾“婆诃”是收在塔门的右下角。在整个敦煌文献中,有关宝塔心经的写本有四件,法国人伯希和和英国人斯坦因各收集二件,分别收藏于法国国家图书馆和英国大英图书馆。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Aurel Stein)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盗至出国,现藏于英国大英图书馆。此卷轴图文并茂,形式新颖别致,极具趣味性和观赏性,存世仅有四件,是一件极为难得的唐代写经珍品,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宗教价值,实属敦煌遗书中的“宝中之宝”。

10. 唐敦煌遗书《龙保帖》(大英图书馆)

唐敦煌遗书《龙保帖》(保有书圣原作风神)

此帖纵25厘米,纸本草书,共2行12字:“龙保等平安也,谢之。甚迟见卿舅,可耳,至为简隔也”,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写给朋友一封信。原作已经丢失,现存的是唐代摹本,因年代久远纸张已有破损。这个摹本在历史上一直被当成了王羲之的真迹。《龙保帖》出自敦煌藏经洞。1907年被英国人斯坦因从王道士手中买走,后由大英博物馆收藏,1973年大英图书馆从大英博物馆分离,此帖也改由英国大英图书馆收藏。此帖笔法锋芒毕现,行笔自如流畅,行款、结字与宋拓刻奉稍有不同,虽纸张已残损但仍保留了原作的风神,为研究王羲之书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11. 唐敦煌绢画《炽盛光佛并五星神图》(大英博物馆)

唐敦煌绢画《炽盛光佛并五星神图》(敦煌流失唐代绘画代表作之一)

炽盛光佛是释迦牟尼的教令轮身,其变相开端于唐,大盛于宋元,流风所及辽夏,一直延续至明朝。此图纵80.4厘米,横55.4厘米,绢本设色,题记为“乾宁四年(897年)正月八日炽盛光佛并五星,弟子张淮兴画表庆光”。此画由主尊炽盛光佛和五星组成,都乘同样的五彩云。炽盛光佛放射着巨大光芒,象征震慑的力量。据专家考证,五星的表现与“梵天火罗九曜”的记载大体是一致的。炽盛光佛所坐雄牛牵的车朝向左,五星在车的周围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排列。1907年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Aurel Stein)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盗至出国,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图主题罕见,为唐代张淮兴于唐代乾宁四年(897年)所绘制的一幅旷世奇作,为敦煌流失的唐代绘画的代表作之一,堪称敦煌艺术中的精品,也是佛教美术中最珍稀的作品之一。

12. 唐敦煌绢画《释迦牟尼佛树下说法图》(大英博物馆)

唐敦煌绢画《释迦牟尼佛树下说法图》(藏经洞创作年代最早的绢画)

此图纵139.0厘米,宽101.7厘米,绢本设色,创作年代约为8世纪初,图绘宝树华盖之下,释迦牟尼佛身着朱红色的和软袈裟,跏趺坐于宝莲台,正在向四围的众菩萨、比丘说法。莲座呈多层装饰之须弥座,和上方的华盖相应。四尊菩萨端坐莲台,姿态相各异,手中分别持莲花、净瓶、宝珠等,神情皆安详雍容。六弟子侍立佛后,闻听妙法而心生欢喜,颜色和悦疏朗。画面上方,天女乘祥云俯身散花,飘带共云气随风舒卷。下方各有男女供养人,右侧男供养人已缺损。女供养人为一少女形象,椎式发髻,窄袖衫裙,双手持莲,长跪于方形垫上,态度温婉闲静。下方正中留有题写发愿文的位置,作石碑形,空白未题记。此画为英国人斯坦因于1907年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掠去,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图不论主尊、胁侍菩萨还是女供养人的勾勒和敷色都十分细腻,特别是六位比丘弟子的表情刻画得极为生动,在表现人物肌肤的立体感上尤为独到,是敦煌藏经洞中创作年代最早、保存状态最完好的一幅绢画,是敦煌遗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13. 唐敦煌绢画《引路菩萨图》(大英博物馆)

唐敦煌绢画《引路菩萨图》(唯一标明引路菩萨的佳作)

此图纵80.5厘米,横53.8厘米,绢本设色,画中菩萨为男性形象,袒露胸膛,手持柄香炉和垂挂幡的莲花枝。他身穿色彩缤纷的天衣和璎珞,造型华丽。画者又把菩萨身后的亡者比例大量缩小,加强了菩萨的庄严和伟大。亡者外形雍容大气,一身典型盛唐时期流行的妇女装束。虽然无法得知亡者的身份,但是她无疑代表了当时社会某一阶层的女性佛教供养人。这幅珍贵的唐代绢画描绘菩萨引领一信女前往往生极乐世界,画面左上方的红色云层里可见净土的宫殿。右上方的榜题框中有“引路菩”三字。此画为英国人斯坦因于1907年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掠去,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引路菩萨信仰在唐代开始流行,在敦煌藏经洞便曾发现数幅此题材的绘画,但这幅是唯一带有题字标明内容的例子。此图彩绘艳丽,完好的保存了唐代绘画的面貌,具有很高超的绘画技巧,艺术价值极高。

14. 唐敦煌刺绣《释迦牟尼灵鹫山说法图》(大英博物馆)

唐敦煌刺绣《释迦牟尼灵鹫山说法图》(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敦煌刺绣精品)

这件巨幅刺绣(一说是《凉州瑞像》)高241厘米,宽159厘米,被认定制作于唐代,约八世纪左右,描绘了佛祖和他的弟子们讲道的情景。此画作由五尊佛像构成,画面正中是佛陀站在莲花宝座上,扁桃形的身光环绕着身体。佛陀袒露右肩,右手垂直放下,左手执衣襟——这是所有灵鹫山释迦牟尼说法图共有的一种姿势。主线基本使用了深藏青色丝线,如同水墨画中的勾勒一般。由于刺绣画曾长期叠放在藏经洞中,两尊菩萨的像已经有部分破损。对于这幅巨型刺绣的佛像,究竟是灵鹫山说法还是凉州瑞像目前尚无定论。而敦煌研究的相关专家认为这一画像应当是《凉州瑞像》。凉州瑞像是北魏时代的著名高僧刘萨诃发现于凉州地区的倚山石佛像,又依其地名为凉州御容山瑞像,这身石佛像的阅历能够预测社会兴衰、人世治乱和民众生活福祸,极具灵验。这件巨幅刺绣是斯坦因在1907年盗买带出中国,于1919年入藏英国大英博物馆。这幅巨型刺绣画面巨大,制作精良,极为罕见,反映了唐朝刺绣的高超技艺,同时也是现存的自八世纪以来保存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幅作品,是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15. 五代木雕观音坐像(大英博物馆)


16. 辽三彩罗汉像(大英博物馆)

辽三彩罗汉像(宗教美术的巅峰作品)

这尊真人大小的塑像高103厘米,为陶胎上敷三彩釉,表现的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他身穿袈裟,双手结禅定印,静坐在岩石形态的底座上。底座与罗汉像是可以分离的。至今为止,同类型的罗汉像,可查存世的共有有十尊。其中九尊分別收藏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法国以及英国的公共博物馆里,还有一尊收藏于日本的私人博物馆中。1912年在河北省北部易县的山洞里发现的,后流失海外,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这尊罗汉像表情平静祥和,巍巍然深具禅意,其手部以及皮肤的处理中所反映出的极为罕见的写实主义,足以代表唐代以来雕塑写实最高成就,是一件堪称典范的宗教美术巅峰作品。

17. 北宋钧窑蓝釉紫斑胆瓶(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北宋钧窑蓝釉紫斑胆瓶(存世钧瓷之极品)

在宋代五大名窑中,汝、官、哥三种瓷器都是青瓷,仅从颜色就可以分辨。钧窑也属于青瓷,但是它不是以青色为主,常见的颜色有玫瑰紫、钧红、天蓝、月白等。宋代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是在烧制中自然形成的,所谓“似玉非玉腾似玉”,或如美玉、或如蓝天、或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此瓶高29厘米,制作工艺复杂,先通过分段拉坯,然后接坯而成。瓶子的腹部呈圆润的梨形,颈部纤细修长,口略侈。釉料中含有金属铜,从而取得了自然晕散的紫斑效果。北宋的墓葬壁画中显示此类瓶在当时有的被用作花器,也有的用作酒器。此瓶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2007年由于运营成本压力转移至大英博物馆,从2009年大英博物馆95号“中国陶瓷”展厅开放,开启了大维德基金会藏中国艺术品在大英博物馆的“长期借展”之旅。此瓶造型端庄秀丽,紫红斑色彩斑斓,有巧夺天工之美,其造型技术难度之高充分体现了北宋窑工的制瓷技术的高超水平,堪称存世钧瓷中之极品。

18. 北宋汝窑天青釉碗(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北宋汝窑天青釉碗(存世仅两件的汝瓷稀世珍品)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魁首,汝官窑系御用瓷,烧造时间极短,只在北宋晚期烧了大约20年。根据统计,现汝窑器传世制品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有17件、台北故宫博物院有23件、上海博物馆8件、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有7件、天津博物馆1件、广东省博物馆仅有半件。这件汝窑天青釉碗就是其中翘楚。此碗高7.1厘米,碗口直径16.9厘米,圈足直径7.5厘米,重350克,撇口,外镶铜边。深弧腹,圈足微外撇。胎体轻薄。通体满釉,有细小开片这个碗特别之处就是内底刻有楷书乾隆御题诗:钧窑都出修内司,至今盘多碗艰致。内府藏盘数近百,碗则晨星见一二。何物不可穷其理,碗大难藏盘小易,于斯亦当知惧哉,愈大愈难守其器。后署”乾隆丙午御题“,“比德”“朗润”印章。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碗仅有两件,另一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此瓶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现长期借展于英国大英博物馆。这件汝窑碗造型规整,胎质细腻,温润古朴,素净典雅,有似玉非玉之美,堪称精美的稀世珍品,存世仅两件。

19. 北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北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樽(存世仅两件的汝瓷名品)

大英博物馆2009年开辟95号馆,轮流展出裴西瓦乐·大维德先生收藏的1700多件高品质中国陶瓷。这些藏品个个精美绝伦,几乎囊括了中国陶瓷发展史,被公认为除台北故宫、北京故宫之外的季军收藏。目前所见传世宋代汝窑天青釉弦纹樽只有两件,除故宫博物院收藏以外,只有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收藏的这一件。瓷樽始于宋,汝窑、定窑、龙泉窑均有烧造,是陈设用品。此器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现长期借展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器釉色温润如玉,品相上乘,仿古逼真,珍稀古朴,为汝窑中难得的较大器型,堪称汝窑瓷器中的名品,极具艺术价值。

20. 北宋汝窑青釉盏托(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北宋汝窑青釉盏托(极为珍罕的汝瓷珍品)

此器高7.3厘米,托盘径16.2厘米,盏托直口微敛,深弧腹,托盘呈五瓣葵花形,花瓣重叠,五曲带筋,施青釉,釉面有开片。北宋宫廷将此类盏托用作茶具,承托不同材质的茶碗。此盏托采用满釉裹足支烧法,圈足留有五个椭圆形芝麻挣钉痕迹。汝窑胎体细腻,多呈香灰色,釉质莹厚,呈色不一,有天青,天蓝,青灰诸色。据南宋周煇《清波杂志》记载汝窑内有玛瑙末为釉。现代科学家已经证明,这种细腻的蓝色事实上是由溶解了的氧化铁和少量的二氧化钛造成的。此器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现长期借展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器造型雅致,含玛瑙天青釉,釉面晶莹,做工精美,传世极少,乃极为珍罕之北宋汝窑上等珍品,弥足珍贵。

21. 南宋官窑琮式瓶(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南宋官窑琮式瓶(海外流失中国古瓷珍品)

此瓶高22.6厘米,仿自新石器时代礼器五节王琮形制,方体圆口,短颈,方柱形长身,器身四面五层装饰,口足大小相若,圈足。口壁宽如玉壁状,胎骨厚重,底足涂褐色护胎釉,局部可见灰黑色胎体。全器粉青釉色,釉质厚润,薄处映现褐紫胎骨,遍布不规则开片。琮式瓶以宋代制作最为有名,宋代制品中又以官窑为首。此器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现长期借展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瓶造型端庄大气,质感温润如玉,宋官窑中的琮式瓶造型极为罕见,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存世仅有三件,是中国海外流失瓷器当中非常珍贵的古代瓷器珍品。

22. 元谢楚芳《乾坤生意图》(大英博物馆)

元谢楚芳《乾坤生意图》(最早流传到英国的中国绘画)

此图卷纵27.8厘米,横352.9厘米,绢本设色,此卷可分6个部分,每一组皆以数丛花草相互交错为中心、多种小动物穿梭其中,看似生机勃勃、田园逸趣,实则描绘的是动物为生存而绞杀捕猎的场景,并借此比拟世事。后有多人题跋,以元人居多,由此可观元代文人心境。此图流传有序,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到了英国,都有迹可寻。元代画家谢楚芳1321年创作的《乾坤生意图卷》在1797年就漂洋过海到了英国,这是最早远赴英国的中国传统绘画,1998年入藏英国大英博物馆。此图绘制精良,是一幅有明确纪年且流传有序的作品,代表了元代工笔花鸟写实画风的较高水平,亦是元代花鸟画承宋代工笔重彩遗风的典型代表,因其有画家题款及明确纪年,是画史上一件重要的元代写实工笔作品,也是大英博物馆馆藏最珍贵的中国文物之一。

23. 元青花云龙象耳瓶(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元青花云龙象耳瓶(元青花断代标准器)

这对青花云龙象耳瓶又叫大维德瓶、青花象耳瓶或叫至正青花瓶,这两只大维德瓶均有伤残且器形歪斜,一只高63.3厘米,直径21厘米;另一只高63.6厘米,宽22厘米,形体硕大,有八层纹饰,顺序为缠枝扁菊、蕉叶、飞凤灵芝、缠枝莲、四爪云龙、海涛、缠枝牡丹和覆莲杂宝。杂宝有银锭、法螺、笏板、双角等吉祥物。器上有铭文:“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副,祈保合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这些铭文成为鉴证大瓶年代最有力的证据。此瓶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2007年由于运营成本压力转移至大英博物馆,从2009年大英博物馆95号“中国陶瓷”展厅开放,开启了大维德基金会藏中国艺术品在大英博物馆的“长期借展”之旅。这对大瓶器型复杂,造型挺拔俊秀,画工精湛流畅,有确切纪年,为现存最重要的青花瓷样品之一,是世界上唯一以姓氏命名的中国瓷器,也是中国陶瓷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是鉴定元青花的标准器。

24. 元青花釉里红贴塑花卉纹罐(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元青花釉里红贴塑花卉纹罐(集各项技法之大成)

此器高33厘米,腹径29.5厘米,制作于14世纪前半叶,展现了当时最新的烧造技术,即将釉下高温铜红、钴蓝、镂空贴花工艺共冶一炉,使用在同一件罐子上。罐身呈椭圆形,直短颈。窑工在肩部的四个如意云肩纹内分别画四季花卉——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足部上绘制了一圈仰莲瓣纹。罐腹上为四个四瓣式开光,每个开光里用贴塑手法装饰洞石花草纹,花朵是高温铜红彩,花叶和岩石则是钴蓝彩,再以篦划纹强调叶脉等细节。开光的双边框先以沥粉法用细泥浆描出轮廓线,再切划泥线细部形成连珠纹样,是元代瓷器的特征之一。此器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现长期借展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罐造型丰满浑厚,纹饰层次鲜明,综合了绘、镂、塑、贴等多种技法,青花、釉里红在作品中互为衬托,红、蓝交相辉映,整体形成一种气度雍容而又花团锦簇的艺术效果,集绘画、浮雕、贴塑等多种技法之大成,在珍贵的元代青花瓷中也极为罕见,弥足珍贵。

25. 元蓝釉白龙戏珠纹盘(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元蓝釉白龙戏珠纹盘(元蓝釉金彩瓷器代表作)

此盘高1.5厘米,口径15.7厘米,通体内外施蓝釉,外底无釉。此盘使用极其罕见的蓝底白花工艺:工匠首先在除底部外的整个盘子通体施钴蓝釉,然后用薄泥片切出健龙戏珠纹并粘贴到盘心,再用白浆描画龙的细节,如三趾龙爪等,仔细刻画出龙鳞,再用蓝彩点出龙睛,以增强生动感。最后,工匠将盘子通体再罩上一层透明釉,放入1280–1320度的高温窑炉中烧造而成。这种传世元代蓝釉白龙纹盘见诸发表的共有4件,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日本出光美术馆、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和英国伦敦大维德基金会各收藏1件。此器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现长期借展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盘釉质腴润,呈色鲜艳,犹如蓝宝石,给人一种高贵典雅之美感,以钴蓝釉做底并点缀青白釉的图腾纹饰是元代工匠们的独创,蓝与白的强烈对比更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性与审美性,堪称景德镇窑蓝釉金彩瓷器之代表,已知存世的仅四件,弥足珍贵。

26. 明永乐宝剑(英国皇家军械博物馆)

明永乐宝剑(15世纪初中国剑最高工艺水平)

此剑长90.3厘米(剑刃长76厘米),重1.3公斤(含剑鞘则为2公斤),其中剑柄为铁铸,手握之处设计了无数点状突起,以起到增加摩擦力的作用,在剑柄两面的中间,还有一道突起,并被工匠打造出不规则的火焰边缘,外圈是卷曲海波形浮雕。剑格处打造有佛教瑞兽“琼”(即狮子),相传琼是一头长着绿松石色鬃毛,其余部分则为白色的雪狮,它常常在满是积雪的山巅之间来回穿梭跳跃,代表绝对自由的境界,而它那仰望天空的明亮双眸,则寓意断绝尘缘。永乐宝剑上的琼形象,十分生动,并采用无比珍贵的红宝石作为它的双眸,为宝剑平添了一分贵气。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掠走流出海外,1991年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以10万英镑的价格从民间购入这柄宝剑,如今已成为他们的镇馆之宝,并被誉为“英国皇家军械局博物馆古兵收藏品之首”。此剑打造于1420年,用料精良,装饰华丽,精致非凡,是永乐皇帝朱棣送给西藏一位活佛的礼物,被外国专家评价为“15世纪初中国剑最高工艺水平”,实乃国之瑰宝。

27. 明《永乐大典》(大英图书馆)

明《永乐大典》(近代中国文物流失缩影)

《永乐大典》是明永乐年间由明成祖朱棣先后命解缙、姚广孝等主持编纂的一部集中国古代典籍于大成的类书。全书22877卷(目录60卷,共计22937卷),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传世至今的嘉靖副本残卷约近八百二十卷,散藏在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数十个公私收藏机构。目前欧洲共收藏五十九册《永乐大典》,其中英国五十一册,德国五册,爱尔兰三册。具体分布情况如下:大英图书馆二十四册,英国牛津大学博德利图书馆十九册,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五册,德国柏林民族学博物馆四册,爱尔兰切斯特·比蒂图书馆三册,英国剑桥大学图书馆两册,英国阿伯丁大学一册,德国柏林国家图书馆一册。大英图书馆藏《永乐大典》共计二十四册四十九卷,即卷913—914、3002、6850—6851、6933—6934、7389—7390等,内容涉及汉书古今人表、丧礼、国恤、城名、兵制、相龙法等。这批举世闻名的《永乐大典》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珍品,也是近代中国文物流失的缩影。

28. 明景泰蓝瓷罐(大英博物馆)

明景泰蓝瓷罐(宣德皇帝的心爱之物)

此罐器盖完整,鼓腹,运用掐丝珐琅(景泰蓝)工艺制作,器身绘制五爪龙纹,红彩色重,较一般红色深沉,配上大面积黄彩,让景泰蓝的蓝色基调反而不甚显现。龙纹凶猛,五爪如风车旋转,双目圆睁,张口露齿,一副大明宣德之气势。尤为重要的是口沿处有“大明宣德年制”和“御用监造”两处内外重复款识,罐内又重复镌刻一遍,表明了此罐为宣德皇帝独享,可见当年皇帝也是酷爱此物,应为北京紫禁城内的一对宫廷装饰品。如今,世界上只有两个像这样有盖的景泰蓝瓷罐,一个在大英博物馆中,另一个则是私人收藏。景泰蓝瓷器的制作耗时且费用高昂,工匠用金属丝在青铜器皿上勾勒出矫健的龙和云纹后,再用玻璃浆填充。用景泰蓝工艺标记的六字标识是宣德瓷器的特征。这件由已故瓷器收藏家里斯科收藏的珍品1964年依遗嘱捐,现藏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罐用彩强烈,尤其使用了景泰蓝罕用的黑彩,观之有厚重之感,为宣德皇帝的心爱之物,充分体现出15世纪中国工匠的高超技艺,存世仅两件,堪称稀世瑰宝。

29. 明清凉寺三菩萨壁画(大英博物馆)

明清凉寺三菩萨壁画(明代壁画珍品)

这幅壁画高4米、宽3.9米,接近于正方形,为三尊菩萨像,中为观世音,左为普贤,右为文殊,面庞丰腴,体态雍容,衣饰造型皆为盛唐风格,以致不少游客都以为是“敦煌壁画”。但下边的说明文字明确显示:壁画原在河北省行唐县清凉寺内,由五台山僧人创作,始绘于1424年,最终完工于1468年。据清代行唐县志记载,清凉寺建于金大定(1161—1190年)年间,是佛教信众往返五台山朝圣源途中的重要一站。各大殿皆有壁画,其中后殿北墙的“三菩萨”壁画久负盛名。壁画高约四米,接近正方形,由12块拼接而成(割痕清晰可见),虽因年久褪色,面容残破,仍不掩其富丽堂皇的风采。上世纪20年代流失到英国,现藏大英博物馆。此壁画色调金红,富丽堂皇,人物姿态优雅,体态雍容,形象生动,衣饰造型皆有盛唐气象,是大英博物馆收藏的单幅壁画中面积最大、画幅最高的壁画作品之一。

30.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伦敦大维德基金会)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成化斗彩瓷器珍品)

成化瓷器中斗彩价值最高,而所有杯形器中,鸡缸杯最为珍贵。“鸡”的图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达着吉祥的寓意,但如此大量画在瓷器上的仅成化一朝。根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全世界有案可查鸡缸杯加起来一共17只,比大名鼎鼎的汝窑还少。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十只,另外七只中馆藏占三只: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一只、英国大维德基金会一只、瑞士日内瓦鲍氏东方艺术馆一只。2014年4月,上海藏家刘益谦以2.5亿港元的价格竞得,加上佣金为2.81亿港元。此杯敞口微撇,口下渐敛,平底,卧足。杯体小巧,轮廓线柔韧,直中隐曲,曲中显直,呈现出端庄婉丽、清雅隽秀的风韵。杯外壁饰子母鸡两群,间以湖石、月季与幽兰,一派初春景象。杯内壁饰有两条活灵活现的隐龙,杯内底心饰有群鸡,足底边一周无釉。底心青花双方栏内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双行六字款。此器原藏于伦敦大学伦敦大维德基金会,现长期借展于英国大英博物馆。此杯为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烧造时因帝王之家的高要求,成品率不高,流传到民间的数量极少,因其新颖的造型、清新可人的装饰、精致的工艺而历受赞赏,堪称明成化斗彩器之典型,堪称瓷中珍品。

31. 明《十竹斋书画谱》(剑桥大学)

明《十竹斋书画谱》(现存最早最完整版本)

《十竹斋画谱》属于画册性质,兼有收录名画讲授画法供人们鉴赏和临摹的功能,明末书画篆刻家胡正言所作,分为《书画谱》、《墨华谱》、《果谱》、《翎毛谱》、《兰谱》、《竹谱》、《梅谱》、《石谱》等八大类,收入他本人的绘画作品和复制古人及明代的名作三十家。每谱中大约有40幅左右的画,每幅都配有书法极佳的题词和诗,总共180幅画和140件书法作品,历时15年完成,是版画史上划时代的作品。《十竹斋书画谱》初印不多,传世更是稀少,现行世的版本多为清代人翻刻。“十竹斋”木版水印是世界出版史上的瑰宝,对日本浮世绘也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英国剑桥大学收藏的这本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因为太过脆弱,之前从未允许任何人打开过。这套《十竹斋书画谱》原版初印本,用彩色木板技术印刷,为明末书画家、出版家胡正言主持刻印,是现存最早保存最好最完整的版本,在版本学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极具学术价值。

32. 清乾隆金瓯永固杯(伦敦华莱士博物馆)

清乾隆金瓯永固杯(清历代皇帝祖传之宝)

金瓯永固杯整体呈“鼎”型,象征社稷江山,寓意基业稳固;正放为国宝金樽,倒放如皇冠,象征皇家尊贵;左右两耳是奔腾的夔龙,寓意乾坤在握,基业蒸蒸日上;刻回形纹,象征基业永续、好运连连、富贵永恒“金瓯永固”杯造型别致,通体珠宝,光灿晶莹,所以取名“金瓯永固”。乾隆年间制作了四件“金瓯永固”杯,分别是乾隆四年的一件、乾隆五年的两件、乾隆六十二年(即嘉庆二年)的一件。目前所知存世的四件“金瓯永固”杯为两岸故宫金杯各一件,伦敦华莱士收藏馆的金杯、鎏金铜杯各一件。这件鎏金铜杯高12.8厘米,口径7.44厘米、最宽8.06厘米,杯沿两侧的夔龙顶部没有孔洞或金托以固定珍珠。金杯高12.6厘米、口径7.71厘米、最宽8.18厘米,杯沿两侧的夔龙顶部有小花托,镶嵌物(应是珍珠)遗失。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英国人理查德·华莱士勋爵于1972年购得,现藏于伦敦华莱士博物馆。金瓯永固杯是清官内不多见的皇帝专用饮酒器,其设计及加工皆属上乘,耗费了乾隆的诸多心血,被后来的清朝皇帝一直沿用,可谓是之后历代皇帝祖传之宝,这两件的完好程度远胜于两岸故宫的藏品,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