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克渺先生撰《永宁桥赋》

 诸暨弘虫 2021-07-20

【事件回放】永宁桥建于清光绪乙巳年(1905),由石砩自然村族长黄家潮与溪东自然村族长宣锡林牵头建造,按事先达成的协议设计图纸,各请一批东阳籍造桥工匠,各半施工,定期合龙。铺设桥面时特意在正中处预留了一块三尺见方的凹地。当时两个村子立规,村里出现五世同堂的有福人家,可以用石板将桥面铺完整,如此永宁桥才算圆满完工。这个约定蕴含着老一辈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圆满一等便是1132017年底,永宁村石砩自然村的黄维赤老人的曾孙喜得贵子,实现五世同堂。2018528日上午8时,永宁村举行永宁桥五代石圆桥典礼活动。一块刻有“永宁桥功成光绪乙巳年五代石名就二零一八年”字样的石板,填补了桥面的空白。此事被传为美谈,甚至惊动了央视媒体。 

(面存缺痕,历时113年,终于圆满)

2021516日,随陈克渺先生走访枫桥老台门,无意中提及永宁桥,得知永宁桥铺上“五代石”以后,还在桥头立碑记事,而撰《永宁桥赋》的作者正是陈克渺先生。于是,我们乘隙参观永宁桥,既饱览古桥雄姿,又欣赏诗赋文采。
事先,陈克渺先生早已将《永宁桥赋》发在我微信上了,且他还将此赋写成书法分送友朋。到永宁桥实地参观后,却发现了美中不足,因为刻在石碑上的竟是初稿而非定稿。为此,陈克渺先生在意外之后更生遗憾。
遗憾一,定稿299个字,初稿297个字,这就缺失“久久”的美好寓意了。
遗憾二,定稿称永宁桥为民心桥、爱国桥、智慧桥、自信桥、感恩桥、文化桥”,而初稿为民心桥、自强桥、智慧桥、爱国桥、文化桥、自信桥”,缺了非常关键的一个——“感恩桥”。
遗憾三,初稿文字上的瑕疵,刻到碑上便是错误的放大,如骨鲠在喉。如:定稿提到了范仲淹(字希文,号文正),碑刻错成了“范正文”。“清廷”(清朝)也显然比“清庭”准确。“有由则名”与“有仙则名”句式重叠,不如“有由名矣”(桥的命名必有其由头)恰当。还有,标题“赋”与“记”也是有区别的,考察其内容当冠以“赋”为贴切。“宣黄”与“黄宣”(黄姓与宣姓)也倒置,可能是因为故事里的两个人,黄在前、宣在后的缘故吧。
诗文不厌改,佳句出苦心。唐代诗人贾岛在《题诗后》中说:“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这两句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了解我思想情感的好朋友如果不欣赏这两句诗,我将回到故乡的山里,在秋风中度过残年,再不作诗了。陈克渺先生精益求精的苦心、追求完美的精神与锤字炼句的贾岛可有一比他几经推敲后,将定稿交给了永宁村相关人士,没想到最后刻出来的竟与愿违。陈克渺先生非常自责,他说,早知如此,当初还不如自己刻呢。
陈克渺先生是枫桥陈家人,宅埠陈氏“培”字第,他的辈份最大,是我的族曾祖。他兴趣爱好广泛,集琴棋书画、篆刻、收藏于一身对于刻石自然也是手到擒来,鹅鼻山上的秦始皇“会稽刻石”就是他的作品。此碑高丈四尺,宽六尺,字四寸,共计两百八十八个篆字,这件“高大上”的作品,从文字补遗,到摩岩石刻,均出自他的妙手。最后石碑通过人工运送,借助毛竹滑溜上山,也全仗陈克渺先生的智慧,令一辈子做搬运的师傅眼界大开。

陈克渺先生在《永宁桥赋》中用了两个典故。一是“承范希文先天下之高风”,说的是永宁村先祖当初名江为“太平江”,名桥为“永宁桥”,颇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与胸襟,为家国分愁担忧,为子孙谋求幸福。一是“巨制直并放翁示儿之圣心”,意思是,永宁先贤的造桥之心与陆游的示儿之心可相提并论。陆游《示儿》诗曰:“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放在永宁村先祖那里,让五世同堂的后人来填补桥面的空白,也寄寓着家国“太平永宁”的深深情怀。这样谋篇立意,显然更切合永宁先贤造桥的初心。
参观回程,我们一致认为:《永宁桥赋》当重新选材碑刻!既然是一座“文化桥”“感恩桥”,那么尽可能雕字琢句,追求完美,不留缺憾。


以下是陈克渺《永宁桥赋》定稿:
永宁桥赋
刘梦得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然桥也,有由名矣。故赵州名以古,卢沟名以变,姑苏枫桥名以诗,西湖断桥名以情。永宁桥见证太平江百又一十三载,悄然无名,何哉?皆知桥之载而不知其独载也。想当桥之时,清廷飘摇,王道垂沦,外寇肆虐,内弊日深,家国破碎,民不聊生。伟哉建桥人!怀仁德,施善行。宏图起兮,有庆桥之英姿卓然、伟岸挺俊,颂墩秀而拱圆、质朴而气纯。唯夫察镶双额兮,面存缺痕。圣哉建桥人!慧思卓识铸桥魂,托物言志著雄文。冠江桥名兮,牵动黎民心,承范希文先天下之高风兮,奏响时代最强音。更工事以寓心,五世同堂石堪补兮,巨制直并放翁示儿之圣心。嗟夫,敢问世有几桥载得动这般情?故永宁桥德配古贤,功在千秋,乃民心桥、爱国桥、智慧桥、自信桥、感恩桥、文化桥。
高桥凌波百十春,补石圆梦今已成。最是宣黄用情处,直取丹心照汗青。

 


【附】陈克渺《同山醉美赋》

庚寅仲春,醉美人宴于暨阳物华楼。席间,一诚君至予前曰:“同山醉美乃佳酿也,有酒林西子之美誉,口碑丰矣,请先生赋之。”予曰:“何以难之!君不闻《长门》千金、《二京》十载乎?欲赋之,己为可也。”一诚君笑而未答,唯指窗外悠悠浣江。长君兄见而会心,急劝之曰:“兄其莫推,尽在不言中也。”予仨相顾而笑。至胜日,乃访高唐,游上林,泛赤壁,探洛神,登楼赏风月,浸文怅秋声,唯赋格之森森兮难系酒魂。于是乎出醉美,揭封开禁大碗饮,三分兮蒸蒸,五分兮跃跃,七分犹若凤伴龙翔,烈马奔沙喉。竟狂吟其辞曰:
酒兮酒同山醉美伴君史海泛轻舟君不见五千年文明兮四千年酒仪狄肇始兮杜康优金波汤汤兮直教武并智勇文茂才情女更秀君不见箪醪劳师勾践酒把盏长歌魏武酒狂饮再生阮籍酒流觞曲水羲之酒敢邀明月太白酒直问青天东坡酒拳堪搏虎武松酒更有西子浅醉兮娇艳震散吴王魂魄竟把江山丢酒酒酣润汗青留兮成就巨星耀千秋
酒兮酒,同山醉美迭掀酒史新潮头。君不见,五千年文明兮四千年酒。醉美方始兮杜康旧,琥珀莹莹兮直与茅台比肩五粮分色共竞秀。君不见,秋满金谷高粱羞两颊绯红低垂首,甘就佳酿谦谦侯情悠悠兮乐悠悠,美醉醉美尽风流揽古今之神奇兮,聚西源之灵秀甘醇可人无双兮,石破天惊新浪声声不凭瑶池酒。醉美美醉汗青流兮,独上层楼更上层楼。
酒兮酒同山醉美与君如意人生长携手君不见五千年文明兮四千年酒醉美既出兮耀三酉欢伯殷殷兮更有刘伶歌德谪仙呼马换貂裘君不见同山醉美烈烈风长饮长乐难释手饮之乐兮乐益智乐增福兮乐添寿乐和乐合乐助好运连连壮志酬醉美如斯兮堪物尤善物适时兮赠益友劝君更饮醉美酒漫经三巡臻仙游快乐人生岂是金堆玉砌就美哉醉美兮伴君冲出亚洲奔全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