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许昕的正手+王皓的横打+马琳的智谋,或许才能再造直板宗师!

 乒谈 2021-07-20

2021年第9篇


作者 l 乒谈

作品来源 l 原创文章,转载需授权

商务合作 l 微信 ID:pt1824862895

今天开篇首先给大家道个谢,也要道个歉。

先说谢。虽然这个账号刚起步,但在其他号主(谢谢每一次用心的推荐),以及球迷朋友们的推荐之下,账号成长很快!

再说歉。最近忙于主业(搬砖)和其它杂事,这周文章的更新时间一直不太稳定。向喜欢我、期待我文章的球迷朋友们说句抱歉,以后我会尽量在每天晚上8点前后发送精心准备的文章或者视频,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好了,正文来了~

了解乒乓球运动的伙伴们都知道,从握拍角度来区分,乒乓球主要分为直板打法和横板打法(注意:是主要,不完全,因为民间还有其它小众握拍方法)。因为握拍方式很像是提着一把大刀,所以横板打法又被称作是大刀打法。

01

乒乓球握拍方式简介

简单科普下两种握拍方法(不是本文重点讨论内容),相信小伙伴们大多都知道。

横板握拍方法:虎口对中拍肩,大拇指和食指分别握住正反手面,食指轻轻顶住球板(反手面),其余三指顺势抓住拍柄即可。

直板握拍方法:大拇指和食指分别卡住拍柄两面,剩余三指顺势搭在反手位,有人习惯蜷住,有人习惯顶住球板,保持击球稳定。

其实,不管是直板还是横板,每个人的握拍方式都是不尽相同的。这两种握拍方式都可以分为深握和浅握,也有正手利和反手利的说法。

02

直板打法有过辉煌的历史

曾经,直板打法闪耀世界乒坛,直板运动员尤其是国乒男队员们取得了无数辉煌的成绩比如,容国团勇夺在多特蒙德举办的第25届世界锦标赛男单冠军,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和国际地位都是非常有历史意义;

再比如,1961年新中国第一次举办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决赛中徐寅生老前辈用12大板“伺候”日本队员星野展弥,是至今流传的经典;庄则栋老前辈成为第一位获得世锦赛三连冠的男子选手;刘国梁作为颗粒选手,直板近台快攻型打法,勇夺奥运会、世锦赛和世界杯男单冠军,获得大满贯;叫得上名号的直板前辈还有很多,比如郭跃华、许绍发......

进入新世纪,马琳横空出世,世界杯的霸主,家门口奥运会夺得双冠,成为宗师级人物;王皓的出现更是颠覆了人们对于直板的认知,原来直板的反手不仅仅可以对横板的反手,还可以硬刚横板的正手;许昕的手感、正手、弧线和中远台的周旋能力,使得他稳稳占住主力位置。

03

顶级职业直板球员断档

进入新世纪以后,马林王皓许昕黄镇廷等人的出现,并不能掩盖直板日趋势微的现实,主要的表现就是女子乒坛超一流选手中无一直板选手,目前尚无直板女子选手夺得奥运单打金牌;男选手中,二王一马时代,马林王皓是绝对主力,可是没有几位有潜力的小将,到了马龙张继科许昕三驾马车时代,以及现在的许马樊时代,许昕成为了男乒超一流选手中的直板独苗,其它协会中也就黄镇廷打进了世界前十。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现实?这一切要从国际乒联的改革说起。

1、21分制改11分制

老球迷们都喜欢以前的比赛,尤其是上世纪的比赛,那时候是21分制的比赛,比赛双方轮换发球,每个轮次发5个球,同时还可以发球遮挡。

这样,发球方就可以有一个系统的发球策略,每个球发什么落点,什么旋转,力量轻重,怎么变化。所以,21分制的比赛,从接发球开始就非常有难度,而为了尽可能降低接发球失误,就诞生了很多求稳(先上台)的接发球手段,比如如果看不清旋转,直接劈长和对方打相持。控制与反控制,这就是乒乓球运动的乐趣所在。

同时,21分的比赛,只要比分不是特别悬殊,都有逆转的可能;改革成为11分制后,也伴随着禁止遮挡,带来的就是发球方优势的逐渐下降,接发球的手段逐渐凶而单一,现在基本接发球就是拧拉,很多时候都是同样的套路,乒乓球的变化逐渐体现不出来了。

2、球体增大,有机胶水改无机

国际乒联发现,改革带来的成效并不明显,但是他们并不思考如何提升其它协会的训练和竞技水准,而是加大球体,从38到40,再到40+,有机胶水改成无机,直接导致直板运动员的核心竞争力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那就是速度和旋转。

球体增大后带来的结果就是打磨比例中,旋转占比下降,逐渐成为了力量上的比拼。要知道乒乓球的美,更多的在于技巧性和灵感性(当然也有力量美)。直板选手的优势就是在中近台,可以打落点、速度和节奏变化,到了中远台,拿什么和直板选手比拼?

03

未来超级直板:许昕正+王皓反+马琳智

一个残酷的现实是,现在的竞技条件对于直板选手非常不利,许昕之后直板旗帜谁来扛起目前尚未可知。但是,我们可以设想下,未来如果有直板选手称为超一流,TA的模板是怎么样的?

1、许昕的正手

其实作为直板选手,【乒谈】觉得许昕和马琳更像,他们都有出色的手感,只不过许昕的手感可能更“秀”;正手方面,马琳近台爆冲好一点,许昕则是弧线强烈侧拐,同时,由于在中远台具备强大的相持能力,所以许昕被称为“大蟒”,能缠人的意思。个人觉得,许昕的正手好在于:

A、准确的空间感觉,配合超强的步法

所以不管来球在什么位置,他总能及时跑到,调整到合适的空间位置。

B、节奏变化

以前许昕正手拉下降期居多,所以有时候有点晚,导致威胁下降。后来他进行了调节,增加变化,有时候拉上升期,走速度落点,有时候拉高点期,追求冲对手,有时候拉下降期,增加旋转。

C、用正手的意识

可能是对于自己的反手位直板横打并不自信,所以只要有机会他就用正手,现在横打提升上来之后,反手板数增加,但是还是为正手创造机会为主。直板选手,必须将正手打造成为杀板。

D、正反手防守不断提升

乒乓球是控制和反控制的游戏,很多时候需要扛住对方的进攻,在防守中寻找转进攻的机会,这也就是攻防转换。许昕具备这样的能力。

2、王皓的反手

王皓的反手,胜在体系化,实现了三维打击。乒乓球界有一个大致的认知:职业赛场,拧拉开始于科贝尔,而国乒最开始应用拧拉技术比较多的就是王皓。王皓的反手位直板横打技术,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不管是近台、中台还是远台,都趋近于完美(主要是在控制失误覆盖面还有潜力可挖)。

台内,王皓反手位直板横打具备的技术有:

A、拧拉。先拧起来,让自己处于进攻状态,尽可能将对手带到自己的节奏中来。

B、连续攻球。拧拉起来之后一般就是形成上旋球的对攻,这时候他可以用连续进攻,甚至是用反撕和弹击压制对手;

C、一些防守技术,比如贴、挡等。

中远台,王皓反手位直板横打具备的技术有:

A、起下旋。反手位起下旋的命中率在8成以上;

B、连续拉。反手起下旋,基本上就形成了上旋球的对峙,王皓可以在中台连续鞭打式发力,同时兼顾旋转、力量和落点。

C、对拉。恐怖的地方在于,王皓的反手不仅可以和对方反手相持,还可以和对方正手对攻。

很多人对于王皓的评价是:“正手不弱,反手超强”,甚至可以说是第一反手,所以基本上也认可他是技术最为厚实的直板选手。如果能拥有他的反手,如虎添翼。

3、马琳的智谋

马琳的优秀不仅仅在于智谋,只不过最为经典的在于智谋。换个词,其实也就是阅读比赛、阅读自己、阅读对手及其它客观要素的能力。两个基本功差不多的选手,如果都是正常发挥,那么极有可能就是能算计的一方获胜。

04

未来,如何打造超级直板?

1、握拍:正手利or反手利?

前面说了,乒乓球握拍方式上有正手利和反手利的区别,反手强的一般是反手利,正手强的一般是正手利。在未来我们希望正手和反手都超强,那么该如何找到合适的握拍方式?是正反手折中一下,还是说采用正反手转换时微调握拍的方式?

2、重正手or重反手?

曾经,我们讲究的是反手得势正手得分,现在逐渐转化成为了反手得势,也经常能得分。所以未来,该更重视正手还是更加重视反手,要看时代的发展的。

3、如何培养直板选手的“智谋”?

这也是需要我们球迷,以及教练和运动员本身所需要思考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打出乒乓球的精髓?但是无论如何,相信如果能具备许昕的正手、王皓的反手和马琳的智谋,未来直板选手必将重新夺回竞争力!

我是【乒谈】,国际三级乒乓球裁判员,13年乒乓经验。普及乒乓技术、解读乒乓人物、带来乒乓资讯、推荐乒乓器材,只想为您展示有意思的乒乓。如果您觉得我的文章有意思,欢迎您关注我,也可以点赞、评论、转发和收藏,我们一起探讨乒乓事!




好文推荐:





想要提升乒乓球实战能力?我有3大战术秘诀分享给你!


从“用手打球”到“用身体打球”,乒乓球技术进阶的分水岭!


正手短反手长,中路不出台,职业乒乓球运动员的发球套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