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战术大师必会,3个层面5个方法,培养比赛中的预判能力!

 乒谈 2021-07-20

2021年194篇


作者|乒谈

版权申明|原创作品,转载需联系授权

友情提示|3000字长文,先收藏后阅读

本文思维导图

是这样的,前两天有球友问我,在比赛中如何进行预判(对手)的出手。

所以,借着今天的机会,来分享一下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一些感受。球迷朋友们有其它不错的观点,欢迎在评论区打出来,一起讨论!

这里说的预判,可以比较宽泛,也可以抠得非常细致。宽泛地说,比如对手是什么技战术思路;细致点说,对手的下一板球,六要素是怎么样的?

六要素是什么?速度、旋转、力量、落点、弧线和节奏。

一般来说,对于对手的研究预判,可以分为3个阶段。分别是赛前、赛中和赛后。这三个阶段,你有不同的任务需要完成。


01

赛前:收集信息

简单来讲,你的对手只有两种,交过手的和没交过手的。当然了还可以进行二级分类,交过手的分为不太熟悉和比较熟悉的;没交过手的分为完全不了解的和有一定了解的。

所以说,仔细点来讲,你的对手分为4类:

交过手,不太熟悉的;交过手,比较熟悉的;

没交过手,完全不了解的;没交过手,有一定了解的。

对于这4类,你在赛前收集信息的策略也是不一样的。

1、交过手,不太熟悉的对手;没交过手,不太了解的对手

对于这类对手,比如你曾经和TA打过一两次比赛,所以赛前你需要回顾之前和对手的所有交手,尽可能地回忆起来更多的细节。

以前的比赛进行较为全貌的复盘,以期望了解对手的发球常用套路、接发球常用方式、特长技术、短处,什么时候情况下会兴奋,什么情况下会崩盘,兴奋或者崩盘的标志有哪些(比如兴奋的时候会呐喊,跑步,崩盘的时候眼神迷离,这都是肢体语言)。

但是,因为这种对手,你和TA的交手次数不多,一方面是回顾不出来太多有价值的东西,二是不一定是一个普遍性的参考样本。

比如说,以前和你打比赛的时候,对方胶皮没换,后来换胶皮了,或者后来开发出新技术了。所以说,以前的比赛,作为参考就好。

重点是,需要通过其它的方法,研究你的对手。

最了解你的对手的,是什么人?一是TA身边的人,教练、队友、家人朋友,这是需要花心思搞到信息的;二是你的对手的对手。对手的对手,有可能会成为队友,找到你的对手经常交手的对手,给予其价值较高的东西,换取有用的信息。

2、交过手,比较熟悉的对手;没交过手,但是比较了解的对手

这种情况的话,当然外界助力也是值得去挖掘的。但是核心的是自己对于以往交手的复盘。复盘的重点是什么呢?主要包括3个方面:

A、技术方面的复盘

首先是对于对手的复盘。

对手的技术水平和你相比,是一个什么样的层次?对手喜欢发什么球,哪种球发的质量高,每种类型的发球在一场比赛中,占比是多少......

举个例子,你的对手很喜欢发逆旋转,最近几年非常流行,那么TA发逆旋转下,逆旋转上,一场比赛能发多少个,TA总共发了多少个球?占比是多少......

对手接发球喜欢用什么方法?拧拉,摆短,劈长,挂起来,拉冲......?还是要算比率;

对手喜欢拉什么弧圈球?前冲,高调,侧旋?要计算比率出来

......

然后是对于自己的复盘。

别只是研究对手,也要研究自己,知道自己的技术特长和短处,自己的习惯性技术。

大家发现了,这种复盘方式就是借助以往的比赛,通过数据化的方式重现比赛。

所以说,比赛的时候,有条件的话记得录制下来;如果没有条件,就只能是通过自己的记忆和观战者的印象了。

B、战术方面的复盘

判断自己和对手的类型。

战术方面的复盘,是比技术方面的复盘更高一阶的。比如说,分析自己和对手的多次比赛,看看对手是开局发力型,还是中远程发力型。

比如说像马琳、马龙、柳承敏这种就是更加侧重于抢占开局的,通过暴力的单板质量也好,或者通过技战术套路也好,就是开局要拿出最高质量的”三板斧'把对手打自闭了;

像王励勤这种就是典型的慢热型,赛制短的比赛还没有激发出状态的时候就已经输掉了,但是一旦进入焦灼状态,比如进行第七局,就极有可能会出现巅峰状态。

所以说,战术方面的复盘,首先是要弄明白你的对手和你,都是什么类型的球员。然后据此进行针对性的技战术套路部署。

总结对比自己和对手的喜欢套路。

习惯是一种可以利用的东西,同时也会一种会出卖自己的东西,因为你可以利用对手的习惯设置套路,同样你也有可能会被对手设计,就看谁对谁研究的透彻。

举个例子,一场比赛中,对手发了40个球,你压反手位30多次,对手用反手起用了10次,侧身用了20多次,然后还有一些小技术,那么这就说明对手对于自己的正手很自信,或者对于反手不自信。

同样的情况,如果对手用反手起板20多次,正手用得不多,那就很有可能是反手利打法,这时候你就要试探试探TA的正手,是不是很废。

同样的,也要研究自己的习惯性套路,发现优势技术和薄弱环节,进行加强。

C、心理方面的复盘

影响比赛结果的因素有很多,不仅仅有技战术方面的东西,更有心理层面的东西。而影响心理的因素又有很多,比如比赛氛围(球馆里的人都围起来看你们比赛,还有人录像或者直播)、球台球网地胶灯光、当天的状态、气势、心理抗压能力等等,所以说,如果在比赛中能够发挥出平时的7成左,就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

因此,心理层面的复盘就要考虑,自己(对手)在什么情况下会兴奋,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挥失常丧失斗志,要抑制对手的发挥,刺激自己的发挥。


02

赛中:根据实际

前面刚分享了赛前的信息收集和研究,但是每场比赛都是新的开始,过去的比赛都只能是作为参考,要知道对手有可能会在你们正在进行的比赛中突然有进步。所以说,要学会在比赛中算球。

1、记球

你有记球的习惯吗?据说当年刘国梁球员时候就有这样的习惯和能力,比赛中,第一球对手发了什么旋转,什么落点,长短如何,力量几成,我方是怎么接过去的,当时为什么那么接,对手第四板怎么回球的,第五第六第七......最后一板得分;要以局为单位,尝试着记忆每一分。

当你记球的能力有进步的时候,每局比赛的休息时间就可以快速地放电影,甚至比赛中捡球的时候也可以过一遍,到底赢在哪里输在哪里,就可以进行及时调整了。而记球,其实也是有助于比赛之后的复盘。

2、发现规律

有些技战术是有规律的,你要去发现和记录。

比如,你和你的对手都是右手或者都是左手,你发ta正手位小三角,大多数情况下,对手会回斜线,因为路径长,回直线的话难度太大,风险高。

所以,发完这个球,你是不是可以考虑在正手位去等着给你的对手重复落点、追身或者穿直线?

凡是无绝对,你发正手短的时候,要相信对手有穿直线的能力。如果你有余力,可以防守一下,如果没有,就放弃,即便是被对手穿直线也认了,人家艺高人胆大你没办法!

再比如,比分焦灼时候,一定要防止对手偷袭长球和直线。但是呢你要准备好在关键时候敢于偷袭,然后直接准备好反拉就好了。偷袭直线的难度很大,但是也有可能会发球直得。

类似的规律很多,自己去总结和发现就好了。所以说,所谓预判,要么就是根据经验,要么就是研究对手和自己,提前猜想对手下一步的动向,在黄金位置等着对手。

再比如,对手的发球手势,出现一个往怀里勾手的动作,基本可以判断是在给下旋球做最后的摩擦和加速。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假动作。


03

赛后:及时总结

不管是和什么样的对手打比赛,比你强也好比你弱也好,一定要及时复盘,真正地落到纸面上,通过数据化的形式去统计,做出科学的分析;

然后找出自己的技战术优缺点,学习对手的技战术优点、理念,融入到自己的基本功训练中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