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高参88 2021-07-20

本篇目录:

*****************************************

477   4.天津劝业场大楼

1928年                             天津市和平区

478   5.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

近代                                 辽宁省大连市

479   6.东北大学旧址

近代                                 辽宁省沈阳市

***************************************

4.天津劝业场大楼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天津劝业场建筑面积原为16500平方米,于1926年开始筹建时,高星桥聘请法籍工程师设计,建筑风格明显受折衷主义建筑形式的影响。主体五层,转角局部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七层之上建有高耸的塔楼,由两层六角形的塔座、两层圆形塔身和穹隆式的塔顶所组成,上面装有旗杆、避雷针兼做装饰物。整栋建筑显得壮丽挺拔,底层临街陈列窗上方是一圈钢筋混凝土大挑檐,在商场入口处,是大拱券,并与两侧大挑檐连接贯通,拱券顶部和前面都有精细的花纹装饰。阳台设计有凸有凹,凸阳台牛腿支承,凹阳台两侧配以廊柱,中部装以宝瓶栏杆。五层转角处有三开间的挑阳台,挑梁也为牛腿状,五层和七层皆为半圆拱窗券,有三连拱和二连拱之分,增加了立面装饰效果。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劝业场是天津商业的标志性代表,座落在和平路和滨江道的交界处,始建于1928年,“劝业场”当时被人誉为:城中之城,市中之市,可以说天津形成现代格局的繁华是从“劝业场”开始的。而说到劝业场,还得从一个人和一块匾说起。这个人是高星桥---劝业场的创始人。高星桥1881年随祖父来到天津,自幼随父在天津打铁,后来在老城里上过九年义学,又随其兄在铁路上当过司炉和煤矿上的司磅员。由于高星桥人聪明机灵,在煤矿期间好学的他学会了德语,受到主管德国人汉纳根的器重,将他调入帐房,又来由于工作出色高星桥被提升为煤矿售配处的经理,从此高星桥步步高升,逐渐成为煤业买办,并与汉纳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18年,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煤矿主管汉纳根要回德国,他便把自己在中国的产业全部赠送给了高星桥,高星桥代理了德华银行、“起士林”餐厅等许多德国商人的在华产业。借此机会,他积极投资房地产,先后盖起了“交通旅馆”“威尔逊大楼”,继而又与他人合股兴办大型商场“劝业场”,成为当时靠洋人发迹的买办典型代表。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天津劝业场”这块牌匾字迹稳建,苍劲有力,是由著名书法家华世奎所书写的,当时的“劝业场”老板高星桥找到华世奎,以每字100大洋的价格请他书写的,五个字即500大洋。按此价格,当时可买高级面粉250袋。由于那个时候没有今天把字放大缩小的技术,所以匾额需要多大,就得写多大。当时华世奎先生是拼起了三张大八仙桌铺上纸,一气呵成。华世奎先生一生只有二幅大字榜书,除了北京的“和平门”,就是天津的这幅“劝业场”了。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2001年06月25日,天津劝业场大楼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5.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

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围绕在一个直径213米、向外辐射10条道路的圆形大型城市中心广场周围,建造时间多为1908年到1936年之间(日本关东州统治时期),绝大部分为当时日本关东州的重要政治、经济机构。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大连中山广场始建于1899年,当时大连被俄国统治,负责城市规划建设的俄国人萨哈罗夫,以法国首都巴黎式的辐射式布局来设计这座城市的格局。以沙皇的名字来命名这座广场,这就是中山广场的第一个名字“尼古拉广场”。广场周围建筑大多建于本世纪初,有罗马式的、哥特式的、文艺复兴风格和折衷主义等,欧味很浓。
  日俄战争爆发后,俄国溃败,1905年日本占领大连后,沿袭了俄国人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摒弃萨哈罗夫的建设蓝图,而是继续在尼古拉广场上修建建筑,并改称为“大广场”。1945年日本投降,大连光复,1946年6月大连市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将大广场正式更名为中山广场。此后又经过几次改造,才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中山广场。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朝鲜银行是文艺复兴风格科林斯柱式建筑,位于民康街和中山路之间。设计者是朝鲜银行的建筑顾问、银行建筑专家中村与资平,在京城(今首尔)开设建筑设计事务所,1917年在大连开设分支机构,1922年回到日本,设计事务所由下属宗像主一接手,改名中村宗像建筑事务所。朝鲜银行在日本占领地区同样行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二战后,朝鲜银行解散,建筑最初由中国人民银行大连市分行使用,后迁出,在其后身新建办公大楼。目前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山广场支行使用。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市民政署旧址哥特式建筑,位于中山路和玉光街之间。这座建筑是日本统治时期广场周边最早的建筑,钟塔系参照欧洲市政厅风格而设。所用的砖由满洲炼瓦会社生产,石材使用山东省出产的红色花岗岩。设计者是关东都督府土木课的前田松韵为首的团队。他是最早来到中国东北的日本建筑师,日俄战争时曾指导军用仓库建设。不久后成为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教授。尽管在任时间短暂,但奠定了大连民用建筑规模和耐火构造的建筑规则,对大连城市建设有一定影响。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大和旅馆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位于延安路和解放街之间。正立面为花岗岩材质爱奥尼柱式,1909年开工,1914年竣工。设计者异说颇多,其中满铁技师太田毅的说法可信度相对较高。现为大连宾馆(三星级),中外客人均可在此住宿。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大连市役所旧址是折中主义风格建筑,位于解放街和鲁迅路之间。正门融入日本破风的意境,塔楼则融入京都祇园祭山车的意象。设计师是关东都督府土木课课长、大连民政署设计师前田松韵的继任者松室重光。他在京都寺庙等古建筑的修复工作方面有很大成绩,而这一建筑的设计也反映了他在这方面的见解。1947至1950年间由大连市人民政府使用,后成为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楼(当时大连市和旅顺市是地级旅大市下属的平级行政单位)。现为中国工商银行大连市分行。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东洋拓殖株式会社位于鲁迅路和人民路之间。设计者是宗像主一,恰好是广场正对面的朝鲜银行大连支店设计者的下属兼徒弟。1951至1957年作为中国共产党大连市委办公楼,后来成为市政府分办公楼。现在由交通银行大连市分行使用。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中国银行支店为文艺复兴建筑,位于人民路和七一街之间,建于1910年。中央的塔楼具有法式风格。清朝时期为大清银行,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改为中国银行。二战后由大连市教育局使用。现在是中信银行中山支行。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大连人民文化俱乐部建于1950年,位于七一街和民生街之间,是大连光复后广场周边的第一座建筑,由以白俄罗斯工程师为首的苏联设计团设计。建筑兼具音乐厅及剧场的功能,是大连重要的文艺活动中心。1995年和2008年各进行过一次维修,目前一层600个座位,二层400个座位。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2001年06月25日,大连中山广场近代建筑群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6.东北大学旧址

东北大学旧址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东侧。1923年开始筹建,至1930年陆续建成。东北大学旧址建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各具特色,保存完好,为近代优秀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东北大学旧址。整个东大校园是由天津基泰公司建筑师杨廷宝主持规划设计,他把整个大院设计成一尊观音坐像,院墙围绕“观音坐像”图形延长展开,南北贯通中轴线,图书馆(档案馆)、理工学院,坐落在中轴线上,其它建筑四面呈放射状分布,图书馆是大院的中心,理工学院教学楼是大院的标志性主体建筑。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东北大学于1923年开始筹建,至1930年陆续建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刚投入使用的新校舍被迫停用,东北大学成为第一所流亡大学,东大师生先到北平、后迁开封、西安,南下三台,一路求学,一路斗争。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北门进入就看见,是
东北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信息外语艺术三个学院的主要办公室都在里面。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看南侧,原来是主楼,面对图书馆楼。最先这里是校长办公区域,张学良住二楼,早先,这里有警卫把守。张学良就任东北大学校长之前,东北地区没有女子大学,各高校也不招收女子学生。张学良校长上任伊始便倡导男女同校。1928年9月,各科共50名女生走入东北大学校门。虽然当时女学生人数只占在校学生的6%,但这对于东北大学来说是个良好的开端。为鼓励女学生入学后努力学习,张学良还让夫人于凤至亲自到东大政治系插班听课。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东北大学图书馆旧址。图书馆三层大楼呈飞机形状,一层是书库,二层是借阅室和办公室,三层是阅览大厅。图书馆内的二次采光设计效果极好,令许多中外建筑设计师赞叹,现仍然保留古朴典雅的风采。当年东北沦陷后,东北大学图书馆被日本侵略者占领,他们在此关押、枪杀抗日志士,图书馆后身的红砖墙上仍可见累累弹痕。现为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2001年,原东北大学秘书长,曾代张学良将军管理东北大学校务的宁恩承先生去世的第二年,他的六个女儿商量决定把父亲留给她们每人的10万美元放在一起共60万美元,全部捐给东北大学,帮助东北大学修缮图书馆,以完成先父的遗愿。2003年9月,正值东北大学庆祝建校八十周年之际,学校把用六姊妹的爱心修缮的东北大学图书馆正式命名为宁恩承图书馆。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理工学院教学楼。这是东北大学
南面进的主建筑,这是一座乳白色的“士”字形建筑,砂浆罩面,雕花外饰,中央四层,两侧三层,中西合璧,设计奇巧。中央楼顶三角形花墙立有旗杆,两侧是绿色穹形盔顶,显得高古典雅,沉稳雄健。楼前广场通至二层正门是一条宽阔的步行长阶,两旁是圆弧形的汽车坡道,雍容华贵,明快简洁,站在台阶上可以看到南大门的岗亭和门外护城河上的石桥。现为辽宁省政府办公厅的办公楼。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汉卿体育场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体育场,据档案记载,这座体育场是由著名建筑家杨廷宝先生主持设计,由天津基泰工程公司承建的。张学良捐资30万银元,修建一所现代化体育场(即现场的汉卿体育场)。体育场包括400米跑道的田径场,两个篮球场,两个排球场和两个网球场。体育场建筑面积3189平方米。东、西、北侧为看台区,呈马蹄形,可容纳3万人,由于主看台为罗马式建筑风格,所以又被称为罗马式马蹄形体育场。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1929年5月29日第十四届华北运动会在这里举行,在这次运动会上,刘长春一举打破100米、200米和400米3个短跑项目的全国纪录,成绩分别是10秒8、22秒4和52秒4。张学良将军在这里观看了他的比赛,还给他颁发了奖品。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化学馆,

1925年9月,理工大楼、教授住宅、学生宿舍及相应的附属设施竣工。校园内,理工科大白楼、化学馆、纺织馆、图书馆、大礼堂、实验室、汉卿南、北楼、教授住宅东西新村和当时亚洲最大的体育场鳞次栉比,建筑宏伟、壮丽辉煌。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东北大学女生宿舍旧址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六舍.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东北大学旧址建筑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形式,主要建筑各具特色,保存完好,为近代优秀建筑群,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并于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批准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附:

东北大学之后的东北工学院,于50年代四大学馆建筑传承化学馆式样建起来。是四个大系的教学楼,每幢都有上万平方米的规模。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建筑学馆,1928年8月,结束欧洲旅行考察的梁思成、林徽因夫妇应张学良校长邀请来东大,着手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建筑学馆,由建筑系黄民生副教授设计,1952年建成。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采矿学馆

采矿学馆,由建筑系侯继尧讲师设计,建成于1956年。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采矿学馆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机电学馆,由建筑系王耀副教授设计,1953年建成。
第五批国保--史迹建筑(4)
冶金学馆,由建筑系刘鸿典教授设计,1952年建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