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位奇女子的千古酒事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古来巾帼佳人,即便在酒事上,也不让须眉。3月8日之际,不妨来谈谈中国古代两位奇女子的酒事,以及与此相关的诗文与人生。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南宋时期著名的女作家。据说,她在中原沦陷前饮酒并不多,可是一旦南渡,丈夫病死,颠沛流离的生活多了起来,这位女作家便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随手翻阅《李清照集》,与酒相关的词处处皆在。先录三首,与君共品: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偏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很明显的,李清照对酒情深,但主要是借酒浇愁,抒发个人情感。由于作品道尽了人间的愁绪和凄凉,激起了无数人的共鸣,于是便成为千古佳作。

你看这首《声声慢  寻寻觅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如此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又怎是三杯两盏淡酒就能敌过的。

这一种千古愁绪也只有李清照写得最为透彻!

她因此不愧为“千古第一才女”。

巾帼不让须眉的柳如是

明清之际的柳如是,则是另外一番气象。

柳如是,明末清初人,出身歌妓,善交际,又喜与名士酬酢,饮酒之事在所难免。崇祯七年(1634年),柳如是17岁游嘉定时,作诗文,内中即有其饮酒游宴事:

城头片雨浥朝霞,一径茅堂四面花。十日西园无忌约,千金南曲莫愁家。林藏红药香留蝶,门对垂杨暮洗鸦。拣得露芽纤手沦,悬知爱酒不嫌茶。

柳如是一生中,有两个男人与她关系最为密切。第一位是陈子龙,柳如是曾大胆追求陈玉龙,二人激发出炽烈的爱情。在深深的迷恋中,自免不了美酒的陪伴。陈玉龙即有诗句云:“灯下鸣筝帘影斜,酒寒香薄有惊鸦。含情不语春宵事,月露微微尚落花。”可惜的是,才子佳人难成眷属,这自然是千古遗憾了。

后来,24岁的柳如是与60高龄的钱谦益结为伉俪,二人诗词酬和,其乐融融。此时,钱谦益虽不能多饮,但从诗文中可以看出,此人颇有酒趣,例如他在《题邓肯堂劝酒歌》中写道:

东坡自言饮酒终日,不过五合,而谓天下之好饮,无在予上者。后人掇拾东坡全集,以王无功醉乡记羼入其中,岂非以东坡慨慕东皋,庶几友其人于千载,其妙于酒德有相似者欤?予酒户略似东坡,顷又以病耳戒酒,读肯堂诗,浩浩然,落落然,如与刘伶毕卓辈执杯持耳,拍浮酒池中也。他时有编余诗者,将此首编入集中,余方醉眼模糊,仰天一笑,安知其非余作也。

这段话很妙,道出了人生的许多妙处。有许多事,虽不能亲自品尝,但也同样可以从别的角度觅得乐趣。

就像你虽然不能穿越时光隧道到南明与柳如是相见,但你可以从文字中得到信息,领略到这个绝代佳人的可贵之处。

陈子龙后来成为抗清义士,事败被俘后投水而死。柳如是得知后,特地到陈子龙墓前洒酒拜祭。对此,钱谦益采取了支持的态度。

而当钱谦益、柳如共同参加反清复明活动时,柳如是豪情万丈,换男装,与钱谦益同到军前动员,亲自擂鼓,与军士饮大碗酒以激励之。这时,钱谦益对少妻又是赞许的目光。

由上可见,柳如是之饮酒,包含内容十分多样,展现出风云变幻中这位奇女子的诸多情怀!

在军营中,柳如是实现了她的宏志,像梁红玉一样指挥军队,要建不世勋绩。在这种场合,谁也不会再记得她的歌妓出身。“须眉男子皆臣子”,可能就是柳如是这位奇女子最为称意的事了。

然而,好景不长,当抗清斗争最终全盘失败之后,柳如是在政治上也就无所作为了。她转而“入道”,以参禅修道了此残生。但这位奇女子,直到临终,还以另外一件深具谋略的举措,而使后人多感慨之。

1664年,钱谦益重病去世,终年83岁。钱谦益活着时,钱家经济大权掌握在柳如是手中,其族人虽有觊觎者,但不敢发难。钱谦益刚死,族人即开始争夺家产,攻击柳如是,家人皆不知所措。柳如是不为所屈,特设一局以对付强势的族人。她先是摆下酒宴,稳住族人,称“杯酒合欢,所须惟命”。而等压迫她的族人刚刚离去,她便入内室,关门投缳自尽。自尽前在墙壁上大书:“并力缚贼党,然后报之官。”如此,家人以逼人致死为因,血书告状,使官府干预,将强人法办,保全了钱家的家产。

最后,柳如是以一个胜利者的身份告别了人世!

陈寅恪考证柳如是与酒的关系

近代以来,国学大师陈寅恪对柳如是情有独钟,晚年耗十年心血著奇书《柳如是别传》,可见柳如是这位奇女子的分量。

陈寅恪还详细考证柳如是与酒的关系:

牧斋(即钱谦益)尺牍上“与侯月鹭”(性)四通之二(寅恪案,侯性事迹见小腆纪传三六本传及牧斋尺牍上“与侯生月鹭”诸札。)云:

秋间欲得洞庭葡萄酿酒,苦不能得其熟候。彼时得多饷,以酬润笔。知不厌其贪也。内子辱深念,并此驰谢。

然则河东君(即柳如是)不仅善饮,更复善酿。河东君之“有仙才”,自不待言。至于“具天福”,则殊难言。据上引题邓肯堂劝酒歌,恒轩集序及复侯月鹭札,是牧斋不善饮,而河东君善饮。河东君之“具天福”,或可言具此善饮之“天福”耶?若牧斋者,虽不具此善饮之“天福”,但能与具善饮之“天福”者,相对终老,殆亦可谓艳福之人矣。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第三章《河东君与“吴江故相”及“云间孝廉”之关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