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素质比勤奋更重要?——从树人学校说到俞敏洪、周有光、梁漱溟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一、什么样的学生令老师头疼?

我们教育孩子时,“勤奋”是常用的词语。老师和家长往往还会举出很多因勤奋而改变命运的例子。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应该提倡,应该让孩子知道的。

       不过,我认为,如果能更好地引导和加强孩子的“持续性”素质,那将是比“勤奋”还要重要的事情。

       因为,如果一个人能大半辈子,一直“持续性”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那就远比短时间或几年时间的“勤奋”更重要。就如骆驼虽然走得慢,但它能够持续性地不断地走,反而比奋蹄疾跑的马,走的路更多、更远。

       前几天与树人学校的一位老师聊天,她说了学校招生的一个情况,很是耐人琢磨。

树人学校是河南尉氏的一个民办小学,因为教学质量好,很多家长都愿意把孩子送到这个学校。但学校一直坚持小班制,招生数量有限,便自然地出现学校筛选学生的情况。

那么,他们会怎么选呢?

其中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要观察报名学生是否能较为持续地做一件事情,不管是哪方面的。

有一定的持续性,就说明他是有爱好的;

只要有爱好,学校就可以因材施教,想办法向好的方向培养。

最怕的就是什么都不喜欢,什么事都不能持续,这样的学生是令学校和老师头疼的。

       这件事让我感到“持续性”的重要。再进一步联想到俞敏洪、周有光、梁漱溟等人的经历,让我得出新的认识:

“持续性”其实是素质教育中更应该注重的,这个素质比“勤奋”更重要。

“持续性”是一种状态,而且往往成为一个很自然的习惯。拥有“持续性”素质的人,他往往不会觉得自己“勤奋”,而他的习惯和状态,则早已超过一般的“勤奋”了。

二、俞敏洪的“持续性”素质

新东方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敏洪,小时候很愚笨,但勤奋学习,三次高考终于考上了大学。这说明勤奋是何等重要。但我从他以下的叙述中看到“持续性”的重要性。

他叙述了自己高考的经历及感悟:

当时我们村有个人跟我一样考了两年,我跟他说一起考第三年吧,但他的母亲说别考了,找个女人结婚算了。我跟我妈说让我再考一年,结果第三年我真的考上了。因此我得出两个结论:第一,人必须往前跑,不一定要跑得快,但是要跑得久;第二,不能停下来,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要持之以恒。

“不一定跑得快,但是要跑得久”,这就是他对“持续性”的强调。

“持续性”素质一直延续到现在,是他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法宝。

他还进一步阐述:

我从参加高考那天开始到今天,没有一天懒惰过,现在每天依然要工作近16个小时。龟兔赛跑的故事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所体现。跑得快的人往往会停下来,而跑得慢的人不能因为慢就不跑。只要跑,早晚会到达你所向往的终点。

有一次,一个朋友问我马和骆驼谁能一辈子走得更远。我觉得一定是马,他说我的答案是错误的,骆驼走的路要比马多。原因是,马跑一会儿就会停下来,而坚持目标,一路远行正是骆驼的特点,骆驼一旦开始走,如果不让它停,它是不会停的。

一个聪明的人一辈子所创造的成就不一定比一个笨的人所创造的多,因为笨的人每天都在创造,而聪明的人可能创造一段时间会停下来。……

人生,是一段曼妙的旅程。跑得快,不如跑得久。

这些文字当中,我最看重的就是其中所体现的“持久性”状态。

也许,俞敏洪现在教育学生时还会用勤奋二字。比如,他在三联出版的新书《行走的人生》中,在透露他的作息时间时写道:“我的勤奋一般人跟不上。我平均每天工作16—18个小时,如果没有应酬,平均每日三顿饭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半个小时。”

但是如果我们细细体味,会感到这里面“勤奋”固然重要,而从高考到现在的“持续性”可能更难得,更重要。

“持久性”中包含“勤奋”。俞敏洪的“勤奋”是一种“常态”,不是勉强的,是与平常家长教育孩子的“勤奋”不同的。

一辈子保持的“持久性常态”与为了考试而“勤奋学习”显然也是不同的。

这种不同,可能正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能有大的成就的关键要素!

三、周有光:“没有奇迹,只有常态”

在周有光先生106、107岁的时候,我曾经很多次采访他,并与他合作完成了《百岁忆往》。在采访和写作的过程中,我一直琢磨他之所以能够成功的关键因素。得出的结论仍是:终身学习的持久性状态最为重要。

周有光因为主持制定汉语拼音,所以被很多人冠以“汉语拼音之父”的称号。但他上大学时的专业是经济学,业余爱好才是语言文字。因为对这一爱好的持续性,所以他把统计学方面的方法也用在研究语言文字上,得出了很好的成果,这样才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才会有主持制定汉语拼音的工作机会,最终做出惠及无数人的贡献。

周有光有个名句:“没有奇迹,只有常态。”他从事语言文字工作后,便钻进去了,乃至不知寒暑,不知老之将至。85岁的时候还在每天工作。等单位人事处送给他一个离休证时,他才知道前几年就应该离开了。单位的人说:“我们不好意思送给你,送给你不就等于要把你赶走嘛。”

退休后,周有光就不做专门问题的研究了。可是他仍然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从语言文字学延伸到人类文化,一百岁以后还得出很多重要的成果。

在我采访他的时候,发现这位百岁老人每天的作息很规律。他每天都要读书看报,看报时非常迅速,边看边把他认为重要的关键词、关键句子划条线,一叠报纸几分钟就看完了,自己需要的信息也了然于胸。他阅读《参考消息》,也阅读《亚洲周刊》之类从香港带来的杂志,还认真阅读并研究托人从美国带回来的英文版《世界年鉴》。

他的世界小的很,每天基本上就在不到9平米的书屋。他的世界又大的很,思想所及,遍及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还提出 “双文化”等非常重要的观点。

而我在想,为什么人家就能做出那么多的贡献呢?

一比较就很清楚了:人家每天都是这么有效地学习和研究,一百多岁了,每天依然如此,真正形成了生活常态。而我们呢,有多少时间都被浪费了。我们大多数人也是有上进心的,也想勤奋,但我们的勤奋往往是短暂的,没有形成常态。

有没有“持续性”素质,正是造成人与人差异的关键要素。

(笔者与周有光先生)

四、梁漱溟:每天都要有意义

    在写《低学历的五大师》时,我曾一再阐述梁漱溟一生不懈追求的状态,但当时并未拎出“持续性”素质这一关键要素。

    如今返观,其实梁漱溟正是具备“持续性”素质的典型人物。

    他一辈子都围绕着“人心与人生”,一辈子都关心中国问题的解决,一辈子都非常认真地遵从自己内心的需要,非常自觉地学习和行动,有一个持续性的向上心。

有一个事情很能体现这种素质的可贵。

1966 年,梁漱溟在被红卫兵抄家甚至被罚跪的情况下写信给毛泽东,称:“此番抄家,一切文稿(已完成的,未完成的)全被收去(似有被毁的)。假如在或斗或批之后,不发还此书稿,即不可能续写,无异乎宣告我的死刑。盖人生一日,必工作一日;工作必是从其向上心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人的生命是与其向上心不可分离的;失去意义的生活,虽生犹死,生不如死。”(《梁漱溟书信集》)

在当时那样艰难的环境下,梁漱溟泰然处之,不愿意浪费任何一天的时间。8 月24 日被抄家,9 月6 日即操笔为文,写出《儒佛异同论》。

    在梁漱溟的书信中,有一句话最能体现其“持续性”素质。有心的读者不妨牢牢记住,一定对自己、对教育孩子大有益处。那就是:

        

盖人生一日,必工作一日;工作必是从其向上心认为最有意义的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