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在三重时空中觅得人生智慧?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人的一生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人都是如此,

    不过就是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阶段而已。

    而且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又无时不刻活在这三重时空当中。

    可是佛教有句话,它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自处呢?

    叔本华有段话,虽然不够全面,但能够给我们以启发。他是这么说的:

    人生智慧的要点是摆正关注现在与关注未来的关系,不顾此失彼。

    很多人过分关注现在,活得轻浮草率;

    另一些人过分关注未来,活得忧心忡忡。只有极少数人把握得恰到好处。

    他这段话里面没有讲“过去”,其实加上“过去”也是一样的,

    关键是要把握得恰到好处。

    就像我们当下很多的人,过分关注现在的利益,急功近利,那就很自然地轻浮草率,缺乏长远计划,

    自然也就干不成那些必须长时间持续努力才能完成的大事,乃至于越往后越焦躁,越往后越没有后劲,整个人生自然就会相当失败。

    可是我们也不能过分关注未来、不顾眼下,不能只是限于不断的空想而不去行动。

    如果没有行动,也就不会出现效果;

    没有跟别人的互动,也就不知道究竟你的想法是对的还是错的,

    如果总这么悬而不决,那必然对未来更加没有把握,自然也就活得忧心忡忡了。

    而过去也是必须关注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以过去作为现在与未来的参照的,只不过不少人没有明确意识到而已。

    过去就是我们的经验啊。如果没有经验,你如何来判断这件事该做还是不该做。比如,因为以前接触过火,知道火的温度人体受不了,所以你不会把手指放到火里烤。这是直接经验。当然,有的经验是从别人身上或者历史中得到的间接经验,那也是过去的事。

    如果把无意识地运用过去变为有意识地关照过去,从过去汲取经验乃至智慧,那么必然对现在和未来都有帮助。

    所以要提醒大家,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三重时空,所以就应该有三重关照。

    有了这些对过去、现在、未来如何看待的基本态度之后,

    一个人才有可能具备“做到恰当好处”的智慧,

    不急进,也不懈怠,

    不焦虑,也不消极,

    从从容容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不断地收获,不断地舍弃,

    从而越来越接近美好的彼岸。

    让我们共勉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