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罪恶同盟——秦始皇遗嘱密码(三)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站在生死边缘的赵高,

阴谋篡改遗嘱。

李斯成了他必须面对的最大障碍。

李斯号称千古一相,

谋略、眼光远非赵高所比,

一向又对秦始皇忠心耿耿,

那么,赵高能有什么样的伎俩,

能够让李斯成为他的罪恶盟友呢?

作家张建安

将为您讲述“始皇遗嘱密码”第三集

罪恶同盟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看法律讲堂。

    上一节讲到赵高想要篡改秦始皇的遗嘱,而且要把丞相李斯拉下水。

    那么,李斯是个什么样的人?

 说起李斯,

 他称得上封建王朝的第一位铁血宰相。

他是楚国上蔡人,出生于公元前280年左右,身份低微。年轻时,李斯在楚国基层部门当小公务员,见到公共厕所的老鼠,吃的是肮脏的东西,看见人和狗,赶紧害怕地躲起来。而粮仓里的老鼠,吃的是好粮食,住的是大房子,整天悠哉游哉,安闲自在,根本不受人与狗的干扰。同样是老鼠,但由于所处环境不同,生活状况也截然不同。李斯因此发出感慨:“一个人有没有出息,其实就像这老鼠一样,主要看自己能不能找到一个好的环境和高的平台。”他决心为自己找一个更高的平台,从此,开始了自己的奋斗史。

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学生变成秦王朝的宰相,李斯经过了一次次华丽的转身,成就了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那么,李斯在他的奋斗史或者说升职记中,体现出了什么样的成功经验?让我们做一番分析:

第一,要想有大作为,首先必须自己有能力。这是基础。李斯强烈地意识到光靠当小公务员时的小聪明,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需要找名师求学。李斯找的是闻名天下的大学者荀子,学习帝王术。

第二,积极进取,定位准确。要想发挥自己的能力,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大环境,否则能力再高也是白搭。打个比方,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势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选择,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还是回到二线三线城市,这个选择非常重要,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你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向。李斯学成帝王术后,没回自己的故乡楚国,因为他知道楚王没什么大能耐。他将目标明确地定位在最强大的秦国,要游说秦王,建功立业!

第三,高平台,低起点。李斯到达秦国时,秦王嬴政只有12岁,朝政大权由太后和吕不韦掌控。李斯赶紧投靠吕不韦,成为吕不韦的舍人。舍人不是什么官职,只相当于吕不韦的私人参谋。但李斯看重的是吕不韦的平台,起点低是没关系的,只要对未来的发展有好处就可以。果然,李斯的才华被吕不韦发现后,马上提拔他为郎。郎,是国王的侍从官。

第四,长期准备,适时出击。李斯虽然只是个侍从官,但他密切关注国内国际形势,对秦国的历史、历代秦王的得失也是了如指掌。历代秦王所一贯努力的,都是不断强大秦国的力量,向外扩张。自秦孝公实施商鞅变法以后,秦国更是成为超级大国,有吞并天下之意。而其他六国则采取过合纵的方法,联合起来对付秦国,秦国对外战争有胜有败,但整体而言,其吞并天下的势头一天比一天强。吕不韦执政时期,仍然采取对外扩张政策。这一时期,对外作战的总统领一直是蒙驁。秦王政六年,楚、赵、魏、韩、卫五国组成最后一次联合军队攻打秦国,结果被秦国打败。按照常理,秦国应该乘势追击,但事实上,在此后的两三年时间里,秦国对外征战的步伐明显减少。这是为什么?

(一秦国内部出现了严重的政治斗争。太后的情夫嫪毐形成了强大的势力集团,魏国为避免秦军的进一步攻击,便重金贿赂嫪毐,减缓了秦军步伐。

(二秦军一直以来的主将蒙驁于秦王政七年死去。第二年,秦国虽然仍派部队攻打赵国,没想到军队统领竟然在半路上造反。这也势必影响秦国对外政策。

(三早在几年前,韩国就派出水利工程师郑国,到秦国帮助兴建大型水利工程,希望使秦国的力量集中在国内建设上。如今,显然也起了作用。

也许还有其他的原因。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斯的机会到了。在一个合适的时间,李斯慷慨激昂地向秦王进献了自己的谋略。谈古论今,向秦王点明:“以秦国的强大,大王的贤明,足以在短时间一统天下。现在正是万世难逢的机会。倘若懈怠了,等诸侯重新强大,再联合起来,即便黄帝再世,也无法吞并它们了。”这些话是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下,有针对性地对秦王说的,体现出李斯相当高明的政治眼光,对秦王日后的决策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李斯因此被提拔为长史。

第五,有效的、多方位的手段。李斯向秦王献策:“请秦王秘密派遣谋士,带重金到各国游说、收买各国大臣们。如果能被金钱收买,就继续贿赂之。如果收买不了,就刺杀之。等这个离间六国君臣的办法奏效后,再派良将率兵出征,平定天下!”李斯的这个计谋,有层次有步骤,秦王予以采纳,提拔李斯为客卿。

第六,抗危机能力,有预见性和思想深度,能拨开迷雾,变不利为有利。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举行了表示已经成年的加冠礼,开始亲政,势必要收回吕不韦、嫪毐等人掌握的重要权力。王权与臣权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秦王一举粉碎了嫪毐的叛乱,并罢免了吕不韦丞相的职位。嫪毐和吕不韦都不是秦国人,他们长期掌握权柄,受到了秦国本国权贵的嫉恨。不久,郑国试图延缓秦国对外战争的企图也被秦国的宗室大臣发现,这些人就对秦王说:“外国人到秦国为官,大多是为他们自己国家的主子办事,请把所有的外国人逐出秦国。”秦王虽然明智,但刚刚亲政,就接二连三地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每一件对他不利的事似乎都与外国人有关。这显然影响着他的决策。再加上秦国本土势力的包围,嬴政很不明智地下了逐客令,驱赶一切在秦国的外国人。

在非常糟糕的处境下,李斯表现出顽强的斗志,写出《谏逐客书》,从三个角度予以论述。一,历代秦王重用了像百里奚、商鞅、张仪等各国的精英,这些精英们使秦国从一个边远的小国成为现在的世界强国,他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地方?二,秦国现在所用的宝剑、良马乃至后宫的美女,都是从各国来的。用物如此,用人不也应该如此吗?三,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只有不抛弃众多的百姓,所以能彰明他的伟大的德性。而如今的逐客之举,是抛弃了百姓来帮助敌对的国家,排斥宾客而使他们为其他诸侯国建功立业,这只会对其他国家有利,而使秦国危险。

在这里,李斯成为了秦王的思想导师,帮助他在最关键的时候认清方向,这对嬴政乃至秦国都是至关重要的。秦王嬴政因此改变了国策。李斯则不仅留了下来,而且被提拔为廷尉。

第七,与时俱进,雄才伟略。

公元前221年的事情。秦始皇统一六国,丞相王绾等人提议分封众皇子为王,其他大臣也都这么认为。唯有李斯力排众议,说:“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封了很多子弟和同姓亲属,可他们的后代渐渐疏远,互相攻击,如同仇人。可见,分封制是不可行的。如果把全国都划分为郡县,然后用赋税重赏皇子功臣,这样很容易控制,天下人也将没有异议。”李斯的话最合秦始皇心意,也最利于秦始皇的中央集权。秦始皇马上下令:在全国实行郡县制。李斯因此升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事业达到了巅峰!此外,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秦王朝所有的重大政策,李斯几乎都是倡导者或执行者。以上,是我们对李斯之所以成功的破解。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一下李斯的另一面。

一,非常功利。他当年告别老师荀子时,赤裸裸地说:“人活一辈子,最糟糕的事情莫过于卑贱和穷困。”他是一位狂热地追求金钱和权力的功利主义者。

二,内心冷酷。有一年,李斯的同窗好友韩非到了秦国,受到秦王的重视,李斯害怕韩非将妨害自己的仕途,马上诋毁韩非,秦王因此把韩非关了起来。而李斯赶紧派人给韩非送去毒药,逼着韩非自杀。

三,铁腕政治。公元前213年,儒生周青臣进谏:“凡事不师法古人而能长久的,还没有听说过。”希望秦始皇分封皇子功臣。李斯带着不屑和鄙弃的口气反击:“儒生们不学习今天的法令,却要效法古代,诽谤当世,惑乱人心。这是非常严重的。”他因此提出臭名昭著的“焚书”建议:将所有文学诗书百家之书,全部烧掉,否则处以酷刑。

四, 擅长避祸。对于秦始皇晚年做出的很多荒唐事情,李斯作为丞相本应该直言劝谏,但他一意迎合,就是为了自己的位置坐得更稳。

    综上所述,李斯此人既有雄才,又有手腕,既有实权,又有城府……像这样的人,一定是非常难对付的。还有,秦始皇给了李斯最高的荣耀,他对李斯是放心的。而李斯也自认对秦始皇忠心不二,能够坚决地执行好皇帝最后的遗嘱。所以,赵高想要说服李斯,势必会有很大的难度。

一场近身搏击开始了。

赵高单刀直入,对李斯说:“皇上赐长子扶苏书信,让他到咸阳迎接灵柩,置办丧事,然后立他为接班人。现在书信还没发出,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所赐长子书信及符玺都在胡亥手中,究竟立谁为太子,全在你我一句话。你看该怎么办?”

李斯很吃惊,没想到秦始皇刚死,平日点头哈腰的赵高就敢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李斯端着领导架子,斥责道:“你怎敢说这样亡国之言!这不是人臣所应当议论的!”

赵高早料到李斯会这样说,所以毫不在意。他紧紧抓住李斯的利害关系,通过多管齐下的办法,与李斯展开了激烈的PK

概括起来,赵高主要用三种方法对付李斯。

第一种,点出和夸大李斯可能面临的政治风险。

赵高首现质问李斯:“君侯你自己想想,你的才能比得过蒙恬吗?你的功劳比得了蒙恬吗?你的计谋比蒙恬更长远吗?你在天下的人缘有蒙恬好吗?你与长子扶苏的交情比得过蒙恬吗?”

赵高一连质问了五个问题,拿李斯和扶苏身边的蒙恬做比较。

蒙恬当然是秦王朝数一数二的人物。他因为大破齐国军队而崭露头角,后被任命为内史。秦朝统一后,面临的外部强敌主要是北方的匈奴,秦始皇派蒙恬率30万大军对抗匈奴。经过十余年大大小小的战役,蒙恬硬是将强悍的匈奴驱逐到黄河以北,为他赢得了巨大的荣誉。他又受命修建万里长城,受到秦始皇的特别尊宠。蒙恬在军队上的威信也是没有人能比的。

不过,虽然蒙恬这么能干,但他与李斯,一为武将一为文臣,在才能、功劳和计谋上是不好比较的,如果硬要比较,从雄才大略及李斯所处的百官之长的位置看,李斯当胜过蒙恬。当然,他的人缘可能比李斯好,他与扶苏的交情要比李斯好。然而,这些比较从赵高口里说出来时,按照他的口气,那分明就给李斯一种心理暗示,所有这些,特别是跟扶苏的交情,你是比不了蒙恬的。

所以,李斯只能厌烦地回应:“此五者皆不及蒙恬,不过,你又何必这样严厉地提出这些。”

赵高马上进一步点明李斯的危险:既然如此,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的扶苏当了新皇帝后,蒙恬必然成为新丞相,你李斯还不得靠边站吗。据我这么多年的观察,还没有见过朝廷中有罢免的丞相功臣有封及二世的,被罢免的丞相功臣最终都被诛杀,无法保全自己。

赵高的这些话刺激着李斯。很明显,李斯虽然与扶苏、蒙恬没什么恩怨,但他与扶苏的政治主张截然不同,他是法家,扶苏则侧重于儒家。扶苏继位,确实有可能以蒙恬为相。再看看秦国的历史,像商鞅、吕不韦那些曾经的秦国丞相,一旦被撤去官职,商鞅很快遭到五马分尸的酷刑,而吕不韦则被迫自杀。这些例子李斯非常清楚,不能不在心里考虑。

不过,李斯毕竟是一代名相,岂能就此服输。当赵高提出篡改秦始皇遗嘱将胡亥作为皇帝接班人时,李斯从一国丞相的角度,从一个国家利害的角度,认为这样做绝对不可以,所以马上翻脸对赵高说:“你想造反吗!李斯我奉皇上遗诏,听天之命,照着执行就可以了,有什么可考虑的!”

这是第一回合的较量。

赵高对付李斯的第二种方法是:威胁和压制李斯。

赵高本人的权力和地位,都无法威胁和压制到李斯。所以他搬出了皇子胡亥,威胁道:“如今,皇帝身边的皇子只有胡亥一人,天下的权力和命运都把握在胡亥手中,我赵高能猜出他的心志。如果有人想从外部来制服内部,那就是逆乱;胆敢从下面制服上面,那就是贼!您是个聪明人,不会连这些也看不清楚吧?”

这是李斯的软肋。由于蒙毅不在场,胡亥与赵高联盟后,李斯虽为丞相,但一个人显得很单薄,不占优势。而胡亥毕竟是秦始皇临终前身边的唯一皇子,秦始皇的遗嘱又完全掌握在胡亥和赵高手中,使李斯很被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李斯是一个可以舍生取义的人,他当然可以不必考虑赵高和胡亥。到时候,鹿死谁手,还很难说。但李斯偏偏是一个最重利害的人,他虽然也考虑到秦始皇对他和他们一家的恩德,考虑到秦始皇把王朝的重任托付给他,他无论如何应该执行秦始皇的命令。但是,他从利害出发,在赵高的诱导下,马上考虑到扶苏即位后自己可能面临的尴尬处境。基于这些,他的内心已动摇,但毕竟不愿意做这种见不得人的勾当,勉强反驳:“始皇帝对我和我们家的恩德那么大,临终前又把我听说晋国换太子,三代不得安宁;齐桓公兄弟争夺王位,兄长被杀;商纣杀害亲戚,国家灭亡。这三件事都是逆天而行,落得可悲的结局,连宗庙都无人祭祀。我李斯还是人呀,怎能和你们一起作乱!”

说这些话的时候,李斯明显底气不足。说到底,他还是最顾忌自己及子孙的安危。多年来,李斯总是毫无条件地把保全自己放在第一位。这种极端的利己主义固然在大多数情况下能为自己牟利,但在关键时候也可能导致短视,无法看得更远更全面,最后反而害了自己。

在第二回合的较量中,赵高已经占了上峰。

赵高采用的第三种办法是利诱和拼杀。

他摆出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对李斯说:“您如果听从我的计策,我保您世代封侯。如果放弃这次机会不跟我干,立刻就要祸及你的子孙,其结果会很令人寒心的。您是聪明人,一定会把祸事转化为好事。现在就看您怎么办了?”

李斯的防线终于彻底崩溃,垂泪叹息道:“嗟乎!独遭乱世,既已不能死,安托命哉!”带着对秦始皇的愧疚,李斯顺从了赵高。

赵高怀着亢奋的心情,返回去告诉胡亥:“我以奉太子的明命通知丞相,丞相哪敢不奉令!”

就这样,李斯和赵高、胡亥走到了同一条船上。他们为了达到目的,势必首先要铲除扶苏。而当时的扶苏,正与蒙恬一起,掌控着秦王朝最精锐的部队。赵高他们将使用什么样的办法?他们的阴谋能得逞吗?我们下回再讲。

帝王将死

(文字内容与视频有一些不同,可在几集间对比着看。)

视频
http://tv.cctv.com/2012/12/10/VIDE1355103010372650.shtml

死亡旅程——秦始皇遗嘱密码(一)

篡改阴谋——秦始皇遗嘱密码(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