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朝开启经学时代的真实情况

 经史博物馆 2021-07-20

伏生授经图(古画)

经学,简单地说,就是研究经书的学问。为什么叫经书呢?经,就是常的意思,就是本的意思。经书就是求本之书,永恒之书。它不是短暂的,而是在里面有着能够指导个人和社会的最根本的学问,是最重要的经典书籍,所以叫它们为经书。
而对于个人而言,如果在童年和少年时就阅读,甚至在记忆力好的时候能背一两本经书,那当然是相当好的。这样,经书中很有能量的道理,就可以陪伴你一生,一直滋润你的心灵和精神,不同的时段你会从经书中汲取不同的营养,产生不同的感悟,到老年时它仍能成为你的精神支柱,仍然是你的良师益友。
这样的书籍并不多,非常珍贵,所以我们的古人非常珍惜,现代人丢弃了就非常可惜了。汉朝时,在知识阶层有一句非常普及的话,叫:“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现在的人基本上不知道这句话。
最早的经书其实只有五本:《诗》、《书》、《礼》、《易》、《春秋》。它们是春秋时期孔子删定的。但在春秋时期,这五本书不叫经书。

 
春秋战国结束以后,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因为秦王朝太强大了,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都是空前的,秦始皇的自信也因此爆棚了,无比强势,认为只有自己才是绝对的真理控制者,现在的世界和以后的世界都要从我这儿开始,所以他就不愿意听别人的话了,也不让别人读到古代的书籍,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
其结果,自然很清楚,无比强大的秦王朝,不过二世便亡了。秦始皇的子女,每一个都死得很惨。
秦始皇当然盖世无双,也做出过极大的贡献,可是,秦帝国迅速土崩瓦解,其子女无一善终,这对于秦始皇来说,难道不是悲剧?
其悲剧的根本来源,就是他太轻视别人,太轻视文化了,觉得吏治与刑罚就可以完全代替文化,谁不听我的话就治谁,叫你三更到长城,五更到来也必死。什么多元的文化,什么孔夫子,什么是诗书礼易春秋,统统地都要在我的强权下夹住尾巴!
这样的情况下,就是再伟大的人也将失去民心。

高高在上的秦始皇
所以,刘邦在年轻时羡慕秦始皇,也想做秦始皇那样的人。
可是,在他建立汉王朝以后,他要以秦王朝的夭亡为戒,虽然在制度上承接了秦制,但在文化上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
所以,刘邦在临终前不久,第一次拜祭孔子庙,致太牢礼。这是中国最高统治者第一次拜祭孔子。表明了刘邦的态度,也是汉王朝的态度。

刘邦祭祀孔子

汉朝要想长治久安,不至于像秦朝那样只有15年就灭亡,就必须重新对待文化,对待诗书。只可惜的是,举全国之力,想找《诗》、《书》、《礼》《易》、《春秋》这些书已成为非常困难的事情。这是一件非常可悲的事情,整个中华的文脉似乎都要因此而被割裂。
幸运的是,朝廷最终从鲁中儒者处看到了希望。传统的学习背诵之法对文化的保存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汉书》记载,虽在战争年代,鲁中儒者的诗经之声仍传诵不绝。书虽然没有了,但通过记忆与口耳相传,中国的诗书仍薪火相传。
与此同时,寻找经书的工作也在进行中,那时候,如果谁有一部经书,比家财万贯要强的多,所以便有“黄金百两,不如经书一本”的说法。因为黄金再多,有用完的时候。而有一本经书,那么这个家就是诗书之家。
那时候,为数不多的经书是不轻易外传的,因为有一本经书,父亲是博士,儿子可以继承父业,继续做博士,如此代代相传,这叫诗书传家,绵长深远,绝不是什么暴发户可比。汉朝的博士与现在的博士不同,它们是中央教育机构的教官,是一种备受尊崇的官职。

《典籍里的中国》伏生授经剧照
汉文帝时设立《诗经》博士,在他的时代,鲁中诸儒中的有一位名叫伏生的老人,此时已九十多岁,他一生专治《尚书》,在秦始皇下达焚书令时,他不惧危险,将一本《尚书》藏于墙壁当中,这成为汉文帝时中国唯一的一本《尚书》,伏生也成为当时唯一能讲《尚书》的儒者。
朝廷马上请伏生赴京,然而伏生年龄太大,不能到京城。
汉文帝强烈地感受到时间的紧迫,需要马上抢救这一即将逝去的文化,所以赶紧派出一位名叫晁错的中央干部,专门到伏生处学习
晁错学《尚书》后,被汉文帝任命为博士。
等到了汉武帝的时候,《诗》《书》《礼》《易》《春秋》都全了。
汉武帝又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设立了五经博士,出现了全国学子都要学经书、研究经书的盛况。
中国也便进入了经学时代。
 

汉画像石拓

经学时代之前,曾有道家思想占主导地位的一个特定历史时期。
道家是中国的本土文化,汉朝初期,道家曾被汉朝作为治国国策。因为经过短暂的秦朝和楚汉战争,老百姓的生活太苦了,经不起任何折腾了,国家也急需把经济搞上去,有点像“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只要把经济搞上去,让老百姓有饭吃有衣穿,就算成功了。
国家对民众、对诸侯国,都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就是不怎么去干扰,也尽可能地减少赋税,就是希望能够休养生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迎来了文景之治。

汉文帝

在这段时期,道家作为主流意识,功不可没。当时儒家也在发展,只是执政者还没有把它作为国策。
但到了汉武帝的时候,国家已经走向成熟,可是又显得很散,诸侯国各自为政,老百姓也没有什么信仰,只要挣到钱就好,急功近利的人到处都是,社会治安也变得很差,这就妨碍了汉朝走向兴盛。
这个时候,汉武帝向天下征求意见,寻求新的治国方略。
大儒董仲舒上天人三策,就是呈上三篇文章,之后便定下“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董仲舒
有一点需要澄清,不要以为“独尊儒术”就意味着别的学说就没有了。这是不对的。
事实上,“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只是将重秩序、仁义与文化传承的儒家经学作为官方意识形态,其他学说则可以在民间进行多元化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汉书·艺文志》中便可以了解到。
提倡主流文化的同时,并不妨碍民间文化的多元发展,这样的朝、野互补,比秦朝的文化政策就高明多了。这便是经学时代中重要的真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