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里,三岁以前基本没有印象,可能太小不懂事,也可能没记住。三岁以后虽然有很多,但有些我也不清楚是自己记得,还是听大人说的形成记忆了刻在了心底。
记忆里,我爸一直在外地上班,和我妈常年分居两地,刚开始结婚几年都没有孩子,好不容易有了我,他们非常疼我。在我三岁那年,我又有了弟弟,爸爸妈妈都非常开心,终于儿女双全啦。
弟弟一周岁后,爸爸回单位上班,一年大部分的时间里,就妈妈带着我和弟弟在家。晚上妈妈总是搂着弟弟,我睡在妈妈脚后,我抱着妈妈的腿,蒙着头睡。记得那年我4岁,现在还清楚记得,我经常在睡梦中哭醒,爬起来,站在床上,妈妈问我:"怎么啦?"我抽抽搭搭的回答到:"我以后死了,这个世界没有我了怎么办呀?",可能大家不信,但那时的我就是这样,面对这样的问题妈妈没能给我满意的答案,以她的水平也给不了答案,她随便的安慰我,我却越想越伤心,越想越恐惧,经常哭累了才睡着。自此以后,我经常一想到这个问题,心就会收紧,赶紧想想白天好玩的事,把这个可怕的念头从脑袋里赶跑。
再后来的记忆,到爸爸单位,和爸爸一起生活。记忆里还有很多故事,爸爸送我上幼儿园;和爸爸看电影回来路上捡到甲鱼;在草丛里找鸭蛋……在这段记忆里,好像上面的问题没怎么来打扰我,记下的都是欢乐。想到这,我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身体也放松下来。
如今想起这,最早的记忆,梳理自己的回忆,我发现,我一直生活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爱一直在我身边。我现在知道在我四岁时的思考是我担心弟弟夺走我的幸福。幸福是一种内心的体会,其实没人能夺走。当去你分享爱和幸福,它一定不会变少,而你会得到更加多得多的爱和幸福。
点评:最初的记忆里有着亲人以及那份暖暖的爱,这也是支撑你能够一直幸福往前走的基础知动力。弟弟的出生让自己不开心,这也是一种来自于我们原始生命里面的一种求生的欲望和竞争的意识,而我们人类也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种意识,才能够一代一代的这样子繁衍下来生存下来。每一个当下的情绪涌现,其实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感谢这样的一些经历和情绪让你越来越好。
回溯童年,感觉很多早期的记忆都很碎片化,最早的画面可能是3岁左右吧。小时候家住5楼,那天只有我和妈妈在家,我在阳台一边玩耍一边喝妈妈喂的粥,阳台的基围比我个子高,对阳台下面的风景我感到好奇,于是我把头在基围缝里探了出去,双手抓着基围的水泥柱,我不记得自己看到什么好风景了,只听到身后传来妈妈突然的喊声,感到有人从我后面抓扯了一把,我转过身一看是妈妈,是妈妈把我拽了一把,然后把我搂在怀里,安慰我说“不用怕,不用怕,没事,没事”。我在妈妈怀里愣了一下,突然大哭起来,感受到很害怕、很恐惧,一边大哭,妈妈一边安慰我。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就雨过天晴了。长大以后,听到妈妈跟其他长辈说起我小时候这件事,我才知道当时妈妈转身去厨房装粥,几分钟时间,回来就看到我把头伸出基围缝外面去,半个身子在外面,妈妈看到我很危险,一把把我拽住,妈妈怕我害怕,于是把我搂在怀里。长大以后,其实很想告诉妈妈,我那时一点也不害怕,我觉得自己都双手是抓着基围柱的,我在好奇地看着下面的风景,我觉得自己很安全!然而当被拽住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害怕、恐惧,那份害怕、恐惧不是我的,是妈妈你的,我根本就不害怕,但是我大哭了,因为我以前从未感受到的东西,原来它叫“害怕、恐惧”。如果让我给这段经历命名,我把它叫做“简单小女孩,不简单的超能力”。对我来说的正面意义是,原来我从小就能感受到别人的情绪,经历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份感受力就像天生被老天赋予的,出厂自带,不用别人教都会,我要好好使用它。嘻嘻~~点评:从回忆中打开你的感知力,找到自己的天赋,能感知别人的人,共情能力也会很强哦。其实你现在还是可以去告诉妈妈,当时你的感受,把它做一次闭环。
不记得具体几岁了,应该还没上学。只记得那时爸爸妈妈每天去地里干活,回家都很晚,因为我们小,怕把钥匙丢了,或者带着也不安全,就没有给我们钥匙。我和弟弟回家一般都在家门口玩,或者和邻居家孩子们在村子里、街道上玩,村子里都跑遍了。虽然离奶奶家很近,但那天我们没有去。那一天,爸爸妈妈依旧回家很晚,比平时都晚,天越来越黑,邻居家都开饭了,我们还进不了家门。我突然想起来,我们可以从邻居家进去,再从他家平房翻到我家去,于是我带着弟弟,就这样回到家里了。只有厨房没上锁,我就带弟弟坐在厨房的地上,天越来越黑,我有点害怕,弟弟靠我坐着,在我腿上睡着了,嘴里还说着,姐,我饿。我想起身去找吃的,又怕把他吵醒,就这样静静的坐着,看着窗外的天空,越来越黑。弟弟饿醒了,我端着小板凳,踩到上面,去厨房的木柜里看看,有什么吃的,结果太高层够不着,下面几层连剩饭都没有,也没有馒头或者饼,只有空空的碗碟。我看着弟弟,好想自己会做饭,这样我们就能饱餐一顿了。脑海中出现了妈妈做饭的身影,动作娴熟,脸上满是汗珠。看着我够不到灶台、大锅,我把小板凳挪过来试了试,刚刚能够着。可是我平常只是看妈妈做,不知道火是如何在灶堂里着的,锅里先放什么后放什么,还有那些调料,我不知所措,只好放弃。跟弟弟说,再忍忍,爸爸妈妈很快就回来了。我坐下,弟弟又靠在我怀里,我们就这样坐着,等着,灯都忘记开了。模糊中,爸爸妈妈回来了,把我们抱上炕,说先去做饭,我估计太困了,不记得那晚是否醒来吃了饭再睡的了。只记得,打那以后,我很喜欢去厨房,烟呛的不行,我也要看妈妈都是怎么做的,从生火到和面,擀面条,炒菜,我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观察着,学着,不确定的就问妈妈,妈妈看我特别想试试,就偶尔让我上手去做,慢慢的,我一样样都会了,虽然不熟练,但不会再饿着了。再后来,爸妈去地里干活,就很放心,我还会做好饭给他们送过去,我也能帮爸妈做事了。看着爸妈在大太阳下吃饭,我就想拿起锄头干活,还学会了用镰刀割麦子。再后来,地里的活,我也都会了,什么除草、喷农药、割麦子、收玉米,摘辣椒、种菜、种瓜,摘果子,对我来说,每一样都是我生活的重要部分。秋天放学后,我还会背个高过我头顶很多的大背篓去刨落叶,回家烧火或者留着冬天烧炕。我还学着邻居养鸡、养羊,放学回家的路上就会割好草,到家就给它们拌在食里吃。家里都是忙碌的身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做,我们都为家人着想,为家更好而行动,勤劳就这样代代相传!点评:最早的记忆,是家,是自强自立,这也是你一直以来前进的样子。
我们最初的记忆基本都是美好,那是因为我们本生的生命及它的存在就很美好。让我们一起追溯到最初的自己,重顾当时的美好,向着更好的未来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