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流】在驻马店市文学艺术巡礼活动西平行上的发言/赵文卿

 西平文学 2021-07-20

        大家下午好!欢迎相聚在美丽的西平,共话文学艺术事业的繁荣与发展。西平是生长诗歌、散文的地方,同样也是生长小说的地方。近年来,尽管西平小说创作不如诗歌、散文那样风生水起,但也不甘寂寞。不少作者,比如翟玉堂、邵兴治、奚家坤、赵文卿、赵付友、耿永红、黄竞业、衡凤岐等,努力创作,活跃于市内外文坛。他们的小说作品不断在《奔流》《中国作家》《微型小说选刊》《百花园》《天池》《延河》《阳光》《参花》《金山》《牡丹》等知名纯文学刊物上发表。为西平的文学事业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屈指算起,我从事写作已近30个年头,一直是个“臭棋篓子”,无甚长进。早期是凭借兴趣,四面出击,诗歌、散文、小说,甚至新闻报道,想起啥写啥。这一时期也四处投稿,偶有作品在《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河南农村报》《教育时报》《河南教育》《教师博览》《时代报告》等报刊上发表。中期主要投入小说写作。有中篇小说《校园叙事》《暮色·苍茫》《空宅》,短篇小说《草妮》《得济》《炮打伞》《乘虚而入》《行走的落叶》《艳秋的甜瓜》等发表。近几年以写小小说为主。先后有《下饭馆》《放了一挂鞭炮》《胡子问题》《两栖人》《狗子》《风水》《品行》《一棵桃树》《黄头发背后的秘密》作品等发表。其中《品行》入选《2016年河南文学作品选·小小说卷》。也偶有获奖。《左手和右手》获市廉政征文一等奖,《教学手记》获市迎新诗歌大赛二等奖,《冶炉梦》获天中情征文二等奖,《母亲和她的手机》获“我的父亲母亲”征文一等奖等。

        岁月无痕,天地玄黄,尽管热爱过,努力过;尽管忝列省作协会员;尽管搜索枯肠,写有上百万文字,但始终建树不大,没写出个“子丑寅卯”,也没写出个“蛐蛐蚂蚱”;没弄出什么大动静,写出响当当的作品,没冲出驻马店。很惭愧。

        今天有幸代表西平小说作者发言,没有更多的话要说,我只想表表态。一是坚持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现实生活,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这虽是套话,但也是真话。否则,我们的小说创作就会走进死胡同,就会成为毫无意义的一堆废纸。二是坚持人文关怀,关注人生、人性、人情。挖掘提炼出人生的悲欢,人性的复杂,人情的冷暖。往深处写,细处写,直抵人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感人感己。三是时刻保持对素材的敏感性。现实生活中可写素材俯拾即是,写小说如架梁盖屋,哪些材料可用,哪些材料不可用,要有独特的敏感性,知道哪些可取,哪些该舍。四是力争语言生动、风趣幽默。一个好的素材,好的立意,如果语言干巴、直白,就很难吸引读者,就会毁了这个素材、这个立意。小说说到底是语言的艺术,没有灵动的语言,没有吸引人的语言风格是很难让人卒读的。五是坚持形式、结构创新。写小说老是平铺直叙、四平八稳,没有特色,没有个性,湮灭在众多平庸小说的海洋中,编辑凭啥要用你的?读者凭啥要读你的?六是力争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小说不同于故事,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与故事的本质区别。只有人物形象活起来了,小说才能活起来。总之,今后我们将继续沉下心去,多学习多观察多思考,力争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小说精品,为西平文学艺术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赵文卿,西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