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扶贫纪行】花开扶贫路/周姝芳

 西平文学 2021-07-20

车子在疾驰。公路两边,广阔的麦田如修剪般齐整。小麦正在灌浆,麦芒挺立,阳光跳跃,麦稍儿上似乎笼着一层淡绿的薄雾。下了滞洪区大坝,一路向小街村驶去,蓦的,一簇簇火红的花儿跃入眼帘,哦,是虞美人!

艳阳下,朵朵花儿灼灼逼眼,似跃动的火苗。风舞花摇动,几支花儿探着头向路中央张望,犹如盼着客人的到访,亲人的归来。越近村庄,花儿愈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花开得如火如荼,沿着路边一路烧了过去。山墙边、宣传栏下、河坡上、小桥头,处处有她蓬蓬勃勃的身影。大面积的绿和这猎猎火红形成强烈的色彩对照,撞击着你的眸子。印象中,虞美人纤弱娇柔。她从诗文中走出,扎根乡土,竟开得如此热烈奔放,昂扬着热情,迸发着生命的张力。这花,如此接地气。

杨庄乡的百姓特别有情调,家家户户的院内院外总会种上几株果树,几丛花儿。每次下乡扶贫,总能看到花开。仲春,人家的院墙外,数十块砖头围成的微型花圃内,一朵朵橘粉色的海棠花在翠绿的枝叶间羞答答地绽蕾吐芳了。盛夏,小街村委的院落里,紫薇灿然开放,宛若云霞;桥栏边,百日菊缓缓打开橘黄的花瓣;小路旁,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在清风中摇曳生姿。深秋,一簇簇万寿菊在衰草枯黄中点亮了橘红。

村委会的会议室里,第一书记在给大家讲述此次扶贫的任务。会罢,各个帮扶责任人向贫困户家中走去,去做入户调查。他们行走在绿意笼罩的村庄,把党的温暖送给贫困户。一个个帮扶者不正像一朵朵行走的花儿吗?他们把政策的芳香带给贫困户。端午节前,拎着大米送到贫困户的家中;隆冬,在贫困户的院落里栽种下果树苗;疫情期间,给贫困户的孩子送去智能手机,助力网课学习;平日里,嘘寒问暖,常常问候,宣讲政策,让贫困户做个明白人。“您住的房子有什么问题吗?”“产业扶贫资金到位了,可以去银行账户查一查。”“慢性病卡会用吗?使用时遇到什么问题了吗?”,边问候边聊天边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扶贫路上,这一个个走访的身影闪耀着责任、担当和使命的光芒。青春如花啊!经过扶贫路上的锻炼,队员们和百姓的心贴得更近,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更强,青春之花将开得更为绚烂。

去年冬天栽种下的杏树,枝条上已吐出了新芽,来年更会花香满院,果实累累。今日为扶贫所付出的努力,会在贫困户心里种下一颗关爱的种子,并从心底里开出一朵自强的花来,化作满面春风。“党的政策好,我才能看得起病。”“送来的智能手机真是雪中送炭啊!”;“感谢教育局的同志,解决了我儿子的学籍问题。”杨三妮的儿媳妇笑容满面;“慢性病卡报销比例高,好使!”因残致贫的张鹏飞笑得腼腆。这笑容里洋溢着宽慰、感恩和幸福。生活上“两不愁、三保障”,幼有所育,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如何不笑靥如花?那一张张曾经因病、因贫笼罩在脸上的愁云消散了,分明开出一朵朵生动明媚的花儿来。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幸福的生活一个也不能少。扶贫路上,一路花开。

(周姝芳,在西平县教育局工作,有作品发表、获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