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有的产品失败,都是从鄙视用户开始的

 Ray先森 2021-07-20

阅读丨成长丨思考

作者:Ray先森 

图片来源:图片社丨無水印頭像女iPhone壁紙

1

鄙视用户的同时

其实就是鄙视自己

前段时间,和一位做风投的朋友小聚聊天,这位朋友看人看事眼光独到犀利,分析问题也是鞭辟入里,所以常常十投之中有七八个业务能成,席间这位朋友谈起了他风投故事,

2017年朋友在做新媒体这一块的风投业务,期间也见了很多公司的产品经理,但是有一家产品经理让他各位失望,用这位朋友的话来说就是:

“真是侮辱了产品经理这四个字。”

当时的微信公号业务做得是如火如荼,只要是一个粉丝超过百万甚至千万的大号,要么头条广告费用上万,要么能买个几万的好身价,朋友面谈的这个产品经理一上来就是各种高谈阔论:

“我这个号一年之内涨了多少粉,转化率高达多少多少,头条阅读量多少多少。”

朋友打断问道:

“粉丝受众情况怎么样?都是哪些人群关注,质量怎么样?”

那产品经理呵呵一乐:

“这群粉丝全是三四线城市的中老年粉,low到不行,你发什么他们都给你转发。你卖啥他们都能掏钱给你卖单,甭管是保健品、开光佛牌、文玩手串。也甭管啥微信排版,越low的图他们越喜欢。”

朋友听到这位产品经理的话,找了个借口终止了面谈,他当时和我说的是:

“第一,这人格局不行,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的人,基本上成不了多大的事。

第二,这人品性不端,他吃的用的全是用户给的,自己赚着别人的钱,转头就把用户骂的狗血喷头,要是我是他的用户,是不是在背后他照样把我往死里骂?

第三,这人业务不精,他用户的水平,就是他产品的水平。他今天能当着别人的面把自己用户骂成这样子,说明他对自己的产品根本谈不上喜爱,充其量就是一个赚钱工具而已。

我们做风投的这一行,有时候看人比看事更重要,人品不行,产品再能赚钱我也不投。

换做是你,你会拿自己的钱给这样的人做事吗?反正我不会。”

朋友的一番细致分析,说的我心服口服。

如果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换而言之,产品质量决定了用户质量。

如果一个产品经理不把做出一款好产品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反而对自己的用户各种鄙视瞧不起的时候,其实从本质上而言他的产品就已经失败了。

鄙视用户的同时,其实就是鄙视自己。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产品用户,让你沾沾自喜的产品又能好到哪里去?

就像朋友说的那样:

“所有的产品失败,都是从鄙视用户开始。”

这话一点不假。

2

自己做不出好产品

就别怪用户不识货

以前看过一篇吴晓波写的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针对中国游客去东京扫货的现象,在文中吴晓波问一位产品工程师,

“日本的电饭煲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工程师迟疑了三秒钟,然后实诚地说:

“日本电饭煲的内胆在材料上有很大的创新,煮出来的米饭粒粒晶莹,不会黏糊,真的不错。甚至有时候我们去日本,领导也会悄悄地让我们拎一两只回来。”

“我们在材质上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现在还没有找到办法。”

那篇文章问世之后反响很大,连吴晓波本人也表示,后来在网上被人骂的狗血喷头:

“为什么要去日本买马桶盖?为什么要去日本买电饭煲?难道我们中国就没有好产品吗?真是不识货!”

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他写那篇文章是2015年,那个时候中国确实在某些产品方面不如邻国日本。

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很多人还是囿于这种“自己干不好,还怪别人”的怪圈里难以自拔。

前段时间可以说的上是社交届的大日子,王欣、张一鸣、罗永浩都选在同一天发布最新的社交产品,其中王欣的匿名社交产品「马桶MT」一时间吸引了各种眼球,

之所以取这个名字,王欣是希望这款匿名社交软件,能缓解一定的社交压力,像家里的马桶一样,你可以随便吐槽大喊。

初衷看起来挺美好的,但是结果和下场很现实。

然而,这款App还未正式发布,就被微信屏蔽、iOS下载链接关停,王欣更是怒怼微信:

“不知道你怕什么?”

其实不用等微信封杀,产品推出没多久后,就自己把自己扼杀在摇篮里了,由于出现无法收到验证码,验证码错误等诸多bug,他们的服务器早就陷入了崩溃的地步了。

所以明眼人一看这就知道这三个产品没戏,加起来都不够微信一顿打。

其实也别为他们委屈,就像马化腾说的那样“先让家人用起来再说吧”,有时候不是别人不识货,而是你压根就没做出好产品。

关于好产品的定义,前两天格力董明珠在一次演讲中给出更接地气的说法:

“我认为在经济领域没有国界,哪个产品好就应该用哪个产品。

就像过去几年前,我们很多人去买马桶盖,跑到日本去买电饭煲。中国的电饭煲企业也有四五十年的企业,你为什么不能担当起来?你为什么不能做世界最好的产品?你还好意思指责这些人到国外买饭煲,

你要指你自己,因为你没做出个好产品。

这个买产品不是爱国不爱国,而是你要做出最好的产品给别人。”

不反思自己的问题,却总怪用户不识货,自己的产品没用,用户怎么识货都帮不了你。

如果没有走出这个思维误区,产品做得再好看、名字取得再犀利、界面做得再炫酷也没用。

3

我不知道怎么做产品

但我的产品能让用户体现自己的价值

前段时间一位深圳的朋友和我分享了他的创业故事,

2017年的时候整个深圳都在做微信号运营业务,他们公司当时也熬红了眼杀了进去,一连注册了几百个微信公号,然而公司内部没有原创编辑,做出来的内容基本都是东拼西凑移花接木的洗稿文章。

这样做出来的公号自然没有什么阅读量,没有阅读量也就意味着没有变现的机会。

结果这个时候他们经理误入歧途,开始在公号中各种添加软色情内容,靠打擦边球写标题党来吸引流量,要么就是靠卖各种没有版权的小说收费赚钱。

当时,他们经理还得意洋洋的表示“利用人性的弱点赚钱,才是真正的王道”

我听完他的话心想的是“这样做出的号不死才怪”,果不其然,2018年下半年微信公号监管力度加紧,加上粉丝的集体投诉举报,公司公号一下子被查封了一大批,整个部门也被老板以“经营不善”给全部撤下。

我不是产品经理,也不能给产品经理任何有建设性的建议,但我非常赞同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演讲的那句话:

“我觉得技术的使命或者互联网的使命是应该帮助人类提高效率。”

很多人一开始就在怎么赚用户的钱怎么套路用户的地方卯足了劲,各种绞尽脑汁去套住用户,让他们沉迷其中,让他们为此付出巨大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从收割用户和流量这个层面而言,貌似他们成功了,可是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

继续套路用户?还是继续开始新一轮收割变现?直到榨干用户最后一滴剩余价值?

就像张小龙在演讲中讲的那样:

“如果一个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话,它是短视的,不会太长久的;但如果一个平台可以造福很多人的话,它才是最有生命力的。”

所以好的产品,推出了更多和用户相互成就的服务,比如微信推出了公众平台,让“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让再小的个体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这个世界发声,找到自己的定位和价值。

像我身边就有很多宝妈、自由工作者、白领,通过公号平台开辟了自己的事业新领域,同时,他们也成为微信公号最忠实的拥趸和支持者。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至。

真正的得到,必先从成就对方开始。真的好产品,也必先从成就用户开始。

那些一开始就绞尽脑汁套路用户薅用户羊毛的产品,恐怕都活不长久。

毕竟谁都不傻,你以为你聪明,其实用户也在手机那头一眼就看穿了你。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写道:

“一切罪恶只有两贴药可以治愈——时间和沉默。”

那些曾经被各种鄙视的用户会在漫漫时光中,去细心发现和分辨能与他们彼此成就的良心之作,而与此同时,他们也会将用沉默和冷漠去拒绝那些从不尊重自己的产品。

在此,也奉劝一路同行的职场人,常怀善心莫作恶,用心做事诚做人。

毕竟,我们谁都没有资格瞧不起别人。

ps:这篇文章是我工作这么多年来常常看到的一则现象,写出来和你分享下,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情况,欢迎在下方留言!今天是周末,看完早点休息,明儿见~

好看的人在这里集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