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商下半场:有人发圈被屏蔽,有人成了带货王

 Ray先森 2021-07-20

阅读丨成长丨思考

这是我的第209篇原创

Ray先森说:

前段时间去了一趟大叔的私房课,认识了很多微商朋友,当然也刷新了我对微商的认知,关于对他们的看法和理解,我在下文有所表述。

这也让我明白了,世界本就是多元的,我们的认知不该停留在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不去发现这个世界的变化和趋势,怎么和年轻人做朋友?

图片来源:@原画册韩松

文章来源:@Ray先森

全文:4900字

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朋友圈里微商越来越多了?

对,不仅多了。

而且卖的产品也越来越多。

从2014年到如今,已经在朋友圈发现好几轮微商产业迭代升级了。

从最开始的三无产品,到中间的内衣、面膜、护肤品,再到后来的知识微商兴起,情感、职场、婚姻、教育、亲子、健身、养老、旅游、买房、投资、期货,每次看到这些产品一遍又一遍在我的朋友圈刷屏,

看着他们帮我考虑好了人生各个阶段的问题,有时候居然还有一种莫名的释怀:

感觉自己人生所有时段的烦恼,微商都可以帮我解决和搞定。

现实生活却不一定是这样,有些人可能自己的问题都搞不定。前段时间有一位朋友自己在家做微商,一边憧憬着左手微商右手事业的美好蓝图,一边遭遇着被朋友和同事各种拉黑屏蔽的现实滑铁卢。

她后来问我:

“你帮我看看,我做微商怎么就这么难?一个月没卖出去一单,还被人拉黑屏蔽好几回?”

翻了下她的朋友圈,才明白别人拉黑她真的是有道理的,这年头做什么事情都讲究一个用心,有时候你会发现:

明明有人很少发圈,却总能成为带货王。

而有些人不管发什么,都会成为被拉黑的诱因。

关于这个问题,作为一个互联网兼微信钉子户的我可以告诉你:

有些事,并不是发发朋友圈这么简单而已。

1

一切以忽略体验感为前提的社交

都是自毁钱程

微商最开始出来的时候,被微信平台解读为“微信电商”。

也就是说所有的一切商业交易也好,平台互动也好,都是基于在微信社交之上,这也是很多人误解微信的含义所在。

和现在不同的是,早几年但凡你打开朋友圈简直是一个个大型车祸现场,随手给你罗列几点,总有一款会出现在你的朋友圈:

  • 不断刷屏,造成社交困扰

这也是微商被人嫌弃的终极原因,不做分组、不设标签、也不管你愿不愿意看,总之一句话:不断刷屏。

不是恭喜李小姐月入过万,就是庆祝陈代理喜提宝马,要是碰上618,双11那更是铺天盖地的吆喝。

现在微信早已进入信息流时代,只要你的信息对大众无效,基本会面临被屏蔽拉黑的下场,再说大家都这么忙了,看个朋友圈就是为了解压图清净,

谁愿意天天看着自己的朋友圈被莆田假鞋无休止刷屏?

这个事,搁谁身上都不舒服。

  • 三无产品,存在安全风险

如果你早几年在朋友圈买过东西,应该有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买到了假冒伪劣或者品质没有保障的东西,对方最常见的就是直接把你拉黑。

然后,你就再也找不到对方了。

前几年《电商法》没有出台之前,也是微信最为猖獗的时代,反正没人管,反正有钱赚:

成本不超过20块的手串,忽悠成大师开光的转运手链;

来路不明的面膜,微信上动辄敢要价成百上千;

深圳东门的廉价连衣裙,能当成明星爆款吆喝叫卖。

要么买家被收割智商税,要么卖家被识破跑路继续忽悠。

幸好,现在没这么严重了。

  • 内容粗糙,毫无美感

你要是对朋友圈微商有过那么一段观察,你会发现很多人根本毫无美感:

发出来的图片简直模糊到不行,点进去看大图简直比烧糊的饭菜还难看。

要么就是内容粗制滥造,在别人那里复制粘贴一个字不改,一张图不换的发到自己朋友圈。像这样不动脑就做微商的人,估计基本连代理费都挣不回来。

敢于挑战审美底限的行为,一般没什么好下场。

看看朋友圈那些连张图都发不清楚的微商就知道,你发的内容里,藏着你的风水。

  • 透支个人信用,消耗存量

前几年我朋友圈还特别流行集赞换豪礼的套路,一时间大家你帮我点赞,我给你刷评论,朋友圈里玩的不尽兴,还要私发好友:

朋友圈第一条麻烦点赞,谢谢。

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这人是谁,像这样的情况我一般选择不理,如果对方再三骚扰,那就黑名单见吧。

在社交圈有一个说法叫着“零存整取”,很多人就是平时从来不维护关系,等找你帮忙就亲热的不行,一口一个亲你辛苦了,一口一个老师好。

现代社会都是基于小众圈子或者熟人信任之上,我和你连朋友都算不上,以透支个人信用和友情价值的做法去为自己牟利,到最后无疑是让这段友情要么贬值,要么破裂。

你以为做微商就只是卖货这么简单?

别天真了,朋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现代的年轻人消费购物更多的在意的是品质和保障,他们可以为体验感付费,为更个性化的产品付费,可以为新潮的概念付费。

但是他们可能不会为三无产品、毫无美感、而且还老刷屏的低端微商掏钱付费。

这一代的消费者一直在成长,基于在社交之上的电商互动最重要的是良好的体验感,然后很多人却常常忽略这个最致命的本质。

你说说看,这样的智商做微商,到底谁最受伤?

2

最好的产品是满足对方的需求

而非夸耀无用的成就

做微商最让人反感的另一方面,是无休止的自卖自夸:

就像一个卖橙子的,永远只说自家的橙子好吃,别的品种和货品都不如我。

这样场景相信大家都曾遇到过,我很理解他们对于产品热切的推广和宣传,但这并不是借此打压别人,甚至借此牟利的机会。

我很喜欢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一句话:

“善良比聪明更重要。”

作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张小龙无疑是一个很善良的人。

1997,香港回归那年,张小龙发明了邮箱Foxmail,一推出就震惊业界,当时连周鸿祎都是他的粉丝和用户。

那时,中国能上网的计算机大概有600万台,但三分之一都用了Foxmail

还有一件事你可能更想不到,这款拥有200万户用户的Foxmail软件,那时竟是一款免费邮箱。

在那个大家还不知道何为流量的年代,如何随便收取哪怕一块钱的费用,在当时也是一笔超乎想象的巨款财富。

1998年的秋天,周鸿祎到广州拜访张小龙时,就一个劲地提醒张小龙:

Foxmail没有商业模式,要加广告,要盈利。”

张小龙却傻傻地回答:

“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啊。”

有些人是拼了命想尽一切手段去赚钱,

有些人却对堆到眼前的巨款视而不见。

最好的产品是满足对方的需求,而非夸耀无用的成就。

我们今天对于微信的依赖和重视,并非来源于当年张小龙的宣传和夸耀,我相信大部分用微信的时候,可能连张小龙是谁都不知道,

可这有什么影响?

微信基于网络生态环境下,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在影响这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可以在微信里打车、约饭、购物、社交、互联,这早已不是一款产品这么简单,而是在无声无息中为我们营造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

再拿微信这个产品来对比当下的微商产品,你就会发现各种漏洞百出的毛病:

人人都在自我夸耀自己的产品如何优秀,如何不同,如何超值。

张小龙曾经公开表示:

“不管是硬件产品还是软件产品,都是工具。对于工具设计的原则,都是适用的”。

他认为业界很多产品不注重产品设计,或者不把产品设计当成一个追求的目标,仅仅停留在功能的堆砌和对用户价值的榨取阶段。

而微信与其他产品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微信守住了做一个好产品的底线。

比如,很多App到了春节等特定节日的时候,会把logo和界面变成红的、黄的,无非就是想用一切办法去吸引用户的注意,留下这批流量转化变现。而微信从来不做节日运营或者logo的变化,很多人会说微信很“克制”。

但其实这并不是克制的结果,本质上是因为微信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不会做很多影响设计美感的事情。

《庄子》有语: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美而不自知,吾以美之更甚。

我很美,但从来不夸耀我的美,真正的美,从来都只属于那双懂得欣赏的眼睛。

同理,好产品根本无需过多的招徕吆喝,真正值得深思的是如何做出一款留住用户的好产品。

这才是真正应该根植于产品主导者内心最好的世界观。

3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探索与发现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英国诗人约翰曾经写过一首小诗: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

在大海里独踞;

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

连接成整个陆地。

同样,在这个链接如此密集的现代社会中,我们的一切都需要相互勾连,就连购物都离不开这个道理。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这样的现象:

平时当你在淘宝或京东买东西,一般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比如买一双鞋,那我通常会先输入关键词搜索,然后再从搜索结果里面去挑,对吧?

这就是以搜索为基础的购物模式,这也是目前最主流的电商购物方式。

但是有些人的方式却是以“链接”为基础的购物模式,美国社交电商平台就是这样的一个新兴模式。

在上面购物你更像是在逛街,每个卖家都有自己的虚拟衣柜,里面大多是一些自己穿过用过、现在要转手的衣服、鞋帽、饰品等等。你可以随便浏览,碰到感兴趣的物品,直接和卖家聊。他们会很热情地跟你聊衣服的款式、尺寸、穿着体验、搭配心得等等。

如果你欣赏卖家的眼光,还可以关注他,这样他以后上了什么新物品,或者发现了什么好东西,你都会马上知道。一些卖家还会组织线下聚会,大家当面聊,形成一个更紧密的时尚圈子。

听起来,Poshmark是不是更像一个社交平台?

这个其实有点相当于现在的:微博电商+小红书KOL博主种草,作为买家你到的也不仅仅是质优价廉的物品,还有一群品位相近、爱好相同的朋友。

用户并不是带着明确的目的去搜索,而是随便看、随便逛,不断去发现有趣的物品、有品位的卖家,获得预料之外的惊喜。

其实,这也更贴近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购物逻辑。你想想看,咱们平时逛街,不就是这么买东西的吗?

真正的好产品,都会在可控的范围之外去拥抱不确定性。

那么,终极问题来了?

为什么有人明明很少发圈,凭什么有人总能成为带货王?

其实上面的这种模式同样可以扶植到微信朋友圈中,我尝试通过自己的理解给出几个可行性实操步骤:

A. 选对产品,找好用户

  • 消费人群:

你所对标的消费人群是哪一类?

是基本陷入月光的大学生群体;

还是略有小钱的白领上班族?

还是消费保守的家庭群体用户?

每一类消费人群的不同定位都对应着相应的消费观,这样消费观直接影响着你产品的定价和销售范围。

B. 结合自身,找到定位

  • 明确定位:看看自己到底在哪些方面适合做切入?是做产品研发,还是销售分发?

  • 在自己擅长和感兴趣领域设定目标,选择一个细分领域进行目标锚定。  

就比如说我想做母婴产品的代理,但是母婴产品的类目五花八门,从孕前到产后,从日用到夜用,从实物产品到虚拟服务,每一个分类都是一个庞大的领域,你不去分析自己的定位,如何找得到合适的角度去切入?

C. 建立人设,树立形象

人设,无处不在。

如今的微商也深谙此道,无论是给自己创设一个励志创业的故事兼title,或者是联合其他知名KOL进行自我定位,又或者是建立一套自己的独有人设:

或自信励志

或温馨感人

或独立自由

或逗比高效

或权威知名

凡此种种,各选其一,有人甚至身兼各种title,这个人设在短时间的好处就是能让用户知道你是什么风格,对你的个人了解也非常有效。长时间来看,更容易加深用户印象,强调重复,久而久之形成默认效应。

但是人设这东西,如果不是精心维护长久坚持,始终有一天会因为各种漏洞破裂,所以建议且行且珍惜。

D. 提高专业度,有科学或经验依据

很多人对于权威和专业说明,莫名崇拜。当然这种心理很正常,也是一种对安全心理的隐性追求:

专家说的总没错。

所以如果你真的有能力,你可以在想过领域取得专业资质认证,通过专家角度来解释你的产品,或为用户提供高质量服务。

这也是一种更高阶的微商服务。

说到底,微商不过是一种基于微信设计+互联网服务之上的服务交易,很多聪明人会根据自己的合理定位,加上用户对口的优质产品,配合线上线下的精准宣传,用适合自己的人设进行自我标榜,最后推出最优质的服务。

深究其底层逻辑,不过是一种为他人提供更好服务的本质。

这也是商业世界最夯实的基础,把最简单的服务做到极致的时候,也就是你被世界聚焦的时候。

参考文献:

1. 《李翔知识内参》张小龙:微信只是守住了好产品的底线

2. 拾遗:《世界上最牛逼的人,一定是“人剑合一”的》

3.马徐骏:《“社交电商”开辟电商新模式》

作者:Ray先森,新媒体爆文写手,专注职场认知领域,现任秋叶写作训练营产品主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