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还有半个月不到就要过完了,这一年过的怎么样?有没有完成既定的目标?有些事情需要积累,而有些事情需要清零,希望这一年你能有所收获,有所清零。前几天,12月刚刚到来的那会,整个朋友圈都在感叹时光无多,2019年的目标和计划估计又要到2020年才能完成了。有不满,很正常,但是最怕的就是不自知的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一边嫌弃着朝九晚五的生活没有意义,一边又没有追逐远方的能力。 1 厄普代克曾经在《兔子快跑》讲过一个不停挣扎和选择的故事:26岁的哈利先生被困在二流的生活当中,一个经常酗酒的妻子,一个到处是脏碗盘的房子,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和一份看不到头的工作。当他意识到自己无力改变这一切,他从自己宾州的家里逃跑了。当然,他没能跑远,一个不甘平庸的男人试图从二流的生活中私奔,但是作为一场私奔,他缺少一个女主角,于是驾车公路上狂奔了一夜之后,他回到了小镇。 他没有回到妻子詹尼丝身边,路上他认识了妓女露丝,他跑去跟她同居了。在跟她同居几个月后,他又跑回了刚刚生完孩子的妻子身边。跟妻子共处几天之后,他忍无可忍,又企图跑回露丝身边。在新生女儿意外死去之后,他又跑回了妻子身边。在女儿的葬礼之后,他又跑回了露丝身边。 总之,哈利就这样不断在现实的困顿生活和渴望的完美爱情之间,不断来回奔跑。这看起来就像一只四处找窝的兔子,四处奔跑结果最后什么都没找着,反而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疲惫之中。可是,对于自我一切的不满,又岂止是爱情所不能填补的,任何一样东西都没法填补:想要找寻自己soulmate,却对眼前的爱人爱答不理。《奇葩说》中,有一个辩题说“年轻人到底应不应该精致穷”曾经一度在网上引起热议。精致穷,形容一种普遍发生在年轻人群体中的生活方式。虽然赚的不多,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精致,为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喜欢的东西变穷,穷的明明白白,也活得开心闪亮。简而言之,就是日子已经足够辛苦劳累,为什么不想办法让生活好过一些,而变得精致就可以用来装饰疲惫的生活。我倒觉得,其实精致和穷富并无本质的关系,因为这其中包含了很多维度的定义:归根结底更值得去思考的是,有没有必要在自己消费能力之上,去构建一种美好的生活?可事实上,不少年轻人在精致穷的路上越走越远,而且真的是“越精致越穷”,当及时行乐超前消费大行其道之时,带来的后果,与最初只是想让生活变好的期待也发生了本末倒置的效果。前段时间看过自媒体创业者糖糖总的文章《为什么穷人总喜欢买奢侈品》,文中写道:相当多穷人虽然穷,相对而言在消费方面的支出并不比富人低,甚至还会更高。一方面信贷如此容易,填个号码就能放贷,关键是很多人贷款之后并没有用于生产,而是去购买奢侈品,一部苹果手机、一个LV的包、或者办一场豪华的婚礼,一不小心最后被高利贷压得喘不过气,一步步难以脱身。而另一方面,自己对于现实的偏差认知,导致自己陷入过度消费的泥潭无法自拔,但到头来买买买并没有让自己走上人生的巅峰,反而降低了生活的质量。花钱的本质是,你即将拥有的东西,是否对自己长期发展有真正的意义。如果真的喜欢一件物品,适当地奖励自己无可厚非。但试想,如果频繁地花钱为了得到某类物品,它对你而言是变得让人麻木了,还是让你幸福了?忍不住反复要去即时满足,不正是在花钱玩老虎机吗?一边是让人焦头烂额的花呗与信用卡还款,一边是消费主义和提前消费双重刺激下的快感满足。当代年轻人的困顿之一,就是在偏离现实生活之上,用超过现有能力去构建和拼接一种不现实的假象。然而,这样的假象破碎之后,是不得不偿还巨额债务和残酷的现实代价。作家梁晓声受邀到某大学举办讲座,与学子交流时,一男生语出惊人:“如果30岁以前,最迟35岁以前,我还不能脱离平凡,那我就自杀。”朋友问:“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你们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其实平凡没有错,错的是很多人自以为是的定义了平凡。最近看到一个新词汇,叫做“1/4人生危机”,常用于25到30岁的年轻人,在人生进入稳定阶段前面临的挑战。在这期间,一个人的理想、情感、健康、事业都处于混沌状态,身份的转变、社会现实带来的落差,会不停打磨我们,并让我们缓慢变为一个成年人。而同时,这个时代有太多信息和现象在左右着你的选择和思考,他们常常以夸张于现实的情况出现,又深谙你急于求成渴望财富的心态,为你输出一篇篇让你怦然心动的“价值观”:看清真相的勇气,并不是让我们就此沉沦一蹶不振,而是让自己更理性的面对现实,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在这个时代,太多人渴望拥有标配的生活,急着用普世价值观衡量自己拥有的一切:我以前总觉得男人总该做一番事业,见一片天地,这几年在社会上历练之后,初心虽然不改,但也渐渐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人愿意伏低做小,这并不是懦弱,而是他能为了一家人的生计,甘愿放下曾经的骄傲和自矜。而我始终相信,好好经营平凡的生活,并不是一种懦弱。我辞掉了工作,还清了债,买了身新衣服,在前程似锦的早上醒来。这个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你一定听说过他写的一本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在人生大红大紫之前,菲茨杰拉德二十四岁之前的人生是与贫困为伴,父亲经商失败,全家依靠母亲继承的家底和亲戚的帮扶度日,而就在24岁那年,菲茨杰拉德得知自己的小说被出版社接纳后,他兴奋地说了这番话,可是谁又知道当他经历人生的辉煌和巅峰之后,妻子挥霍无度精神失常,最后晚景凄凉无人问津。有时候我时常想,当我们拼尽全力去堆积一个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美好幻象之时,也请你看看身边,其实你所追求的一切,或许早已以另一种形式默默出现在你的身边。那些面对想要而不可得的经历,才是让你在人生之河面对野渡无人的困境中,默默泅渡到彼岸的动力和勇气。早九晚五的生活并不一定就没有意义,如何让那些在乎自己的人好好生活才是意义的本身,-End- 觉得有启发,点个“在看”, 转给朋友们欢迎你的“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