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嫁对郎

 鲁公青夫 2021-07-20


俗话“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入行和嫁郎对男女来说都要终生面对,之所以“怕”,这是因为你终生所面对的是未知数,是自己不能掌控的,需要加入这个“行”和嫁给这个 “郎”多年,甚至终生才能得出当初是否正确结论。由于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路,对今后所发生的一切,都归于命运安排,宿命论者相信命运不可以改写,因为人不可窥探预知命运,孔子就有这样的话:“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很多男人“入行”都是被生活所迫,由于家庭生活困难,很小就被父亲送到作坊学徒,自己是不做主的。学徒的日子很苦,要在老板家端屎端尿,扫地做饭,什么杂活都得干,多年后才能学一点手艺。而“嫁郎”女子更是不做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人长什么样也不知道,将来能否过得好,就看自己的命了。男人为了生活就得找一种谋生手段,这就是“入行”;女人出嫁也是为了生活,有道是:“嫁汉、嫁汉,穿衣吃饭。”这就把出嫁说得非常明确了。

历史记载了很多女人出嫁,或者说女人找男人的故事,《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吕公曰:'臣少好相人,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这个吕公是躲避仇家到了沛县,吕公擅长相术,在酒席上认识了刘邦,对刘邦说我相过很多人,没有一个有你这样的相貌,我有一个女儿,愿意把女儿嫁给你。刘邦当时不过是一个“亭长”,相当于现在的街道主任,而且年龄将近四十岁了,刘邦还与一曹姓女子有一个非婚生儿子,这样的刘邦,吕公居然愿意把自己的黄花女儿嫁给他,真是令人费解,不知刘邦为什么那么大了没有成家。吕公的妻子非常愤怒吕公的做法,当时沛县县令为儿子求婚吕公都没答应,但却许给刘邦:“吕媪怒吕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许与刘季?’吕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刘季。”吕公的回答是:你们女人不懂,终于把女儿嫁给了刘邦。刘邦任亭长公务,但农忙也得回家干农活,吕公的女儿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吕后,生了孝惠帝和鲁元公主,他(她)们婚后面朝黄土背朝天至少十几年。吕公的女儿嫁给刘邦并不是自己的意愿,吕公相中刘邦是因为刘邦长相异于一般人,深信刘邦将来一定富贵,基于这点,坚定地把女儿嫁给他。                    

刘邦四十八岁时起事,垓下一战消灭项羽,最终做了皇帝,吕公的女儿自然成了皇后,吕后能成为皇后,是父亲为她铺的路,是父亲选的佳婿。但是也有自己选择男人,最终成了王后的,战国时,乐毅带兵攻下齐国七十个城,齐国王室逃到莒,《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湣王之遇杀,其子法章变名姓为莒太史敫家庸。太史敫女奇法章状貌,以为非恒人,怜而常窃衣食之,而与私通焉。”“襄王既立,立太史氏女为王后,是为君王后,生子建。太史敫曰:'女不取媒因自嫁,非吾种也,污吾世。’终身不睹君王后。君王后贤,不以不睹故失人子之礼。”这是说:齐湣王遭杀害,他的公子法章改了姓名,给莒城太史敫家做佣人。太史敫的女儿看法章容貌奇特,认为他不是平常人,心中怜爱他,经常偷偷给他衣裳食物,而且和法章私通。后来田单用火牛阵,击败燕国军队,又收复了丢失的城池,齐国的大臣们找到了法章,立他为王,这就是齐襄王,齐襄王即位后,立太史家的女儿为王后,就是君王后,生了儿子建。太史敫说:“女儿不通过媒人,自己嫁人,这不是我的后代,污辱了我的门风家世。”就一辈子不见君王后。君王后很贤德,不由于不见面而失去作子女的礼节。一个平民女儿,只因战乱,王子逃到她家当了佣人,使自己有了机会,但更重要的是自己有眼力,看出来法章不是平常人,敢于以身相许,最终当了王后,这太史敫可惜太死心眼,女儿做了王后也不原谅。

吕后是父亲为自己选的“郎”,君王后是自己选的“郎”,她们都是嫁对郎的极端,在最初出嫁时她们并不知道将来她们要做皇后,像吕后出嫁十几年,带两个孩子,还要从事农耕,怎能想到若干年后要做皇后?!太史敫的女儿以身相许的只是在她家做苦力的一个佣工,也未必想到能做王后,这只能用命好来解释,再则就是缘分了,要不然一个王子,不是战乱,怎么就能与一个民间女子产生这样的爱情?缘分究竟为何物?谁能说得清?吕后和君王后,她们都不是自己通过操纵和努力达到目的的。通过自己努力和运作当上皇后的,大约只有武则天,吕后和君王后虽说在位期间也做出政绩,在历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但与武则天相比并不在一个档次。

刘邦非常宠爱戚夫人,戚夫人有一个儿子叫如意,封赵王。刘邦非常喜欢赵王如意,说是“类我”,意思是赵王如意各方面都像刘邦,刘邦几次想立如意为太子,但遭到张良等大臣反对,最终只好作罢,戚夫人为此整天啼哭。《汉书·外戚传》记载:“高祖崩,惠帝立,吕后为皇太后,乃令永巷囚戚夫人,髠钳衣赭衣,令舂。戚夫人舂且歌曰:'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汝)?’太后闻之大怒,曰:'乃欲倚女(汝)子邪?’乃召赵王诛之。”刘邦死后,戚夫人被吕后囚禁,这是囚禁永巷期间作的一首“舂歌”,也称“戚夫人歌”。远在赵国封地的如意被吕后招来京城,虽说孝惠帝把如意留在身边,百般庇护,一天清晨,孝惠帝外出习武,回来如意已经被毒杀。戚夫人则被砍掉手脚,眼睛弄瞎,装到坛子里,丢到猪圈,这被称之为“人彘”,“彘”就是猪。吕后还安排儿子刘盈,也就是孝惠帝,去厕所观看,孝惠帝由此受到惊吓得病,从此酗酒,不问政事,几年后死去。吕后与戚夫人都是嫁给刘邦,吕后成了太后,而戚夫人成了“人彘”,戚夫人该不该嫁刘邦这样的“郎”?她是嫁对郎?还是嫁错郎?嫁给同一个郎结果天壤之别,是不是嫁对还是嫁错并不在于郎?

另一让人唏嘘的大约是“霸王别姬”,项羽二十四岁起事,“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几年后自封“西楚霸王”。能嫁给“霸王”是女子梦寐以求的,对一个女人来说是无上荣光。可惜楚汉相争,项羽不是刘邦对手,垓下一战,项羽被刘邦包围。当时“美人”虞姬跟随项羽身边,“美人”是妾的代称,项羽应该另有妻子,相传虞姬容颜倾城,才艺并重,舞姿美艳,并有“虞美人”之称。项羽突围前与虞姬诀别,能带领江东八千子弟兵,消灭强大的秦军,力能扛鼎的英雄,却发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无奈悲叹,并“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这就是“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这是《史记》唯一虞姬的记载,后人据《楚汉春秋》记载,推测虞姬自杀殉情,安徽灵璧有虞姬墓,园内有一副对联:“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虞姬死时大约也就二十岁左右,一个女子能嫁给心目中崇拜的英雄,这样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世上绝无仅有,虞姬能嫁这样的郎,轰轰烈烈、流芳百世,怎能不说虞姬嫁对郎!

当今女子嫁郎都是自由恋爱,从前叫“找婆家”,找婆家这种叫法应该是表达准确,从前结婚年龄小,小孩子经济不能独立,当然得看婆家实力,门当户对也是必然。即使当今社会,门当户对仍然是婚嫁必须参考的决对条件之一,门不当,户不对的婚姻,婚后会有想象不到矛盾与冲突,最终不欢而散的婚姻不在少数。自古至今,人际之间的交往都是在进行一种交换,婚姻关系更是一种交换,婚姻男女都是在用他(她)们的所长,他(她)们的优势来进行交换,来换取自己需要的。现今很多女性对嫁郎经济条件要求很高,甚至苛刻,多少清高、贤淑的女子,也不得不拜服在金钱下,她们没有错,经济社会她们在追求生活档次高一点罢了。但是,交换是对等的,不对等的交换会失去平衡,不少女性的追求是不现实的,越是学历高、收入高的女性,成了大龄青年,她要追求的是更高学历、更高收入的男性,可那些高收入男子寥若星辰,他要娶得妻子是更年轻、更漂亮的女孩,他不在意你的高收入,大龄女孩的优势荡然无存,女孩不切实际的想法,犹如茫茫星际一样遥远,等到人老珠黄之时,悔之晚矣!女孩啊,你为什么要把你的优势变为劣势?何不降低一点条件,嫁一位条件比你稍差,你会被捧得像一位公主。这世上,不称心之事十有八九,家庭琐事更是如此,优越女孩多年后也可能心态发生变化,感觉自己吃亏了,自己对家庭付出太多,而男人达不到自己的期望,心里不平衡。条件优越的女孩烦恼其实更多,因为她不会轻易得到满足,她要追求更高目标,这没有错。但我要说得是,不要忘记初心,不要忘记最初的那份情感,不要被世俗的急功近利所诱惑,要有毅力,要现实。戚夫人嫁给刘邦,受到宠爱,儿子又是赵王,何等荣耀!何等富贵!不知羡煞了多少女性,我们要看得不仅仅是开始,我们还要看结果。多少女性争先恐后要嫁给有钱有势的人,不管这个人是丑八怪,还是老态龙钟,也不在乎这个人家庭背景多么复杂,一心只想眼前利益,全然不想若干年后你可能就是戚夫人。我们身边和周围,这样的案例不时出现,令人扼腕,令人叹息,却也只是酒后茶余话题而已。想要高攀的女性,先看看自己,看看自己的“命”值多少,这个“命”不是指你的身价和有多少钱,更不是看你的颜值,你的美貌无关紧要。俗话说:“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命运是天定,由不得自己,命太薄,戚夫人就是样子。

古人梁鸿孟光生活清苦,没有鲜衣怒马,举案齐眉也流芳百世。过自己的日子吧,不必太苛求,也不要追求圆满,“月盈则亏”就是这个道理。其实,即便粗茶淡饭的日子,总比当“人彘”要强千万倍!

2021.7.1于深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