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项羽宁愿自刎也不愿东山再起?

 清風明月逍遥客 2021-07-21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斩木为兵,揭竿而起,天下响应,23岁的项羽随叔父项梁在会稽郡(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前207年钜鹿之战,项羽九战九胜,楚军无不以一当十,统率楚军五万大破秦军四十万,决定秦朝覆亡之势。

当时带领援兵的诸侯仅作观战(即成语“作壁上观”),待章邯引兵退却时,诸侯军乃敢进攻王离、涉间,项羽辕门召见时,诸侯全部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为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

起兵三年后,项羽即率领山东六国诸侯灭秦,分封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仅25岁。

关于项羽到底是“霸王”还是“项王”的称呼,史书记载并不确定。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王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所谓“西楚霸王”在《项羽本纪》中就出现过这么一次,此后不再出现“霸王”,而是称项羽为“项王”。项羽最后在东城被围,自己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最后,太史公称赞说:“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蜂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而《汉书·陈胜项籍传》却是这样记载:“羽自立为西楚伯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然羽非有尺寸,乘势拔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兵灭秦,分裂天下而威海内,封立王侯,政繇羽出,号为'伯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霸”字变成了“伯”,更没有用“西楚霸王”这个封号。可见“西楚霸王”实为“西楚伯王”,意思就是诸侯之长。

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项羽虽然彭城之战(今江苏徐州)大破刘邦,但项羽因分封矛盾引起各路诸侯纷纷反叛,且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前202年,项羽在垓下之战为刘邦指挥诸侯六十万联军所败。

垓下之战败后,楚军被包围在垓下城。是夜,汉军又以士兵以楚地方言唱歌,让楚军误以为汉军已渡江占领了他们的家乡,楚国已亡。这“四面楚歌”心理战术,使项羽军士气崩溃。项羽和他爱人虞姬在此际唱出了著名的《垓下歌》,唱了一遍又一遍。项羽泪水流了下来,左右部将也泣不成声,莫能仰视。项羽率剩余精锐骑兵突围。

项羽率八百余人突围,汉将灌婴带五千骑兵紧追不舍。渡过淮水以后,项羽的骑兵只剩下百人。项羽在阴陵迷路,向路边的农夫问路,农夫谎报路径,使项羽军迷失在大泽当中,被汉军追至,项羽引兵往东。

项羽原准备东渡乌江,回到故土江东。

乌江亭长准备船给项羽,说:“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羽哈哈一笑:“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为何渡)!且籍(项羽)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纵使他们不说,籍难道不愧于心?)”

语毕,再跟亭长说:“吾知公(您)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将爱马乌骓托付给亭长后,项羽与骑兵下马步行,持短兵与追上的汉军接战。

独项羽一人就杀死汉军数百人。项羽亦身受十余处伤。此时项羽看见从小一起长大的玩伴吕马童也在汉军中,说:“若非吾故人乎?”吕马童不敢直视,转头背对项羽,跟另外一位军官王翳说:“此项王也。”

项羽说:“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我送礼给你)。”于是自刎而死。

在《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汉书·灌婴传》等史书中均有提及项羽“身死东城”、“追杀项羽东城”等情节。有人曾认为项羽是在东城自刎而不是乌江,不过这个观点未有被广泛接受。其实,无论是“东城自刎”,还是“乌江自刎”,两者并不矛盾,只是地方行政单位的级数不同。乌江即是乌江亭,在东城县县境。所以故完整的说法应该是:项羽于九江郡东城县乌江亭自刎。

读到此处,我们后人十分不解,项羽有能力渡过乌江,为何却选择死路?

其实,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当时项羽的那种绝境中的凄凉。或许一死才是他今生最好的解脱。

由于项羽在江边自尽,世人感念,建庙奉祀,陈朝时甚至尊封为帝。后人则尊为诸“水仙王”之一,希望项羽的英灵可以保佑渔民及水上运输、贸易的安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