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到就去做 两个老顽童的夏日故事

 太空与网络 2021-07-21

北京呼风唤雨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2021年的这个夏天,也许会被当作商业航天历史上非常重要的里程碑……

想到就去做,

两个老顽童的夏日故事

文 | 刘语霏、农燕

北京时间7月20日晚间21时10分许,在美国西得克萨斯州沙漠深处的蓝色起源1号发射台,亚马逊创始人,57岁的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与他的同伴一起乘坐蓝色起源公司新谢泼德火箭搭载的飞船,成功越过 100 公里高的卡门线,在失重环境下停留了约3分钟后,返回地球并顺利完成软着陆。而就在9天前,英国维珍银河公司创始人,71岁的理查德·布兰森,乘坐自己公司研制的“太空船二号”直上云霄,抵达了距离海平面85.9千米的高度,体验了一把“失重”的快乐。

回顾布兰森和贝索斯的航天飞行之路,他们的相同点就是——想到就去做。贝索斯想搞商业航天,就成立了一家蓝色起源公司;布兰森想做亚轨道旅游,于是就注册了维珍银河。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两个人虽然在研制进度上赶不上马斯克,但是可以从他们身上看到更多的淡定从容和对目标的坚定与未来的信心。

当然,马斯克的高歌猛进,给这两位“老顽童”带来了不少压力。马斯克在火箭、飞船、可回收技术等各个领域的成功,以及在月球着陆器方面的领先,让这两位更年长一些的创业者感到了不小的压力。但创业者的故事告诉我们,快慢都只是过程,成功的终点也不尽相同。何况,没有人会轻易认输。这一次,两个“老顽童”果断加快进度,“勇往直前”成为两位创业者共同的选择。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两位成熟的企业家所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他们是怎么做的?向资本求援?向股东或员工施压?或者从高管当中找出一两个工作不力的典型来杀鸡儆猴?……

都不是!这两个人拿出自己的肉身来,亲自参加飞行!为企业、为团队、为投资人,赢得更多的信心。从这个角度来说,两个人不仅仅是创业者,也多了那么一点冒险者的味道。

太空旅游蓝海市场帷幕就此拉开

要知道,探险都是有风险的,在西方历史上,为了探索未知世界而付出生命的人不在少数。第一个环球航行的麦哲伦死在与菲律宾土著的冲突中,发现澳大利亚的库克船长同样被夏威夷岛上的土著打杀,尸骸不全。

航天飞行的风险更是为人们所熟知,在过去的岁月里,仅仅美国就有14位宇航员在航天飞机飞行中丧生。布兰森的公司在2014年也发生了伤亡事故。这一切都提醒我们,布兰森和贝索斯,并不是去炫耀自己有钱造飞船,而是在为一个产业、为更多的后来者注入信心!

这场看似忽然的,说走就走的旅行,所持续时间并不长,布兰森飞行了约1个半小时,贝索斯飞行11分钟。算上准备时间,似乎比一次蹦极多了一点点而已。但是他们两个人都准备了20年,也等待了20年,重要的是,这次“超高蹦极”,并不仅仅是个人的惊险之旅,更是拉开了一个蓝海市场的帷幕。

贝索斯等人安全着陆,下飞船就像下车一样轻松

科幻感十足的太空船二号

在可预见的将来,耗资几千万甚至上亿美元的太空旅行,例如飞往空间站,对多数人来说还是不现实的。能够享受这类旅游项目的人要满足三个条件:身家巨万,付得起钱;身体健康,能够承受飞行中的考验;有足够的时间,能够参加为期15周的培训,及在空间站上渡过飞船进港出港的一个飞行周期(约7~10天)。

全世界能做到这三条的人不一定很多,但是,能够出资20多万美元,参加2天的培训,搭乘亚轨道飞行器飞行10分钟左右的,却一定为数不少,至少,这次“新谢泼德”号船票竞拍活动中,全球有来自136个国家的超过5200人参与了出价。也就是说,贝索斯的飞行,打开了一个真正对普通人有价值的太空旅游市场,并足以形成不小的规模。

在2018年前后,曾经有人预测说,如果按照20万美元上下的收费标准,全球亚轨道旅游市场的规模可以达到每年70万人次左右。这就是一个有价值的市场了,和超级跑车的市场有一定的可比性。在此基础上,可以开发出庞大的周边市场,包括竞技、文创、广告、综艺甚至影视等等。也可以开发出各类微重力或者高空大气的科研试验市场,为一大批苦苦等待空间站飞行机会的研究者们打开一扇窗。

同时,更庞大的市场,可能是亚轨道客运。这是相当多航空航天产业研究者们梦寐以求的细分市场,为此出现了许多雄心勃勃的设想,例如载客200人的亚轨道客机,从地球上任何一点起飞,在一个小时内都可以抵达任意其他地点。这个目标看起来有点科幻,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因此,只有从这种载4~6人的小飞船开始,才能谈不久的将来迈向50人、100人、200人甚至更多人的大型飞行器,让亚轨道的洲际客运成为可能。到那时候,洲际飞行就不再是狭窄座椅上的漫长折磨了,虽然起飞时的过载可能有点厉害,但途中可以欣赏到宇宙边缘的奇异景色,短暂地享受到失重的快感,相信这是很多人想要的体验。

当后世的人们记载这段历史的时候,应该会把2021年的这个夏天当作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甚至会拍摄一部激荡人心的历史剧。

这一切很可能在我们有生之年实现,届时,津津有味地观看这部历史剧的诸君,也许会回忆起阅读这篇文章的此时此刻。



“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是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但那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我想我会排在第570位左右,这就是我们在这个榜单上的位置。所以这不是一场竞争,而是为了修建一条通往太空的道路,这样子孙后代就可以在太空中做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

—— 贝索斯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