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时期,东北财主制作的“原始”武器,真的能防范土匪吗?

 历史解密坊 2021-07-21

民国期间,东北地区的财主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园,曾特制一种秘密武器,据说它的威力尤为巨大。财主们制作的武器真的能防范土匪吗?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胡子是民国时期的产物,在当时,军阀只顾着争抢地盘与财富,完全不顾百姓的死活,也正因如此,不少活不下去的青壮年劳力便把心一横,上山做了胡子。在东北地区,胡子被称作是“胡子”,因为胡子们长期生活在山上,很少打理自己,如此才会变得邋遢不堪。

在民间评书中,不少胡子都被美化为“劫富济贫”者,其实胡子们确实“劫富”但很少会“济贫”,毕竟胡子们能过上刀头舔血的日子,完全是由于自己的生活无法维持。胡子们根本不会抢穷人,一是穷人们都是远近村里的相亲,为了打好“群众基础”,往往不会吃“窝边草”,另一点则是因为穷人本身就穷到吃不起饭,根本榨不出一点油水。正是基于以上原因,胡子们才会将视线瞄准附近的一些大户,地主、土豪、乡绅等阶级,他们拥有大量的土地与佃农,家宅十分富裕,若是一次能将其砸出一个“响窑”来,起码够胡子们快活吃喝一两年之久。

土豪财主们也不是傻子,他们兢兢业业创下一份家业属实不易,怎么会忍心拱手让人,为了能够保住自己的财产,土豪财主们往往会“舍小保大”,花重金购买枪支并雇佣村中的年轻人成立“保险队”,专门守卫家宅财产。“保险队”成员都经过特殊的训练,一般来说,保险队队长都是已经退伍的清军,其作战经验十分丰富,即使是人多势众的胡子们也不敢太过肆无忌惮。保险队的抗匪能力究竟如何?想必吉林巨匪“三江好”最有感触,他就曾带领一众兄弟攻打财主宅邸,却被保险队大加攻击,一次就折了七八个弟兄。

胡子“三江好”此次盯上的大户姓牛,是当地远近闻名的土豪,家里有土地千亩,佃农无数,甚至家里还专门雇佣了伺候主子的仆人。“三江好”不是鲁莽的巨匪,相反在他看来,胡宅是一个“响窑”,内部防范系统非常完善,如果想攻破胡宅,必须要从内部寻找薄弱点。于是,三江好便找来一名小胡子,让他扮成卖牲口的牲口贩子,进入到胡财主家买牲口,以此来刺探情报。果不其然,小胡子在进入胡家大院牲口棚后发现,牲口棚后面的院墙又矮又薄,是最好的进攻点。“三江好”听罢之后大喜过望,于是与众匪商定以进攻此地为目标。

几天后的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三江好带领一众人马来到牲口棚后墙,用早已准备好的炸药包将墙炸开了一个大口子,接着一波又一波的胡子便涌进院内。可令胡子们没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一个胡子即将冲出牛棚时,地上突然亮起了一道火光,接着就是“砰砰”的一连串的枪声,胡子们也在剧烈的闪光和枪声中应声而倒。接着,保险队听到预警后立即出动,与胡子们展开了大战。胡子们满心欢喜的冲入院子,本以为此次必然会捞到“肥肉”,谁知还没看到抵抗之人,自己的同伙便已经倒地一片,顿时心中慌乱,丢下枪和同伴的尸体逃之夭夭,三江好的“砸窑”计划彻底失败。

此时可能读者们会感到好奇,地上突然冒出来的枪弹究竟是什么?它们为何会自动攻击胡子呢?原来,它们就是保险队的秘密武器——地枪。

地枪的原理很简单,它们就是一排被装满弹丸的火枪,其尾部被埋在地下固定,枪口瞄准就是胡子可能进攻的方向,扳机处捆绑一根细小的铁丝,铁丝另一端与附近建筑物相捆,形成一条条绷直的触发引信。一旦有人或动物不小心踢到引信,火枪的扳机就会被扳动,继而产生自动射击的效果。地枪原本是应用于采参行业,目的是为了防止有人偷窃人参,东北猎人也曾以该陷阱接触野猪等大型野兽,而效果是立竿见影的。

地枪阵的设计不仅反映了保险队的综合作战素质,更体现出东北劳动人民在白山黑水间生存的无比智慧。反观吃了大亏的三江好,自从在胡家折了七八个兄弟后,再也不敢提进攻胡家大院的事了,这也算是他胡子生涯的一个“污点”吧。

参考资料:《东北匪事》黄彬著吉林出版社出版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