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湖不秘之笈:文字试水攻略

 董点国学 2021-07-21

大言小语

小董:妈妈,今天还说《易经》吗?

大董:就说个易字,以后不说《易经》了

小董:为啥?

大董:《易经》得画卦,你不画卦,后面没法讲

小董:又跟我有关?明明是你要讲文字才不说《易经》的。

好吧,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十岁的小屁孩,也不是好糊弄滴。

有朋友叫我八月给家长和小朋友讲讲文字,我随口答应了。

然后,然后,朋友给我安排了一个礼拜的时间!!

把我吓坏了!!!

我就在小董面前不打草稿乱讲过,还从来没给别人讲过,真怕把西红柿生鸡蛋啥的都讲到我头上来了。

所以接下来我不仅得打草稿,还得备好课,把敎案都写出来,才敢去讲。

大家七月份若发现我没怎么更新公号,别以为我进入了悠闲的度假模式,相反,我是进入了苦逼的工作模式啊!

等八月讲完,确定没有惹来番茄和生鸡蛋之后,我把教案整理发公号,希望对想了解一点文字常识的阅读者能有点用处。

下面言归正传。

因为写这个公共号,最近我发现关注文字学的家长很多,他们对说文解字、甲骨文都挺有兴趣,老有人问我文字怎么学,还有人问我:有个老师这样讲文字,你觉得水平咋样?

这个问题把我吓坏了,我不过是一个文字的爱好者、学习者,那敢指点文字学的江湖啊!

不过,作为一个在文字的江湖里扑腾了一段时间的人,我多少能理解点刚开始扑腾的感受,所以,家长们的问题我不敢回答,但可以把我扑腾的体会托出,作为我的文字试水攻略,仅供参考。

玩文字,一般来说会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


这个阶段是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听啥信啥,是老师们的理想学生,若找对老师,进步是飞快飞快滴。

此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崇拜阶段。

这样的初学者真是好学生。老师要不好好敎,没准收来的学费就会换成了十九层的单程票。

当然,大多数第一阶段的人在惊叹之后,新鲜过后,就去惊叹别的了,一直玩各种的第一阶段,不想也不愿意深入玩下去,这个也很好理解,浅尝辄止的涉猎阶段总是轻松有趣好玩的,一旦深入,那就得下功夫费脑子耗时间了,那就不轻松了。

打个预防针:后面我会说到“易”的第二第三第四阶段的攻略,可能有人看一半就晕:“我不想了解那么多,我知道第一阶段就好了。”很理解很理解,但你若是真想学文字,或者是要找老师,那么耐着性子看看攻略,还是没坏处滴。

第二阶段:


这个阶段是有点经历的大姑娘了,开始发现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老师产生怀疑,对各种解释开始独立思考,不再那么轻信和崇拜。

总之,小姑娘长大了,没那么好糊弄了。

此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存疑阶段。

比如易字:

A老师对你说:易是蜥蜴的本字,小篆字形就是蜥蜴的模样。从蜥蜴会变色的特点延伸出了各种引申义。流传很广的说法:“日月爲易,象陰陽也。”是易字的哲学含义,易经的易就有这含义,但这不是易的造字本义。

《 說文解字 》
易: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陰陽也。

如果对易字你听到这里就打住,那就是简单愉快的第一阶段,但是,如果你已经开始喜欢没事研究下文字,那你就要开始烦恼了。

只要你开始研究,接下来你就肯定会碰到B老师(B书),说:许慎根据小篆解易是错的,易不是蜥蜴也不是日月,最初易的甲骨文字体是双手捧一器皿,将东西倒到另一个器皿里,易是锡的本字,易的造字本义是熔化锡液,倒入模具中制成器皿,引申出变易、容易、变化等含义,后来易字主要用于引申义,就另造了锡字。


这个说法看起来比较完善,你可能小晕一下,也可能兴奋一下:原来如此!

这时再来个C师或C书,说,易是赐的本字,本义是赏赐赠送之类的意思。

听到这里,你可能兴奋不起来了,只剩下晕。

但还有人嫌你不够晕,又来了个D师或D书,说,前面不对,易的本义就是分酒,把酒从大容器倒到小容器里喝。

接下来还可以再来个F师或F书:说易的本义是鸟换羽毛,论证过程如下……

这就是第二阶段,晕段。

大多数人都停留在第一阶段的崇拜好玩,能跑到第二阶段去晕一晕,疑一疑的不太多,就算开始疑了,大多数人疑疑也就算了,还能砸自己的时间精力进去死磕,非要搞清楚这个字到底咋回事的,极少。

敢砸时间精力进去死磕的,就是下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


这是经历波折,碰过墙壁,依然不改初心,不弃理想,死活要搞清楚自己的白马王子到底是谁的轻熟女。

这是“哪山才是山?哪水才是水?”的死磕 + 较真。

到这个阶段,若没有一根筋的死脑筋,和对文字的真爱,是磕不下去的。

这时,心里还有一个唯一真爱和真理存在,认为有一个“对”的人、“对”的解释在。

那就下功夫死磕吧,如果磕到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你会发现,上述易字这些提法基本上都在甲骨文卜辞里出现过。


总结一下徐老先生的观点:易的本义是两个器皿里的东西互相倒,有交换赐予的意思,引申出变化的意思,赐字和锡字都是后起字,两个字在古书里经常通用。至于两个容器里倒来倒去的是什么,证据不够的情况下,就别猜了。

《楚辭·離騷》:“皇覽揆余于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詩經·大雅·既醉》:“孝子不匱,永錫爾類。”

上面的锡都通赐字。

徐老先生的解释看起来挺圆满,不过,仔细看易字的演变,会发现甲骨文的第一个字形和金文的第一个字形和其他的字形差异较大,所以,后来有学者认为,这两个字形不是易字!


他们考证认为甲骨文易的第一个字体,是匜()字,匜是一种用来洗手倒水的容器。


下面这些甲骨文字体都被认为是匜字,其中第一个,也曾被认为是易字。


至于易的金文中第一个比较复杂的字体,也被认为不是易字,是益字。


如果把易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这两个字体认定不是易字,那易的造字本义就得重新研究做出解释。虽然去掉那两个字体后,易的字体就比较一致,但造字本义到底是什么,目前还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死磕派磕到这里,还想继续死磕,估计会把自己磕个死去活来,因为再磕下去,你得恶补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等知识,贯通各学科才能对各种提法作出判断,乃至提出你自己新的判断来。

这就大大超出了一个普通的文字学爱好者、学习者的能力范围了。

所以,机灵点的,就会醒醒了,醒来后进入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不见得一定有一个对的,也不见得别的就是错的。各种解释,都有自己的逻辑,每个逻辑后面都有一套历史观文字观文化观,理解并学到这套逻辑和逻辑后面的东西最重要,不要自以为是判对错。

这个阶段,是资深熟女。

这时有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淡定了,不再崇拜,不再做信徒。


这个时候不管是易为蜥蜴,还是日月为易,你都能理解,不会认为只有一个对,其他都是错。你会明白许慎是把东汉的时代精神和他的哲学思想重新注入了文字,成了他的《说文解字》。文字是有生命的,几千年来,它们一直在生长变化,乃至死去,它们每一阶段的生命都很重要,在不同阶段,它们承载着不一样的时代精神。

文字出生之后,已经历几千年的生命,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时空,带着不同的时代精神,与它们相遇。 

文字的江湖上,当然还有第五第六第n个阶段,这等高人是啥状态,鄙人不懂,只能高山仰止一下,没有攻略可以提供。

若有人觉得本攻略不够明确清晰,没直接说明白怎么选老师。那真是抱歉,我的攻略只能到这里哦。每个人碰到的老师都是缘分,去理解不同老师不同风格不同学术倾向的原因吧,你自然会有收获。

大言小语

小董:妈妈,你把学文字说得那么辛苦,谁还来听你讲文字啊?

大董:爱听不听,不听拉倒,你操那心干嘛?

小董:我关心你嘛。

大董:没关系,至少还有你,本来我就是给你讲的

小董:……我都要听吗?

大董:那当然了,你不捧场,谁捧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