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的某些无心之举,可能正在悄悄摧毁孩子的自信……

 故事飞船 2021-07-21

在知乎上有一个热门的问题:从小就缺乏自信的孩子是什么感受?

一共有500多个回答,并没有夸大其词,但看上去都非常相似,也很扎心:

走路很慢,低头,遇人就缩在路里边;

说话声音很小;

不敢看人的脸;

别人分东西时每次拿少的那份;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优秀;

害怕别人看到自己出丑;

害怕被人反问。

从来不或者很少拒绝别人。

受委屈后恢复得很慢或者不会恢复。

排队从来不敢站最前面;

人多的时候尽量不动,不说话,不笑;

但心里一直在渴望成为那个大家都喜欢的人

一直以讨好别人作为一件事情的出发点,害怕做错事情,失去别人的信任或好感。

说话的时候不敢看别人的眼睛,就算看了,几秒后一定移开。


作任何事都小心翼翼。走在路上听到有人在议论,第一反应就是他们是不是再在说自己的不好。

约时间玩或做任务的时候,总是说我任何时间都可以,其实不是,然后自己熬夜赶着做完其它事情。

永远都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一面,害怕自己的消极让别人不开心,尽管自己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

每次聚会都坐到最边缘的位置,害怕得到别人的关注,不愿意成为话题中心。

得到赞美时会不知所措。

渴望友情爱情,却老是孤单一人,还嘴硬说一个人挺好。

当我们能够理解“不自信”的朋友们的感受时(其实不自信的人很少说出自己的感受的),不由得不真心地为他们心疼。“自信”或“不自信”对人首要的影响,不一定是会在生活中抓住多少机会、吸引多少目光,更重要的是决定一个人是否生活得自由、快乐,还是始终带着迎合他人的目的生活。

显然,不自信的生活,是非常辛苦的。

人到底是怎么不自信的?

很少有人能回避自己的过去,我们今日的行为、看法、观点,都源自过往经历中一点一滴的积累。而在一个孩子的童年时期,这种累积过程,往往是以一种被动输入的方式来进行的。

儿童有点像是海绵,他们还很难区别生活中反馈给他们的信息,只能被动地吸收,从父母、亲戚、伙伴、同学和老师的反馈中认识“我是谁”、“我的表现好不好”、“大家是不是喜欢我”等等……

儿童时期,最容易被吸收的负面信息,不外乎这三种:

被否定

通常来说,如果一个孩子的父母是过度挑剔和苛责的,那么他成年之后的自信水平极易受到不良的影响。

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很不容易得到父母的认可,经常被否定、责备甚至惩罚,长此以往,孩子会觉得他不被接受,变得非常没有安全感。

为了获得这种安全感,孩子很容易陷入不断迎合父母(以至他人)的习惯中,不断的为了迎合而修正自己。最后,孩子很可能会长时间的压抑自己内心的感受,造成未来社交困难。

虽说“打是亲、骂是爱”,但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往往更容易被孩子记住,甚至会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自己。

被忽视

首先说明一下,“被忽视”指得不是父母因为繁忙在生活中无视了孩子,毕竟现在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嘛。

这里指得是,父母一味从自己的养育理念出发,让孩子一切都按着自己觉得对的标准做,而忽视了和孩子的沟通,忽视孩子的真实感受。

所以说,在生活中“被忽视”比“被否定”要常见得多。比如父母认为孩子长大一定要敞亮,即便孩子不愿意,也要在家庭聚会中被逼着说话、表演才艺……

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发生,那孩子就会觉得,他内心的感受,并不被最亲近的人所关心,长大后就更容易下意识地回避沟通,觉得无人能真正理解自己,甚至也根本没有人愿意去理解自己。

被发泄

这是一种不太常见的、但非常容易被父母忽略的负面信息。

儿童并不具备很好的情绪分辨和管理能力,他们很难区分父母的哪些话只是发发牢骚,哪些是真的在发愁。如果父母在生活中不够在意,经常当着孩子的面流露出一些负面情绪,那孩子很有可能成为一个情感垃圾桶。

有时父母会无意中当着孩子的面大肆诉说自己工作中的怨气、生活的辛苦,甚至是夫妻之间的不满,末了再补上一句:“我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啊……”这其实就是把孩子当作发泄的工具了。

儿童的心理既不成熟,行为上也无法处理复杂的问题,那当他看到大人难过时,就会无意间承受他本不应该承受的压力,甚至会产生莫名自责、自己做错了事的负面感受。

从小培养自信宝宝,你可能需要一点小套路……

自信是需要父母从小就为孩子建立的,除了避免过多责备、忽视孩子这些大方向,大人还可以利用一些小套路,从生活的点滴细节中,培养自信宝宝:

1. 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当孩子满怀期望地向你提出要求时,如果你因为一时忙碌而无法满足他,至少要对他有所回答。

2. 给孩子自己做选择的机会

当孩子开始懂得“选择”的时候,你就可以在一些小事上征求他的意见了。如果你已经有了目标,可以采用二选一法,比如问“你想去动物园还是博物馆”,让他自己做出选择,会增添对自己的信心。

3. 千万不要嘲笑孩子

比如孩子在学说话时期,你教他“娃娃”,他却说“哈哈”。不要嘲笑他,甚至不要当场刻意强调,换个时间再教他。在孩子语言学习期,你的嘲笑会使他丧失学语言的信心和兴趣。

4、认真对待孩子的提问

耐心倾听孩子的问题,如果你回答不了,老实告诉他,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编答案。让他知道任何人都有做不到的事情,从而增加自信。

5、让孩子感觉自己被需要

用商量的口气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请把杯子拿给妈妈,好不好?”让孩子知道自己被人需要,是很好的培养自信的方法。

6. 在家陈列孩子的作品

这是非常简单有效的小套路,陈列他的小作品,荣誉感最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

7. 给孩子属于自己的一个领地

给孩子一个房间,孩子太小的话可以给他房间的一部分,让他有一个自由玩耍、不受束缚的小天地。因为拥有自己的“领地”的他心中充满骄傲感,这会让他平添自信。

8. 父母要宽容,同时以身作则

不要总是因为孩子房间里或者桌面上乱糟糟而责备孩子,而是教他自己收拾散落的玩具,并且跟他一起做。

9. 轻易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孩子比

不对孩子说:“妹妹(隔壁XXX)已经会数数了,你还不会!”哪怕他真的比别的孩子差。父母当差评师是让孩子走向不自信的捷径。

10. 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孩子的自信来自于每件小事中你对他的认可,而不是什么事情都由你替他做好。

11. 不要武断制止他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

很多孩子爱玩可乐瓶、鞋盒等各种废弃物,不要武断制止他。孩子喜欢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你制止他的兴趣,也就挫伤了他探索的信心。

12. 教他从小认可自己的长相

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虽说成人不能以貌取人,但很多孩子的不自信都源于对自己相貌的不认可。

13.  尽量让孩子在生活中脱离依赖

上幼儿园要准时,争取让闹钟叫醒他而不是妈妈一遍遍的呼唤。生活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没有依靠的处境中充满自信。

14. 当孩子遭遇挫折时,帮他分析

孩子遭遇挫折,用缓和的语气同他一起分析这次经历,下次就不会有同样的错误。重新鼓起他的自信心,尤其重要。

15. 玩游戏时遇到困难,鼓励孩子自己解决

孩子在游戏时遇到困难,要鼓励孩子自己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实在想不出办法时,你可以侧面指点。战胜困难可以让他自信倍增。

一个自信的人,除了童年时期父母的帮助,更需要他在青少年时期有自己的行动和努力,在这种良性循环中,往往小时候自信的孩子,会越来越自信。

然而一个不自信的人,很有可能只是源于童年时期的阴影。如果幼儿时期不能帮孩子建立自信,未来孩子很可能要付出更多辛苦,才能找到正常的自信度。

而众多心理研究都指向:有心理问题的孩子,多数都能从其家庭教养方式中找到症结。父母对孩子性格和情绪的影响超过了学校和社会。

养育之路并不容易,与所有父母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