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嘘!这是属于小朋友的秘密:依恋物

 故事飞船 2021-07-21

“妈妈,我的小鸭子呢。”

“你先上床,妈妈等下给你拿过来好吗?”

“不行,我现在就要。”

这样的对话,每晚在我儿子馒头睡觉前必上演一次,他口中的“小鸭子”其实是一只毛绒布偶,自一岁始,他睡觉就得摸着这布偶才能安生。

会走路后,就更宝贝了,走到哪抱到哪,要是不小心忘记放在哪儿了,直接就是一顿鬼哭狼嚎,怎么安抚跟忽悠都没用,搞到我们全家都得对他的小鸭子严加看守。

但有时候看他抱着布偶熟睡的模样,我这个老母亲心情复杂,常常陷入是我陪他太少了,还是这孩子有什么毛病的疑惑中。

以后小鸭子真的遭遇“不幸”,他会不会情绪崩溃?我要不要帮他戒掉这个习惯?别的小朋友也会有这样的行为吗?

这些疑惑,我终于在《锋绘》11月刊(下)《小兔子罗拉的被子》一文中找到了答案。

馒头妈必须说我真的是太喜欢这个故事了。

一方面是因为这个故事让我找到了共鸣,另一方面是故事别出心裁的插图。

别看故事篇幅不长,其中却大有乾坤,不信跟随馒头妈一起来看看。

故事围绕小兔子罗拉对被子的迷恋之情展开,其中小被子从被抢走到失而复得犹如过山车般的情节,让人既看到了小兔子罗拉的执着可爱,也看到了被子对于小兔子的重要性。

娇憨满足的睡姿,妆容美腻的月亮,自带镇定安神的静夜蓝,还有兔子那喜形于耳朵的模样(小朋友们可以看看兔子开心和生气时的耳朵形状是不是都一样呢),真是一顿极致的视觉享受,令人会心一笑。

说实话,看到罗拉对小被子各种爱不释手的宝贝样,我真的差点忍不住喊出声,这说的就是我儿子馒头嘛!简直一模一样。

不同的是,馒头的布偶有点破烂陈旧,罗拉的这条由不同花纹小布片拼接成的被子比较时髦。

而插画师在这张被子上的创意,还与我国【缝百家被,穿百家衣】的民间传统习俗,不谋而合。

再结合被子是外婆送的,背后的意味不言而喻,真的是给插画师点大大的赞。

回到故事本身,馒头妈不知道是否有家长跟我一样,看到故事里的罗拉,就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孩子。

抱着文章开头所说的疑惑,馒头妈联系到了本文的作者李艾静老师。在聊到创作这个故事的灵感时,艾静老师说是自己身边存在这样的例子。

原来早在艾静老师生育之前,她的姐姐就告诉她,以后要给孩子准备两床被子,一床厚重的,一床轻薄的。

起初艾静老师觉得是姐姐言重了,认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需要,直到李老师自己的孩子出生后,确实同样存在对某个物件痴迷的行为。

然后她去查阅相关资料,才知道让孩子极度痴迷的物件,在儿童心理学上有一个专业术语:依恋物。

而她写这个故事的初衷就是,希望能给和馒头妈这样存在担忧的家长,一些认知上的共鸣。

什么是依恋物?

心理学上把依恋物称为【过渡性客体】,是指那些能够过渡性地承载孩子对父母的依恋的东西。

通俗来讲就是平日里娃最宝贝、出镜率最高的那一个,尤其是睡觉和出门必须要带着的,没有TA,孩子会闹、会睡不着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娃的眼里,万物皆可依恋物,不过大都喜欢柔软温暖舒适的物品,例如毛绒玩具、毛巾、妈妈的衣服、自己的大拇指、被子的边角、袜子等等。

当然,对于依恋物,并不是每个孩子都会有,有的孩子有,有的孩子可能没有。

孩子为什么需要依恋物?

胡萍在《善解童贞》中说:

“依恋物对于孩子来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玩具、一块毛巾,而是他们适应这个新世界、新环境的情感拐杖。

当孩子对环境的适应感觉心力不济的时候,会依靠依恋物来帮助自己适应新的环境,调整自己的情绪,稳定自己的心境。”

这个解释,突出的是依恋物对孩子适应环境,稳定情绪的重要性。

看到这,馒头妈心里的石头总算是放下了。起初我以为孩子对毛绒玩具的过分依赖是不良行为。现在看来,孩子依赖依恋物是正常且健康的。

有家长可能会问:孩子什么时候可以不用依赖依恋物?

这个也是馒头妈想问的,经过查阅资料后得出的结论是:等孩子准备好了,自己会放弃依恋物。但在之前,家长不能强行让孩子戒掉。

动画片《小乌龟富兰克林》中的小乌龟富兰克林,也有一个依恋物,是一条又旧又破的小毯子,不巧的是妹妹也喜欢这条毯子。

全家人正愁着如何解决这个难题时,富兰克林说:“我已经用不到它了,可以把它送给妹妹了。”出人意料地主动放弃了小毯子。

所以当自家娃出现了依恋物的情况时,馒头妈建议大人们要学会理解和接纳孩子的选择。

如果怕孩子太过依赖一个依恋物,作为家长的我们,可以引导孩子喜欢多个,容易清洗携带且安全的物件。

这样久而久之,既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而且在丢失时,也不至于情绪崩溃。

另外还需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有专家提出,孩子需要依恋物是一个信号:提醒父母陪伴不够。

关于陪伴这个话题,馒头妈觉得是很多父母的痛。想起之前的一句网络流行语:【抱你就养不起你】,其实是不少父母的真实写照。

也许有的家长还会说,“我整天都陪着他,还要怎么陪?”“下班回来累得够呛,实在精力有限。”

这时,高质量的陪伴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就是:陪着≠陪伴。

2018年,人民日报发问,八大权威媒体给出了「陪伴」的回答,包括提出「陪着≠陪伴,不做隐形父母,拒绝隐性失陪」的口号。

那怎样拒绝隐性失陪,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呢?

足够的情感交流。

高质量陪伴不只是时间和空间上陪着孩子,而是在情感上跟孩子保持共鸣。

之前看过一个公益广告,爸爸窝在沙发玩手机,女儿画了一幅画,然后一脸期待地把画画放到爸爸面前。可是爸爸头都没抬,只嗯了几声,女儿再叫爸爸,爸爸再嗯嗯。最后女孩失落地走开,镜头定格在女儿画里,一家三口玩耍的场景...

其实,这位爸爸犯的错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犯,孩子玩孩子的,我们做我们的,有时候孩子过来蹭蹭求关注时,我们总会送孩子一句:我忙着呢,你自己一边玩去。

其实,一个孩子并不需要时刻跟父母黏在一起,他只需要一种确定感:「父母是跟我在一起的」。

心理学里有个依恋(attachment)理论,意思是孩子越能够安心地回到父母的怀抱,得到安慰,就越能够自信地再次与父母分开,自己去探索新的世界。

这一点李艾静老师给我特别深的启发,她说作为全职妈妈,她也会需要自己的空间,但当她去要哪儿,干些什么事时,她会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知道妈妈不在身边的原因,这样孩子也能安心地做他自己的事情。

所以馒头妈觉得《小兔子罗拉的被子》,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提醒,提醒我们重新认识陪伴的意义。


如果只是为了完成任务,人在心不在,陪伴又有什么意义呢?陪的时间越长,父母的耗竭感越强,孩子越觉得自己添了麻烦,成了累赘。

我们陪孩子,孩子也在陪我们。陪伴本身就是意义,而与另一个人的共同存在本身就值得喜悦。

这里给大家分享下,美国著名早教专家、正面管教理念主要发起人之一:艾米·麦克瑞,在《正面管教魔法书》中,所提出的提高陪伴质量的Tip:

每天抽出10-15分钟,与孩子一起共度“身心灵时间”。在这个时间里,父母与孩子单独相处,把其他时间都放一边,将意念集中于自己的身、心、灵,和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比如:玩游戏、拼图、读绘本、给女儿涂指甲油等等,只要合理的、孩子喜欢的事情即可。

她认为,这个方法不仅能增强孩子的归属感,同样也能提升他的地位感和自尊心。

最后希望,大家都喜欢最新一期的杂志,也希望这篇文章能带给大家一些认知上的帮助。

愿你我都能把「陪伴孩子」变成一种愉快的修行,共勉之。

今日话题福利

你身边有需要依恋物的小朋友吗?他们都喜欢什么样的依恋物呢?

评论区留言点赞最高的前两位读者,可以免费获得一份精美实用的【迪士尼汽车文具盒】两色选其一活动时间:到2020.11.23下午4点截止,届时我们会主动联系最高赞者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