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些股票和基金跌的不轻,很多去年刚进场年轻人,连账号都不敢打开,自嘲是“韭零后”:说好的额外收入,居然成了最大花销;本以为是抄底,结果被抄了家。为什么有人靠股票挣钱,有人血本无归?认知不同。而认知源于实战经历。有一位叫汤斌斌的,20年炒股经历。始终在思考同一个问题:赚钱到底靠的是什么?1995年,汤斌斌一入股市,就和许多热衷炒股票的人一样,进入了一种狂热状态:觉得自己有天赋,一定能赚大钱;上班心不在焉,时不时要刷一下行情;手头一旦宽裕,恨不能把钱都投股市;业余时间不是读股市评论,就是钻研投资技巧,生怕错过发财机会。结果10年依然亏,并总结出 : 专家分析不靠谱,甚至还可能是为了拉抬股价,蒙骗小股民; 技术分析不靠谱,指标形态说变就变; 炒股分析软件不靠谱,压根没有发财“秘籍”。 他有三个发现: 一是时间是朋友,长线持有优势明显; 二是投资行业门槛高空间大的(资质、技术、渠道、资源、品牌优势,都可以成为门槛);货要便宜(半价买夏利就是个好生意,双倍价钱买奔驰就不划算); 三是要“无情”。要有足够强大的心性对抗人性中的恐惧和贪婪。在对和错面前,没有感情,有的只有行动力。 |
|
来自: 准提药师安般禅 > 《理念、行业、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