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陶唐氏与帝尧不是同一个人

 悠闲龙夫 2021-07-21

以下内容探讨的是“陶唐氏”和“帝尧”的发展脉络以及被整合的过程。

《尚书》有《尧典》一篇,此外,《舜典》、《说命》篇也讲了尧,但都未提及陶唐氏,也没有“唐”的概念。《五子之歌》里提及了“陶唐”,《周官》里提及了“唐虞”,但都没有讲尧,这是《尚书》中的“尧”与“陶唐氏”的全部情况。

《论语》里有提及到“尧”但无“陶唐”,《诗经》里既没有“陶唐”也没有“尧”。

同时记载了“尧”和“陶唐氏”的有史料价值的先秦文献有三部:《左传》、《国语》和《吕氏春秋》。

《左传》中记载的“陶唐氏”有四处。

根据以上记载,可提炼出以下三条有价值的信息。

一,“陶唐氏”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同御龙氏、豕韦氏、唐杜氏、范氏一样,是一个氏族称谓,这个氏族延续的年代在虞代和虞代之前,所以是“

二,根据《左传》中的其它记载可知,“晋主夏盟”时期的范氏是祁姓范氏,也称士氏,也就是说,祁姓是陶唐氏之后,至少在春秋时期是这样的。

三,陶唐氏时期尚有火正一职,阏伯曾担任过此职,而火正之职非常古老。

《国语》中记载的“陶唐氏”仅有一处。

此段记载同《左传》中的第二段记载基本是相同的,并无其它信息。

《左传》中记载的“尧”有两处。

通过这两段的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尧是一个具体的人,舜曾经是他的臣,并且,鲧是被他处死的。

《国语》中记载的“尧”较多,共有七处。

从这些记载中,我们可以整理出以下四条有价值的信息。

一,丹朱是尧之子,且丹朱是西周时期的房国的始祖神,按春秋时期的习俗,谁的祖先谁祭祀原则,周王派狸姓傅氏去祭祀“降神”丹朱,说明狸姓出自丹朱,可上溯至尧。

二,尧的主要功绩是制定合适的刑法,即“

三,可同《左传》相印证,舜曾经是尧的臣,并且鲧是被尧处死的。

四,有虞氏“郊尧”、夏后氏“郊鲧”、商人“郊冥”、周人“郊稷”。

比对《左传》和《国语》中的这些记载,陶唐氏同尧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任何交集,唐氏在晋南,商代有一唐国,周成王时期被灭,陶唐氏的后裔有祁姓,尧的后裔有狸姓,似乎也没有其它文献记载祁姓与狸姓之间的亲族关系。

《礼记》记载了武王分封的情况,其中帝尧之后是被封于祝,《史记》说是蓟,无论是哪个,都没有说是唐,周代祝国在今山东济南市境内,唐国在晋南。

另外,《国语》讲“


通常认为有虞氏是舜所建立的氏族,事实上,关于有虞氏的来源,《国语》是有明确说法的,有虞氏的祖先是幕。

前一句讲的是幕能继承颛顼的德行,然后才有了有虞氏,后一句讲的是幕的功绩和能力,且称之为“虞幕”。

有人为了保障舜的地位,强行把虞幕等同于夏代的虞思,这其实是没对照《左传》的结果,因为《左传》里已经明确地讲幕在舜之前。

瞽瞍是舜之父,尧之臣,那么,幕在瞽瞍前,自然要在舜之前,其顺序应该是:

舜的首领之位来自于尧,而有虞氏的始祖是幕,那么,尧显然是处于幕和舜之间,如此一来即可断定,尧其实是有虞氏的某一任首领。最合理的解释是,有虞氏内部执行的是氏族轮政制度,尧和舜同族不同氏,都是幕的后裔,舜娶尧女是典型的内婚制度,与商族的婚制类似。

那么,结合《左传》和《国语》的记载,可推知:尧应该为有虞氏的一任首领,与陶唐氏不构成关系。

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更是把“陶唐氏”和“尧”分别罗列。

在《吕氏春秋》里,陶唐氏同朱襄氏、葛天氏显然更为原始,是歌舞之始,到了黄帝时代才有的律,帝颛顼时代有的音、帝喾时代有的乐器、帝尧时代有的十五弦瑟。由此记载可知,陶唐氏出现得非常早,持续的时间非常长,甚至早于黄帝,那么该氏族显然不会是帝尧建立的。


在先秦文献中,仅有“尧”和“帝尧”,并无“唐尧”一说,西汉早期的《淮南子》中没有陶唐氏,有“尧”,但没有“唐尧”的用法,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未把陶唐氏与尧进行整合。

并且,司马迁在《太史公自述》的文中有:“

但也不能说司马迁时期陶唐氏与帝尧没被整合,因为司马相如的《大人赋》有:“

也就是说,在司马迁著《史记》的时候,应该已经出现陶唐氏与帝尧整合的现象,但司马迁并没有取信,而《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又有:“

司马相如当然不会是“唐尧”概念的创作者,那么,我们可聚焦的只有可能是西汉成书(甚至更早),且把帝尧与陶唐氏等同的《孔子家语》。

比对《论语》可知,《孔子家语》里的孔子显然不是真的孔子,孔子不是那种有的没的都讲的人,甚至讲了很多战国才有的事,但该书成文的确较早,不晚于西汉中期,但也会不早于战国晚期,且没有对《吕氏春秋》和《淮南子》构成影响,个人更倾向于西汉早期,始皇帝“焚书坑儒”,《书》尚且保存不全,《孔子家语》存世的可能性只会更小,且只有在西汉大一统的前提下,统治阶层才更需要从文化上对上古族群进行整合。

《孔子家语》的整合直到东汉时期的影响力都不太大,真正把陶唐氏等同于帝尧的说法发扬光大的是皇甫谧的《帝王世纪》,唐宋学者在注疏帝尧之时多引用之,以至于帝尧与陶唐氏不再可分,而“陶唐氏作舞”的说法也保留了下来,所以关于陶唐氏的传说始终存在矛盾之处,将二者分开,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