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梵高与高更的悲剧友谊

 魏春田 2021-07-21
梵高与高更是后印象派的两个代表人物。知道梵高的人多一些,知道高更的人少一些。梵高名气之所以大,作品价格之所以高,是因为绘画的能力强,得到认可的人多,加之,割了耳朵的自画像让人过目难忘。相较于梵高,高更的名气要小一些。但不论名气大小,两人均可称之为后印象派的领军人物,且有一段你侬我侬的光辉岁月。
1888年的秋天,在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的阿尔勒居住的梵高,迎来了自己相识并倾慕己久的高更。之所以是高更,是因为在巴黎时,高更称赞过梵高的《向日葵》。得到高更的认可,让梵高就兴奋不已,其后向日葵一直是梵高画笔下的主角。
而高更接受邀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梵高弟弟提奥承诺经济上的资助,说白了不是因为和梵高志同道合而更多的是因为经济的原因。
相处的第一个月,两个人尚能相互欣赏,共同从事所喜爱的绘画事业,但这种美好的相处很快被争吵所取代。两人由于对绘画的理解的不同,以及倔强不妥协的性格,开始相互批评,进而是争吵;从观点的争论,进而发展到相互侮辱;从口舌之辩,进而发展到大打出手。
曾经梵高半夜站在高更的床前,直直地看着高更,将高更吓了个半死;在咖啡店内饮酒时两人发生争吵,气昏了头的梵高拿起酒杯砸向了高更;高更正在行走时,梵高拿了一把剃须刀刺了过来 。如此疯狂的举动,让高更心生恐惧,最终连滚带爬,狼狈不堪地逃离了阿尔勒,告别了这段恶梦般的友谊。
就在高更离开那天,梵高在颠狂中割掉了自己的耳朵,并寄给了一个妓女,妓女当场被吓晕了过去。
此后不久,梵高被关进了精神病院,再后来开枪自杀。而高更则去了遥远的塔希提岛,终其一生再未回过法国。
两个有共同爱好的人,却难走在一起,其中有性格的原因,更多的是对方成就的嫉妒,因嫉妒而发狂,而欲除之而后快是一般的逻辑。更何况从事艺术人多感情用事而缺少理性思考,多偏执于己,少宽容于人;孤独尚可,和谐不足,若有朋友也只能远观神交,做不到相濡以沬,牵手夕阳。由此而见,梵高与高更的友谊从开始就注定了是个没有结果的悲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