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哪座三线城市有一线作派?

 碧华视窗 2021-07-21
 
 
哪座三线城市有一线作派?
 
 
 
湖南常德市地处湘西北,虽然至今还未通高铁,虽然中心城区人口不足80万,但这座城市的气度与风采,不输一线城市。也就是说,她的体量虽然不大,也非省会城市,但她的一举一动,全然忘了自己只是湖南的一座地级城市,一串串国家级荣誉称号,连许多省会城市都不曾拥有。

试举例如下。

有段时间,国内一些城市兴起了“步行街”热,但在这股热潮之前,常德就建起了湖南第一条步行街。国内那些步行街如今都很陈旧落伍了,这不仅仅体现在建筑外表上,更重要的是功能呈现上。而常德的步行街却又升级提质了。

这是我为步行街拟出版的画册写下的一段文字——

一座城市是否繁荣,是否有活力,看她的商业街区。

2300年历史的常德城,从哪里感知她强劲律动的脉搏?

如果翻阅泛黄的史册,明代中叶,常德城便呈现“大江啮城,舳舻帆楫,时相上下,商贾所聚,百货辏集,人语欢声,辄喧午夜”的繁华景象,如今东起朗州路、西至武陵大道、北起四眼井街、南抵人民路的内部区域,以及人民中路两翼,清末民初时便已是商家店铺鳞次栉比,上南门十字街、下南门十字街、大西街、兴街口、大兴街、梳子巷、鸡鹅巷、四眼井等等街巷,曾经深刻于一代一代常德人的记忆里,我们仿佛仍能看到湿湿的青石板上,映着那些匆匆或悠闲的身影,风中飘来牛肉米粉的香气和湘川黔滇鄂的口音……

及至上世纪90年代,这一片区域仍然企业云集,常德大饭店、天声影剧院、常德县新源印刷厂、制帽厂、市湘绣厂、市无线电三厂、市电池厂、市日杂公司门市部、常德百货大楼、常德商场等等,这些消失了的企业似乎还没有走远。

挥手作别旧的商业街区,就像告别一个时代一样,1999年在此诞生的湖南首条商业步行街,和2002年兴建的金钻广场商业步行城,让古老的常德城迈开时尚之都的步伐。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街区商业功能混杂,空间肌理混乱,建筑风格迥异,立面视觉驳杂,显然,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被一个“乱”字占有,让常德的魅力大打折扣。

2014年8月,当地政府审时度势,在“三改四化”大背景下,大手笔重新描绘这一片商业街区,对现有的业态进行整合升级,仅仅120天,“武陵阁步行城”一期工程便横空出世,引来赞叹无数。待到二期工程完工,这片占地292亩的步行城,将在延续千年商脉和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蝶变为具有国际范的城市名片。

武陵潮流区、炫动风情区、美食天地、国际名品空间、教培中心等多个业态分区清晰,市民互动广场、露天咖啡休闲区、儿童世界、街头演绎区、街头休息区,融汇了生态、商业、人文、自然等要素,即使一片石、一盏灯、一顶遮阳雨篷、一盆仿真花卉、一株树,都注入了细腻的情感,可以说,武陵阁步行城既是集游、购、吃、玩、学于一体的现代城市“购物公园”,更是人性化的交往空间,人们留连于此,感到无比亲切与惬意。

当“英格兰圣诞之夜”、“西班牙足球之夜”、“威尼期梦幻天幕”三大主题庭院矗立在庆丰坊、壮国坊等旧址上,意大利风格和法国风格的建筑取代了窨子屋和秦砖汉瓦时,我们应该为这座城市的气度点赞,蜕去旧茧,古老的城市便会生出彩翼。

无论这座城市如何扩张,有一个核心会岿然不移;无论这座城市如何嬗变,她的根就在这里。(图片提供:武陵区委宣传部)
 
 

 她虽然不显巍峨,却像一座划时代的丰碑,矗立在常德城古老的商圈地带。步行城,慢下来的是人们行走的节奏,腾飞的是一座城市的商业奇迹。

层出不穷的泉,就像滚滚财源。洁白的鹅让人想起一首童谣,一身俗气便渐渐洗褪了。

淡蓝的花随意地开着,在车箱里、在花盆里、在陶罐里,都市里平添一份野趣。

一串串晶莹的珠子,织成水帘,依水而生的城市,让人们随时与水亲近。

淡蓝的弧线,一环环托着天空,给人安宁、吉祥。
 
 人人都想挤上幸福号列车,人人都想做幸福的人。

青春呼啸而至,快乐让人猝不及防,“快闪”登陆常德,意味着时尚、动感、活力,一座古城顿时有了激情。

每一个画面都值得留念,合个影,来个自拍,发到微信朋友圈里,让人艳羡让人惊叹:内陆城市常德如此国际范!

夜晚的广场上,青年人纵情歌唱,欢快舞蹈,万家灯火,仿佛天上的星星。

掬一捧清泉,洗净一身疲惫;入夜,在灯光照耀下,一地碎金,游人怎不欢快起舞?
 
 尽情地购物,尽情地品尝美食,欣赏沿街的美景,是最好的佐餐。
 
 一杯咖啡,一段舒缓的音乐,年轻人在这里可以邂逅爱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