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你与孩子无法沟通了

 碧华视窗 2021-07-21

网络热词激活固化的汉语

作者:周碧华

现在,每年都会盘点网络热词,2020年的网络热词是什么,尚未公布,估计与新冠疫情有关。假如不是经常上网的人,突然遇到网络热词时,一定会像“网络文盲”(本人自撰词)一样,被雷得囧囧有神。互联网罩住了人类,网络热词的不断产生已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

人类进行语言交流时,是由词语来表达的。词是由语素组成的最小的造句单位。从构成方式看,可以分成单纯词、合成词;从词性来看,可以分成实词、虚词。并有一词多用的情况。自从上世纪初叶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古文进行革命后,汉语诞生了许多新的词语。但因为新中国的语文教材相对来说变革不大,所谓使用“规范的白话文”,所以汉语一直处于固化状态。

而现在,网民正用特殊的网络语言进行交流,网络热词不断涌现。新生事物的兴起,总是有个被误解和被批评的阶段,有保守主义者就认为网络热词是一种“语言暴力”,破坏了汉语的美感。

实际上,网络语言是在网络媒体广泛运用的情况下所产生的,属于一种新文化现象,只不过我们思想守旧的人一时跟不上而已。这如同白话文兴起时,习惯了读古文的人一时激愤不已一样。客观地说,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提出了挑战,至少,《现代汉语词典》就来不及或根本就应付不了这种变化。如果漠视这一现象,则是十分可悲的。

语言是社会现象的反映,当今世界的发展速度超过人类历史任何一个时期,所以词语的不断变革应在情理之中。而且我个人认为,网络热词并非丑化了我们先人创造的文化,反而将已固化甚至沉寂的汉语激话了,是一种丰富汉语词汇的积极表现。

一类表会意。例如两个“呆”凑到一起便成了“槑”, “槑”不仅呆,而且很呆,用来形容人很傻很天真;还有“囧”这类象形文字,查看互动百科的解释,它用来表示郁闷、沮丧之意。电影《功夫熊猫》上映之后,还有网友在生僻字里发现了“巭”,上下即是“功夫”的合体,引起网友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好奇。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大家从来没有想到,古人创造出来的汉字,原来是这么的华丽而且彪悍,更是如此的可以灵活运用!

一类是结合时政。记得有一年广州电视台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时,问及“请问你对不雅照事件有什么看法?”时,某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关我X事,我出来打酱油的。” “酱油男”、“酱油族”等网络用语因此派生,还有风靡一时的“正龙拍虎”,详细解释都可在国内最大的中文百科社区互动百科上找到,网民们以自己的方式记录新的语言和文化,特指对某些事不关心,只关心身边的小事。其实中国古代的不少成语都是从政治事件和奇闻轶事中得来,我们没有因此而菲薄网络文化的道理。

一类是拼音或英文简写。例如“JP”这个词,本是“极品”,现在用字母来代替;“lz”来代替“楼主”,bt来代替“变态”;这与拼音、拼音输入法的普及有很大关系。还有英文简写,例如“FT”代表“faint”,表达晕倒之意,这也代表了上网族外语水平的普遍提升,随口用个洋词已不是新鲜事。五四时期的许多文学作品,就是文白夹杂还偶带洋词的,后来大家也渐渐接受了。

如此看来,网络热词并不是对现行汉语的肢解与破坏,而是网民更具想像力的创造,是将汉语更加灵活地运用以丰富汉语宝库,像某些人断言“网络语言是一种低俗文化”,这种思潮会逐渐被时代抛弃。接受网络语言是与时俱进的表现,倘若谁拒绝网络语言,也许若干年后,将无法与大众交流了,因为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现代人就是网络人,网络人当然要使用网络语言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