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妈妈怀疑女儿早恋,偷偷打开她的“百宝箱”,随后内心一阵翻腾

 两口育儿 2021-07-21
现在的父母大多非常宠爱孩子,在随时满足他们生活需要的同时,还额外给予很多零花钱,导致他们在小小的年龄就有了自己的“小金库”。其中,有的“小金库”数额之大,让父母也感到惊讶。
有钱原本是好事,可以让孩子购买学习用品,或者他内心喜欢的东西。但父母担心孩子不懂事,没有正确的金钱观,可能会随便乱花钱,购买乱七八糟的东西,或者逃学沉迷于游戏之中,这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
陈玉有个漂亮乖巧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二,不但学习成绩很好,而且非常懂事听话。
最近一段时间,陈玉发现女儿突然有些变化,既不像以前那样爱说话,还经常买一些东西回家。吃过晚饭就马上回到自己的房间,一个人在里面悄悄摆弄什么,显得极为神秘。
出于好奇,陈玉几次偷看女儿的举动,发现她在书桌的抽屉里反复地倒腾。等女儿上学离开家后,陈玉进入女儿的房间,在抽屉里找到一个没有上锁的“百宝箱”。由于担心女儿早恋,她稍微犹豫了一下,果断打开箱子,看到里面装着一支口红,还有厚厚的一叠人民币。
原来,女儿有了爱美的意识,自己在偷偷打扮,这不是出格的事,总算松了一口气。
不过,看到女儿的“小金库”,陈玉内心一阵翻腾,这堪比全家几个月的生活费,于是马上拍照发了朋友圈,也炫耀一下让朋友们羡慕羡慕。

为什么孩子会有比较多的零花钱呢?

现在生活条件比较好,日子越过越顺心,很多父母都会给孩子发零花钱,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对孩子的宠爱会体现在金钱上。
这些钱的来源和途径很多:
  • 首先,在过春节时,长辈们出于传统习俗和对小辈的关爱,往往会给孩子发放“押岁钱”。

  • 其次,对考试取得好成绩的孩子,父母都会不同程度地奖励,以示鼓励和嘉奖。

  • 最后,为激励孩子做家务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父母会给孩子一定的劳动报酬。这些小钱经过长时间的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一大笔数目可观的“财富”。

孩子有零花钱,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孩子手中有一笔零花钱,有的父母可能知道具体数量,也有的可能不知道。
大多数父母认为,随着孩子慢慢地长大,身上有必要有一点零花钱,而且这是属于孩子的所得,出于对孩子的信任,他们不会截留归已,而是放心地把这些钱交给孩子,让他们自由地支配。
有的孩子比较懂事,会按照父母的要求,把这些钱用于学习和社交上,但有的孩子由于自控能力不足,对金钱没有正确的认识,加之外界的诱惑较大,容易走入歧途。
比如,有的在校谈恋爱、乱买东西,有的经常上网或结交损友,都会影响孩子的精力,导致在学习上分心,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
因此,从某种角度说,孩子有钱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关键在于培养正确的金钱观。

怎样才能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呢?

公开家庭的经济状况
不是所有的家庭都有钱,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有大笔零花钱,各自的经济状况不同,决定了孩子拥有的数量多少。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年龄不大,没有必要让他知道家庭的经济状况,这会影响他的学业和生活。
事实上,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收入和开支情况,会让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知道从实际出发,不会养成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同时,懂得世道艰难,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更会鞭策自己努力学习,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
适当控制零花钱的数量
孩子的年龄稍大一些,特别是到了青春期,会结识一些朋友,出于交往的需要,身上应该有一些零花钱,但这笔钱的数目不可太大,尤其不能超出学生的身份。
有的孩子知道家里比较有钱,动辄要求父母买名牌衣服和高档手机等,这就有些过分,且不说没有必要花太多的钱,也与学生的身份和要求不符,容易让孩子形成攀比的坏习惯,对其成长不利。
因此,面对孩子的非分要求,父母要懂得拒绝,不能轻易满足,一旦放任这种行为,就会有更过分的要求。
鼓励孩子自己挣钱
孩子长大需要用钱,除了父母给的零花钱以外,也可通过暑期打工、家务劳动等方式,用自己的辛苦和努力挣钱。
这样既能尽早地融入社会,体现和检验自己的能力,也能为父母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知道挣钱的艰辛之后,更懂得珍惜和克制,成为一个有节俭意识的人。
在香港地区或欧美国家,很多年轻人都会用自己的特长赚取外快,就连香港富豪霍启刚和郭晶晶的孩子也不例外。
由于孩子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尤其欠缺是非判断能力,对金钱没有具体的概念。
因此,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既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业,更要重视其“三观”教育,使之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观,把零花钱用在正路上,成为一个心中有爱,手中节俭的好孩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