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把自己活成了诗的杨万里(附音频版)|诗坛轶事

 王阔海作品 2021-07-21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小池》让人们从少年儿童时期就知道中国有个大诗人叫杨万里,诗中充满童趣又清新活泼的意象,令各个年龄的人都如同初嚼甘蔗,汁水满口。

    其实这首诗就是写了下面的几个图画:一丝儿连水声都发不出的细细的泉流,树荫落在了水面上,荷花含苞待放,一只蜻蜓停在花苞的顶上……

    可是这么简单的一幅画,为什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就是因为作者用诗心把他们捕捉到并组织在一起了。

    纵观杨万里80岁的一生,虽说也曾长时间徘徊在政坛的边缘,但其正直、耿介的性格使他始终没有进入权力的中心。这个在当时的人和后来很多人看起来不好的事情却给他的诗留出大量的时间和心境。

《秋凉晚步》

【杨万里】

秋气堪悲未必然,

轻寒正是可人天。

绿池落尽红蕖却,

荷叶犹开最小钱。

    同样一个秋天,同样的残荷,可能连长大的机会都没有的小荷叶……杨万里没有被“悲哉秋之为气也”的传统情绪给传染,而是创造了一个自己的意境。

    杨万里又是江西人,在他之前的宋朝文坛,江西亮瞎了人们的眼睛。

    在两宋,好像指定的诗人种植园被放在了江西,前后陆续生产出晏殊、晏几道、欧阳修、姜夔、王安石、黄庭坚、曾巩、朱熹、杨万里、文天祥等人物,虽说多多少少与“师带徒”和“老乡帮老乡”有那么一点关系,可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些徒弟个个生猛,弄得老欧阳修先生得意洋洋,专门写诗为自己的家乡吹牛皮:“为爱江西物物佳,作诗尝向北人夸”;“区区彼江西,其产多材贤”。

    以至于后来把追随黄庭坚的诗歌主张的诗人,其中那些不是江西籍的,也挂了“江西诗派”的招牌。

    到了南宋初年,江西人杨万里横空出世。

    文学史中一直以杨万里写诗太多为诟病,据说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传下来的就有4200多首。其实与爱新觉罗·弘历比,且不说诗歌质量相差峰壑,就是数量,也与乾隆那4万首没法比。

    杨万里的诗被入选为少儿读物的特别多,原因就是他有些诗中的清丽、童稚之情。他的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往往给人以误解,以为杨万里的诗缺少深度,其实不然。

《舟过安仁》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风趣的诗里似乎含着机锋,杨万里生活在南宋初年,那是宋、金之间的关系由动荡和稳定交叠的时代。

《宿灵鹫禅寺》

【杨万里】

初疑夜雨忽朝晴,乃是山泉终夜鸣。

流到前溪无半语,在山做得许多声。

    这莫不是人间世象的感悟么?是最俗世的原理。在人与人组成的分工里,独奏与喑哑,分离与融入,是多么不同的表象,尽管泉水还是那个泉水。

《初入淮河四绝句·其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东西忙碌的人无法沟通,南北飞行的鸥鹭却自在自如,在无法沟通的生物界,人看见鸥鹭的自由自在,鸥鹭能明白人的阻隔、纠结吗?

《晓行望云山》

【杨万里】

霁天欲晓未明间,满目奇峰总可观。

却有一峰忽然长,方知不动是真山。

    多么美好的误会!诗歌中的不准确、不确定的美,在杨万里的心里就这样童趣般流淌出来,句子如乡俗俚语,浅白却韵味无穷。这种认知的错觉和恍然大悟,让我们看到一个风起云涌的早晨。

    杨万里的诗好,词也在追求清新灵动。

《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花川谷望月作》

【杨万里】

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直白却味道悠长的词,写出来的是十五之前,情绪指向却把我们带到了满月的光辉里。高手杨万里就是这样调戏着我们的感官和想象。

《昭君怨·赋松上鸥》

【杨万里】

(晚饮诚斋,忽有一鸥来泊松上,已而复去,感而赋之。)

偶听松梢扑鹿,知是沙鸥来宿。

稚子莫喧哗,恐惊他。

俄倾忽然飞去,飞去不知何处?

我已乞归休,报沙鸥。

    美好景物、物我一体的生活已经是第欧根尼的阳光,退休后的杨万里与沙鸥对话,告诉它自己已经退休了,别再来惹我。

    杨万里后来数次拒绝了朝廷的邀请,决心把自己活成诗。

    杨万里生于1127年,在1154年27岁时与长他一岁的诗人范成大同科进士,历经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个皇帝。因为有一次他把宋孝宗比喻成秦二世,而遭到孝宗终生的憎恨,所以杨万里的一生,除了在地方到处轮转之外,没做过什么有实权的官,最大的京官就是秘书监,属于管理藏书和编校的文字工作。

    而且,他一生视仕宦如敝屣。

   据说在南宋的京城杭州工作时,不允许家人购置物品,还随时把行李收拾好,分分钟准备回乡。

    据记载,杨万里的太太罗夫人到了80多岁了还亲自种麻纺织,耕田自足,成为美谈。他的家教很好,儿子杨伯如在湖州当官时,弹压豪贵,保护小民,有乃父之风。

    与他们家相反的是另一位著名诗人陆游,据说陆游的儿子、官二代陆子遹,为官时巧取豪夺别人田产、房屋,给他老子丢脸,估计他老子的家教也不咋地。

    杨万里在1162年做过这样一件事:他自焚了千余首自己的诗作,那些都是受江西诗派影响的作品。自此,他的诗格也出现大变,估计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他烧剩下的部分。

《雪霁晓登金山》

【杨万里】

焦山东,金山西,金山排霄南斗齐。

天将三江五湖水,并作一江字杨子。

来从九天上,泻入九地底。

遇岳岳立摧,逢石石立碎。

乾坤气力聚此江,一波打来谁敢当。

金山一何强,上流独立江中央。

一尘不随海风舞,一砾不随海潮去。

四旁无蒂下无根,浮空跃出江心住。

金宫银阙起峰头,槌鼓撞钟闻九州。

诗人踏雪来清游,天风吹侬上琼楼,不为浮玉饮玉舟。

大江端的替人羞,金山端的替人愁。

    这首长诗可以代表杨万里的政治态度,金山是招待金国使者的地方。从诗中不难看出,杨万里以宋高宗偏安江南、给金国纳贡称臣感到十分羞愧,这会让宋高宗们很不高兴的。

    当代周汝昌先生曾选编过一本《杨万里选集》,可贵的是这位自年轻时就喜欢杨万里的学者在开篇以40页、数万字的篇幅对杨万里的诗歌进行了专业解读,很好看。

    另外,这本书的注也很好,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