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困深山、无惧休学?不是孩子追星太疯魔他们只是渴望被认可

 优家教育 2021-07-21
 文丨 优宝

前段时间,浙江绍兴的一个派出所突然接到报警,原来有一群女孩被困在了山里。
 
那一片平时根本没什么人去,怎么这次一下就困住了这么些人,还都是女孩子?
 


为看“哥哥”怒怼巡警
 
民警赶到了现场,那些孩子还在不停的呼喊:“救救我们!我们下不来了!”
 
然而山势陡峭,大晚上也根本看不清路,民警们打着手电筒好不容易才在杂草丛中找到了一处下山点。
                           
“注意脚下,手伸过来。” 民警将梯子扛了过来并固定好,将被困人员从山坡上安全扶下来。
 


直到晚9点,被困人员才全部得救,此时救援人员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湿。
 
而就在救援过程中,竟然还有一批学生模样的人开车过来,想要上山。

今天这山怎么就这么大魅力呢?民警赶紧了解了下情况,原来这里来了一个剧组,正在拍摄一档综艺节目。
 


听说不少艺人大咖都来了,得此消息很多粉丝慕名而来,甚至有人从东北。伤害、香港等地方特意赶过来。
 
这些疯狂的追星族大多是00后的女孩子,其中年龄最小的才16岁。
 
当天下午,为了看到偶像,不少人就已经不顾巡逻警察的劝阻私自上山了,甚至有人叫嚣:“拍不到明星我就不下来,除非你们把他们请出来。”
 
几句话将巡警怼得哑口无言,虽然也成功全下了几批粉丝,但仍有人在“苦苦坚守”,这就是那些被困中下不来的孩子。


近些年来,“追星一族”做出的疯狂事迹简直数不胜数,很多网友看到这些女学生被困山中,丝毫生不出同情之心。
 
“真是疯了,看明星比命重要?这么有能耐,有本事就别报警啊,看看你们的诚心能不能等来你们的偶像。”
 
“这又是谁家的粉丝,真能惹事,你们的偶像要凉凉了!”
 
可说得再多也丝毫影响不到他们,反而让不少父母对孩子崇拜明星一事讳莫如深,更将孩子的行为和“脑残”画上等号。
但其实追星不一定有毒,那些孩子只是失去了度。
 

追星的背后是认同感在作祟
 
花自己的钱,为别人铺路,这样的人一定会被认为是傻子。
 
可为明星花钱,一些痴迷的粉丝却连眼都不会眨。
 
市场为每个明星都设立了一副独具特色的人设,再加上帅气的外表,那份魅力和我们小时候对漫画英雄的崇拜别无二致。
 
而明星比漫画角色更加真实,更能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为了能更接近自己心中那个完美的形象,粉丝们开始疯狂为偶像打call、甚至不惜裸贷。
 
这两天已经快被锤烂的吴某,据那位网红粉丝爆料说她刚与其接触时,觉得他很老实真诚,是真心喜欢自己,他会与她分享日常、发自拍、送礼物、接送每天聊天。
 
这让她非常感动,以为明星真的喜欢自己,于是陪睡、滚床单就成了自然的事情。
 
而某明星却一直防着她,酒局会收手机,不让录音拍照,和他躺在床上的时候也会把手机拿走……
 
于是,明星方发布律师函怒斥网红炒作,而网红表示她已报警,自己会和多名受害者一起配合调查,她们也提供了很多证据,如果有需要会全力配合。
 
是是非非,真真假假,我们无法定论,真相如何等官方消息,法律评判。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那个人真的有什么值得崇拜的地方吗?唱过几首歌、演过几部剧,仅此而已。
 
那为什么还会有那么多人如此痴迷?这是许多没追过星的成年人所无法理解的。
 
她们只是在同龄人中寻求一种认同感,我喜欢什么样的偶像可以展示出“我是什么样的人”、“我有什么样的品位”。
 
然而这种爱屋及乌的心态,往往是一场悲剧。
 


上周刚写过的林生斌人设崩塌一文,大家痛恨的不仅是人性的卑劣与丑恶,还有对妻子朱小贞的惋惜,她到底还是错付了终身。
当年,朱小贞家境富裕,却对林生斌一见钟情。
 
原因很简单,她觉得林生斌长得像吴尊,这让她眼前一亮。
 
而林生斌那时候只不过一普通打工仔,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从福建来杭州打工,在发廊里当学徒。
 
朱小贞到发廊剪头发时遇见他,对他心生情愫,最终尽管家人反对,她还是与他结了婚,一手使他完成了从学徒到老板的华丽蜕变。
 
她追求到了自己心中崇拜的形象,却再也无力看清不同皮囊下的灵魂。
 
对于追星、对于自己崇拜的人、事、物,我们要的到底应该是什么?
 

如何引导孩子追星?
 
《变形记》中曾有一个疯狂的追星女孩陈思媛,仅仅16岁的她在追星上却花费了几十万。


与节目中其他富裕的家庭不同,陈思媛的妈妈是一名会计,爸爸只是普通的公交车司机,可想而知这笔追星的花费对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
 
父母不理解,为什么孩子像疯了一样,为一个毫不相干的人付出那么多,为此父母和孩子没少发生冲突、争吵。
 
但即便前一天和父母激烈争吵,陈思媛依然会为了追星理直气壮地向父母要钱,甚至耍赖抢夺。


将追星当作生活重心的陈思媛,学生的身份也变成了摆设,她也因为长期旷课受到了休学处分。
 
拍到了明星好看的照片,粉丝便会将她视作大佬,一句句鼓励与赞美,让她在心理上无比满足。
 
这也是许多孩子即便不被父母理解,也要坚持追星的原因,因为他们想要的,只是一句认可而已。


优家教育创始人吴臻老师曾谈起过,父母的肯定对孩子有多重要?
 
不管成年与否,对孩子来说,即使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都比不上父母的一句肯定;
 
即使获得无数荣耀,也比不父母那一句“孩子我为你自豪”
 
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得到别人欣赏和肯定。
 
无论孩子多大,最能治愈他们的,是父母的肯定,同样,最能伤害他们的,也是父母的不认可!


如果家有追星的孩子,我们不妨对孩子的追星行为多一点包容与理解,给他们合理的自由,而不是粗暴地禁止一切。
 
其实,合理范围内的追星行为完全无需制止,毕竟谁年轻的时候没有过喜欢的偶像呢?
 
甚至,我们还可以巧妙地借助追星,走进孩子的心,引导孩子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我们不妨听孩子聊聊自己的爱豆,孩子一定会源源不断地细数偶像的优点:积极阳光、努力向上、肯吃苦、家教好……
 
我们也可以顺理成章地以“追星”之名,鼓励孩子像偶像看齐,做偶像能做、行偶像所行,慢慢成为另外一颗星。


孩子享受着追星的快乐,更在父母的爱意下愈发自信,也点燃了前进的动力。
 
只因为,在追逐美好的过程中,他们不再需要费力向父母证明,更无须对抗,只需放心大胆的在追逐的过程中完成蜕变,重塑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
 
愿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善意的对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