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四章我和余叔岩合作时期​(一)余叔岩的家世(1)

 cxag 2021-07-2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一部全集)

梅兰芳回忆录第二部(全集)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一)第三次入“双庆社”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二)《哭监》(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二)《哭监》(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三)《写状》(4)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四)《三拉》(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一章《奇双会》(四)《三拉》(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一)学画(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二)绘画和舞台艺术(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二)绘画和舞台艺术(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4)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5)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三)《天女散花》(6)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四)吉祥园初演《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四)吉祥园初演《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五)武戏文唱,文戏武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五)武戏文唱,文戏武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六)在上海重演《天女散花》(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二章从绘画谈到《天女散花》(六)在上海重演《天女散花》(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一)为破除迷信编演新戏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二)新戏比旧戏更受欢迎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2)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三)场次(3)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四)最后一出时装新戏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五)与陈彦衡谈创造新腔(1)

梅兰芳回忆录第三部第三章《童女斩蛇》(五)与陈彦衡谈创造新腔(2)

图片

余叔岩的家世(1)

     一九一九年一月(阴历戊午年腊月),姚佩兰、王毓楼组织了喜群社,约我在新明大戏院开幕演出。我介绍余三哥(叔岩)一同参加。那一时期,我和叔岩合演的戏有《梅龙镇》《打渔杀家》《三击掌》《战蒲关》《南天门》《珠帘寨》等戏;他单唱的,除了谭派戏而外,还有一些比较冷的靠把戏和做工戏,为的是避免与王凤卿先生戏码雷同,另外也含有对观众展览剧目的意思,所以在一个月内,尽量不唱翻头的戏。当时,谭鑫培先生逝世不久,观众怀念他的艺术,因为余叔岩学谭有心得,引起大家重视,从此就成了名。

      内行有句话:“一嗓定乾坤。”这意思说,演员首先要有一条好嗓子,才能在舞台上成为好角。所以演员的倒仓变嗓时期是一个关口,倒不过来,往往一蹶不振,沦为配角。但如果刻苦锻炼,在艺术上达到某种高峰程度,就能够克服生理上的缺点,扭转乾坤,成为影响不小的流派。余叔岩的艺术成就,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叔岩早年以小小余三胜的艺名,在天津成为童伶中的红角。倒仓后,由于劳累过度,嗓音受伤,经过八九年极艰苦的锻炼,才以余叔岩的本名,参加我们的喜群社,正式搭班演出,终于继承谭派,发展成为余派。我和叔岩在喜群社合作时期,虽只短短一年多,但我们互相切磋研究,在表演艺术的提高上,都有很大的收获。我想谈一谈他的家世、继承、发展、创造和学习方法,希望青年演员从这里看出他经过的艺术道路,得到启发和借鉴。

     叔岩名第祺,是余三胜的孙子,余紫云的第三个儿子。余三胜是晚清咸丰、同治年间与程长庚、张二奎鼎足而立的老生。程老先生是安徽潜山人,代表徽派;余老先生是湖北罗田人,代表汉派;张老先生是北京人,代表京派,他吸取程、余二位的艺术,发展成为擅长王帽戏的“奎派”。

      从戏曲历史发展来看,京戏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戏曲,它是以徽、汉为主流的两种地方戏,到北京受到欢迎,站定了脚,发展起来的。初期的京剧,不可避免地带有较浓重的乡音,以后才逐渐冲淡了。它在音韵、音乐、表演方面,为了适应北京观众的需要,竭力吸收昆曲、梆子等姊妹剧种的东西,才一天天走向了丰富成熟的阶段。京剧的特点:一、它的语言文字,虽然粗浅,但比较通俗,而表演方面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给演员以发挥创造的机会。二、善于向各方面学习,例如,武打一门,吸收武术的不少架势,曲牌则大量采用昆曲的牌子,但都经过组织拆洗的工作,而变成自己的东西,这就不能不归功于许多前辈的旁搜博采,精心创造。

     今天舞台上,老生的唱念都带有湖北音,是因为谭派(鑫培)、余派(叔岩)流行不衰。谭老先生是湖北江夏人,他的唱工做功,吸取程长庚、王九龄等各家之长,受余三胜的影响更多,晚年常演的《定军山》《卖马》《桑园寄子》《捉放曹》《托兆碰碑》《琼林宴》,就都是余老先生的拿手戏。叔岩没有看过祖父的戏,可是从继承谭派又间接继承了家学,成为新的“余派”。谭老先生的孙子谭富英同志,继承家学,又曾拜叔岩为师,多年来,谭余二家不断交流,不断发展,所以至今汉派在京剧舞台上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按)谭富英同志说:“先祖早年曾托外行朋友请余三胜先生教他《卖马》《桑园寄子》《捉放曹》三出戏。余老先生说:'我不是教戏匠,叫他递门生帖子过来,我才教他。’我祖父就正式写了帖子拜门。当然,这三出之外还学了不少好东西。但先祖自己又有了发展,像《卖马》的耍锏,就是跟一位武术家回教徒张四把研究的。武术的规矩很严,每一样兵器有一定的姿势,刀花、枪花、剑花、锏花、锤花……不能随便挪动的。我祖父只是采用了一部分姿势。他在台上耍锏时有'穿锤’的身段,按说只能在耍锤、耍刀时用,但他用在舞锏里就很好看。先祖演《翠屏山》,石秀舞的'六合刀’也是张老先生教给他的,而他又根据舞台要求,重新组织过的。他认为练武术是为了防身、健身,台上的玩艺儿,讲究边式好看。像刀花、枪花,戏里已经有成套架势,也是分得很清楚,不能随便挪用的,而有些兵器就可以变通些。我听说,梅先生在《霸王别姬》里创造的舞剑,当时就有人讽刺他用'锏花’,其实他也是采取太极剑的某些姿势,而大部分还是把舞台上原有的东西穿插运用,组织起来的。这和先祖的创作意图不谋而合。叔岩先生的'耍锏’身段就和先祖不完全相同,由此可见艺术上的继承、发展、创造三个步骤,古今一律。至于如何继承、发展、创造,那就要善于体会梅先生常说的'辨别精粗美恶’才能够琢磨出正确的、恰当的好东西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