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暴雨洪水实用自救手册

 振王府图书馆 2021-07-22
常有读者朋友错过文章更新
将“孙娟的书房”设为星标🌟
保持联系,一起前行

图片

简明、全面、实用

户外、居家,汽车落水、涉水

户外活动突发暴雨如何安全应对?

1.穿胶底鞋出行

出门前注意携带雨具,选择胶底或摩擦力较好的鞋。

2.找合适的地方避雨

找一个牢固、地势较高的建筑物避雨,不可在江边、水边及树下停留。

3.不要贸然涉水前行

连续降水易导致路面积水,泥沙、垃圾等障碍物容易被冲到水下,但人眼很难辨认;远离大理石等湿滑地面,如需通过可“内八字”慢行。

4.留意周围电线

注意电线落地,如发现高压线倒塌、电线低垂或折断,要远离避险,不可触摸或接近。

5.远离不牢靠围墙

应避开桥下尤其是凹式立交桥、涵洞等低洼地区;远离户外广告牌,建筑工地的临时围墙,也不要站在不牢靠的临时建筑物旁。

6.告知亲朋好友自己的位置

如暴雨已经开始,尽可能联络家人告知具体位置,但需注意雷电天气。

7.注意躲避山洪或泥石流

躲避山洪或泥石流时,应该选择到沟道两侧高处,沿着山体的沟槽向上行走,不能顺沟道向下游方向逃生。

8.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告标示

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盖的水井、地坑等危险区域。

行车途中突遇大雨如何安全应对?

1.适时打开车灯

雨刷器、防雾灯和近光灯必须打开。

2.防止侧滑

司机要双手平衡握住方向盘,保持直线低速行驶。

3.适当保持和前车之间的距离

在高速上行车突遇大雨,应在短时间内将车速放慢,千万不要采取紧急制动以免发生追尾事故。

4.注意查看积水的深度

司机经过可能有凹面的路段时,首先要停车查看积水的深度,水深超过排气管的高度,需直接绕道。

户外遭遇雷电如何安全应对?

1.不要在山顶、狭窄的山谷、高而空旷的地区活动。

2.穿上雨衣避免淋湿,不可奔跑,切勿使用手机。

3.将身上的金属物放在背包中,必须时应当丢弃登山杖。

4.不要在树底下避雨,离开水面及空旷区域,避免走进积水的地方,尽量寻找有避雷措施的场所和山洞避雨。

5.如果发现雷电在头顶,不要乱动,在附近低洼处蹲下,双腿并拢,背要平,头要低下。

发生洪水如何安全自救?

1.洪水到来时,无法移动就快速往地势较高的地方暂避。

2.若洪水继续上涨,应该马上寻找依附于门板、桌椅或者大块的塑料泡沫等能漂浮的物体。

3.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治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4.注意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进行躲避。

汽车落水如何安全逃生?

1.刚落水时尽快逃生

汽车刚落水后车门最易打开,应解开安全带从侧门逃生;如果水浸过了车窗,就破窗自救。

2.砸窗应选侧窗位置

防爆膜多贴于前后挡风玻璃上,而侧车窗比前后挡风玻璃厚度小,首选垂直敲击侧窗玻璃逃生。

3.砸点应该在边角位置

使用安全锤、榔头等分量重的工具敲击玻璃边缘和四角。

4.砸窗时防护并控制身体

注意防护遮挡脸部和手部;破窗瞬间会有大量水涌进车身,注意控制身体位置。

5.无锤时利用车内工具

没有安全锤等工具时,可使用安全带搭扣。将金属搭扣尖端插入玻璃和窗框的缝隙中,拉出安全带用力一拉,一般来说玻璃就会变形碎裂。

6.破窗后钻窗或开门逃生

如条件允许,从车窗直接逃出,如果不能则扶住车把,待水流稳住,车门水压基本平衡后,立即开车门逃脱。

7.尝试打开天窗

一般来说,汽车入水时电路并不会立即失效,尝试打开天窗,千万不要在车里干等,错失良机。

8.保持冷静

保持镇定,多尝试,尽早解锁车门、车窗。

汽车涉水如何安全行驶?

1.低速挡平稳行驶

汽车涉水时,应保证发动机运转正常、转向和制动机构灵敏可靠的情况下进行。应挂低速挡平稳驶入水中,避免大轰油门或猛冲。

2.稳住油门

行驶中要稳住油门,保持汽车有足够而稳定的动力,一次通过;尽量避免中途停车、换挡或急转弯,尤其水底路是泥沙。

3.行驶“看远顾近”

尽量注视远处的固定目标,双手握住方向盘正直前进。不能注视水流或浪花,以免晃乱视线产生错觉,使车辆偏离正常涉水路线。

4.多车涉水时,决不可同时下水

前车到达后,后车才可下水,以防前车因故障车停车,迫使后车停在水中,导致进退两难。

社区居家如何安全自救?

1.居住在低楼层的居民、老弱病残等行动不便的人群,需尽快转移到高楼层或安全地区。

2.离家前请切断家中电器、电源和燃气开关,防止家中进水后泄漏和触电。

3.需要使用呼吸机、氧气瓶等维生设备的人群,应优先转移到供电稳定的区域。

4.优先携带小体积的包装食品、瓶装水、通讯设备、充电线和充电设备、必需药品、身份证。其他重要物品可装入家中密封容器或冰箱中,防止进水,但尽量减少随身负重。

5.如遇个人困难,及时联系社区警务处和居委会。

危急时人的大脑一片空白

平日积累,正确应对,有备无患

图片

徐淳刚 | 选编·撰文

本文来源于:徐淳刚XU CHUNGANG(ID:xu-chun-gang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