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北的洪灾和中国的历史

 渐华 2021-07-22
华北的洪灾和中国的历史

沧海桑田的变迁,在华北平原的历史上是真切的事实。

01

中国城市的名字,往往在历史上多次变化,比如北京就曾经名为蓟、燕、幽州、范阳、燕京、大都、北平等等;但也有极少数例外。有一个城市,两三千年名字一直没变,那就是邯郸。战国时,邯郸是赵国的首都,是当时的大城市。从那时到今天,邯郸的名字和位置一直没变。

怎么忽然说到邯郸了?这是因为要说说华北平原的古今变迁。

像邯郸这样的华北古城市,还有好几个,包括邢台、定县和再往北的燕国首都蓟城等等。把这几个城市连成一条线,你会发现有些“不正常”。

华北的洪灾和中国的历史

“不正常”之处是,这几个城市都集中在华北平原西部一线,紧挨着太行山,而不是散布在华北平原腹地。华北平原腹地的大城市,比如石家庄,都是后来出现的。也就是说,在春秋战国这样的华夏文明早期,华北地区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太行山脚下。

一片大平原,平平坦坦,大家为什么不居住在中间,而是“挤在”边缘山脚下呢?

看看地形图就能明白了。华北平原西部是太行山。太行山以西,是山西黄土高原。黄土高原虽然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但那主要是在渭河河谷和关中平原。地形崎岖的黄土高原,对古代先民来说,吸引力不大。

那么,太行山以东的华北平原呢?今天看来,这片地方很适宜农耕,地形也平坦,生活起来很便利,但在古代,可不是这样。

02

华北平原属于冲积平原。上古时期这里其实是海洋。海浪直接拍打太行山。历经成千上万年,河流从内陆带来黄土泥沙,填充海洋填,渐渐堆积成陆地。

华北的洪灾和中国的历史

因为是冲积平原,所以华北平原的海拔并不高,往往只有几十米,低的地方甚至只有十几米。地势低洼,一下大雨就会内涝。所以,古代的华北平原遍布沼泽和湖泊。虽然远远看是一片平地,但对没什么技术装备的古人来说,却是难以逾越,更难以生活的“困地”。

西边是崎岖不平的黄土高原,东边是沼泽和湖泊以及其间生长茂密植被,都不好走。唯一的好走之路,就是太行山东侧这个细长条。既不是纯山区那么崎岖不变,也不是低洼地,而且地势相对平坦。于是,这里就形成了古代的华北大道。这条大道,是连通古代的中原和东北、北方的交通要道。古人要想从关中平原、安阳(殷墟)等地去北方东北方,只能走这条华北大道。

华北的洪灾和中国的历史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在很长时间里,华北大道都是中国北方非常重要的一条道路。这个重要性甚至一直延续到近现代。国家动脉级铁路京汉铁路(后来扩展为京广铁路)基本上就是沿着华北大道修建的。

华北大道形成以后,走这条路的人就多起来。但在这条路上,旅行者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道路经常被河流打断。

这些打断道路的河流,就是从太行山里流出来、流向华北平原的众多河流。走路遇到河流,就要渡河,就有了渡口。来来往往渡河的人多了,渡口就热闹起来,各色人等就会在此聚集。渐渐地,这里就形成了城市。邯郸、邢台、定县等一系列华北大道上的城市,就是这么出现和发展起来的。华北大道像个项链,串起了这一系列城市。

华北的洪灾和中国的历史

03

泰山的海拔是1500多米。西岳华山和北岳恒山的海拔都比泰山高。华山还靠近长安这样的古都,但偏偏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秦皇汉武的封禅,也都选在泰山。泰山为什么会有这种特殊地位呢?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在华北平原一直到山东半岛这一大片地区,在一片地势低洼的沼泽湖泊中,泰山特立独行,傲然挺立。古人如果从洛阳等地出发,在长距离的平坦和低洼之后,忽然看见雄伟的泰山,怎不顿生神圣之感。

而且,黄河改道不管怎么改,都只能绕过泰山——这不废话么。水往低处流,怎么不能流到山上去啊。这样一来,泰山就成了“汪洋中的安全岛”。对如此类似神迹的地方,古人当然要顶礼膜拜了。

华北的洪灾和中国的历史

也就是说,泰山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实际上来自于华北平原太低洼这个历史事实。今天的华北平原,往往苦于缺水。北京甚至要靠南水北调这样的大工程从南方调水,以满足需要。看上去这好像是无可改变的大自然,可实际上大自然曾经不是这样。华北地区曾经是水资源丰富的地区,林木茂盛。

这也能解释为何华夏文明起源与关中平原等相对干旱的地区。实际上,文明起源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在全世界都是常态。干旱半干旱,虽然看起来对农业生产不是很有利,但对古人来说,是否有利于生产,是第二位的。生活阻力是否太大,是否能活下去,才是第一位的。

在古代的华北平原,由于有太多的沼泽湖泊,固然水热资源丰富,但连铁器都没有的古人,既不可能开垦田地,遇到雨季大水,也无从对抗——跑都没地方跑。实际上,正因为华北平原历史上如此多水,洪涝多发,现在考古在华北平原腹地发现的古代遗迹都很少——本来就不多,就算有一些,也早就被水冲走了。

相比之下,关中平原虽然水热资源差一些,但地势较高,水患的风险不大,而且,临河又不太远,可以人力取水引水,用于灌溉。这种地方,是最适合古文明起源发展的。

实际上,不仅华北地区,江南地区同样由于水热资源太丰富,反而不利于早期文明的生长。在铁器出现以前,古人对南方那些参天大树,基本上就是无计可施。一直到南北朝时期,逃到南方的北方人,看到南方大山茂密的森林,还深感畏惧,在他们眼中,这简直就是可怕的深渊,根本谈不上开发利用。

所以,华北、江南地区在文明发展上,都是第二波第三波的。规律是,文明的发祥地,并不是各方面条件最好的地区,而是生活阻力最小的地方。

04

华北平原历史上从温暖湿润到现在的寒冷干燥的变迁,提醒我们注意一个情况,既然能这么变迁过来,将来也完全有可能变迁回去。事实上,最近一些年,有很多证据表明,地球似乎正在进入湿热期。北方今后有可能有更多的降水和热量。

这并不见得是碳排放造成的气候变暖。气候本身就有波动的周期,会在冷暖之间来回变迁——沧海桑田嘛。这种变暖,从大的方面来说,对我国非常利好。事实上,我国历史上的几个盛世,基本都伴有温暖湿润的气候。而几个著名的乱世,都和气候变冷变干有关系。

明朝末年就是一个所谓的“宇宙期”,也就是气候大范围恶化,变干变冷,这直接导致农产品产量减少,各种自然灾害频发。很多人陷入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分析明朝的灭亡,以往基本上只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入手。现在,学者已经越来越注意到气候变迁的原因。

在那种大范围的气候变迁之下,维持统治的成本急剧上升,保持天下太平,越来越难了。各种问题、挑战、威胁接踵而至。如果当时是个强有力的皇帝,或许还能应付;如果正好赶上王朝各项制度已经紊乱,皇帝大臣的能力又不足,再来个寒冷干燥,多半就会天下大乱战火四起。

虽然从大的方面来说,温暖湿润是好消息,但在微观层面上,也对北方各地的基础设施,尤其是农业水利设施和城市排水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习惯于寒冷干燥生活的人们,可能要及时改变观念,未雨绸缪,准备好应对各种洪涝地质灾害

对南方来说,也不能袖手旁观。历史上北方变得寒冷干燥,后果一直是水热资源被“压”向南方。如果北方重新变得温暖湿润,那么,从总量上来说,南方的水热资源都会相应减少。南方的各项基础设施,也有必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和调整。

或许,未来的人们在总结中国这次伟大复兴时,会把气候的利好变迁也列为一个条件。我们这些亲身经历的人当然知道,即使这算是一个有利条件,但真正造就伟大复兴的,仍然是亿万中国人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