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文馆‖王燕妮《读“波普先生的企鹅”有感》 评析

 三实居 2021-07-22

“波普先生的企鹅”有 ①    Yd书房hh校区  燕妮   

又到读书房的时间,王老师问了一个问题:如果地球上只有一个人,后果会怎么样?”②这句话勾引起了我的好奇心,是不是与今天的这本书有关呢?我思考着我会成为这个人的好朋友,下面我们来讲讲这本书吧!

冬天快到了,波普先生也到了休假的日子了,其实波普先生是一名油漆匠,在他身上发生了一系列好玩的故事,是与企鹅有关的,下面请听我娓娓道来

 波普先生最大的爱好就是企鹅了,只要有关于南极和北极的书播报的环节波普先生总是第一个抢先去看。看来波普先生真的很喜欢南极!但我也喜欢南极,也没像波普先生那样着迷呀!我想到了我看过的电影⑤电影名叫“神奇的一天”里面有一些讲到了企鹅,每一天企鹅爸爸都要下海把肚子填满了,爬上陡峭的悬崖到小岛上,如果浪花很大没准刚到岸上,一声巨浪就把企鹅进了海里,每天周而复始

接下来我们再回到书中吧!分享一下我最喜欢的章节是“意外礼物”,我喜欢波普先生惊讶又很高兴的神情,还有企鹅来到完全陌生的家的惊喜表情。我一直以来都喜欢家人收到礼物欢喜的表情。为什么只企鹅叫库克上校呢,这是波普先生为他(起)的名字,因为企鹅的叫声就好像在叫库克上校一样!好神奇呀!

文中波普先生想给冰箱里装一个把手,这样库克上校就可以自由进出了,就让冰箱的服务员在冰箱里面安装把手,安装把手的时候服务员看到了企鹅,尖叫着医生逃跑了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家里面养企鹅。波普先生也不晓得发生了什么事情,我想这也许是他们惊讶的表情吧虽然他很喜欢库克上校,但家里的积蓄经一文不剩了波普先生出了一个绝妙的注意,让企鹅演出,因为库克上校和动物园里的企鹅生了10只小企鹅它们排练了几个节目,到了剧,结果大获成功!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最后波普先生决定还是要把企鹅送到南极去,南极考察站的人员同意波普先生去南极,他高兴的不得了,除了陪伴库克先生,还能参与南极考察一举两得

 我觉得以前是动物陪伴人类,现在也该是人类陪伴动物了!我们爱护动物,保护动物让动物成为我们家庭

评析:我很乐意评析一下王燕妮的这篇读后感。一则我对王燕妮小诗人有期待,写诗这么好的孩子写散文会怎么样呢?二则《波普先生的企鹅》是一本有代表性的“美国梦”的类型书。——相似的还有《时代广场的蟋蟀》等。

都是来自远方的“草根”生活在花花世界的社会底层,家庭条件不是太好,但是乐观、幸福、积极、向上。然后,遇到了人生(或“物生”)的低谷,不逃避,不屈服,主动面对、努力解决问题。然后呢,发掘自己的特长,专题展示——变现,得到出乎意料的收益,开始了新的美好生活。

中国故事,与其近似的是周星驰的励志电影。

一、题目①“波普先生的企鹅”是个书名,应该加书名号,这是语法常识。

二、句②在首段出现“最后一个人”确实比较有吸引力,但是后面没有只字片语再提到它,跑题跑到五指山以外去了——比孙悟空翻得还远,一去不回头啊。

注意了,写诗可以有开放的意象,写散文应该适当地封闭,前因后果照应。

三、句“其实”转折连词,需要吗?删掉可以吧。——再进一步说,如果用这一段做开头,把上一段删掉有影响吗?

那就删掉。

四、句“喜欢南极”,怎么与前面关注“南极和北极的书”不匹配呢?“北极”哪里去了?

五、句插叙,“我”看到的一部电影,把文章拉出读书之外,有作诗的节奏,对企鹅的刻画有辅助作用,好。——当然,这个效果也可以直接引用原书来解决。这是写作风格的问题,我们只有鼓励,不做过多评价。

六、句⑥“尖叫着医生逃跑了”我怀疑是“尖叫了一声逃跑了”——哈哈,错得有点距离太远,不敢肯定。

七、句⑦“但……不剩了”这个状况发生在10只企鹅出生之后吧?顺序、逻辑错误。

八、句“因为”连词有点无的放矢的意思了,尝试把这一句移到句⑦前面,逻辑关系是不是就调整过来了呢?

九、句有两点疑问:1、没有照应开头,没有关于“一个人”的提示;2、陪伴动物,“让动物成为我们大家庭中的一员!”啥意思呢?让动物独自回到适合它们生存的环境,人类不要去干扰,是不是更好?

十、前面我们说删掉第一段,现在我又要说“删掉”——删掉最后一段,与其无病呻吟,不如一语不发。

但是两头去掉,这篇作文只能算读书笔记,而谈不上“读后感”了——题目的“有感”相应也要去掉。

说到底,我们读书,写一些读后的文字,不就是为了使我们对读书更有印象,更有收获吗?这个目的达到了,这篇文章就是成功的。继续读、继续写吧,最后会越来越完善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