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文馆‖时延博《灯谜趣事》欣赏

 三实居 2021-07-22

灯谜趣事⑨约读书房烟台校区  时延博

寒假里最开心的一件事①就是正月十五和爸爸去烟台山看灯会,猜灯谜。

正月十五这天下午我和爸爸早早就出发了②。爸爸说:“看灯会的人肯定很多,开车既堵又不好停车,我们坐公交车吧!既环保,又省时间。”

我兴奋的(得)连连点头,激动地说到(道:)③“好,好(!)”于是和爸爸两个一蹦一跳的(地)出发了

到了烟台山,时间还早,我和爸爸在滨海广场玩了一会儿,又沿着海边奔跑。好久没有来海边了,我高兴的(地)在沙滩上撒欢,奔跑,追海鸥,捡贝壳……

天渐渐暗了下来,吃完晚饭,我和爸爸一起向烟台山景区走去。

到了景区,我看见到处张灯结彩,人头攒动,大家喜不自胜,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快乐,沉醉在节日的喜悦之中。划旱船,踩高跷,舞狮子的演员们正在紧锣密鼓的(地)排练着,准备着精彩的演出。爸爸说演出还得等一会儿,我们先赏灯,猜灯谜吧。我高兴的(地)说“好啊,好啊,猜灯谜喽!”

来到猜灯谜的地方,抬头望去,简直是灯的海洋,每个灯的下面都挂着几幅字条,上面就是灯谜。什么字谜,成语迷,应有尽有,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猜对五个以上可以领奖品。我头也不回的(地)直接扎进了这片红色的大海,享受着猜谜的乐趣。

爸爸拿出纸和笔(看来爸爸是有备而来啊)。我和爸爸一个一个地猜了起来。我随手抓起一个看,上面写着“正月无初一”“'正月无初一’?这是什么字?”我问道。“是'肯’。”爸爸神秘的(地)回答。“为什么?”好奇心驱使着我问道。“你看,”爸爸说,“'正月’是指'正’在'月’的上面,'无初一’指'正’去掉一横,就是'肯’啦!”“哦,原来如此。”我恍然大悟。一个个谜语都被我和爸爸踩(猜)了出来。我见纸上有10多个,就告诉爸爸换个奖品吧!来到奖品兑换的地方,我们换了一个小的毛绒玩具。奖品兑换处的阿姨说,猜对的越多兑换的奖品越大,每一张门票只能对(兑)换一次。意犹未尽的爸爸对我说:“我们这次多猜几个,争取换个大奖。”于是我和爸爸又一头扎进灯谜的海洋,这次我和爸爸一起猜,猜对了二十九个,换了一个最大的毛绒玩具。⑦

后来,我和爸爸又观看了划旱船,踩高跷,舞狮子等民俗表演,品尝了元宵,一起度过了这个令人难忘的元宵节⑧。

欣赏:这是一篇优秀的记事作文。

一、句①开门见山点明“最开心的一件事”,这样很好。

二、句②“早早就出发了”,句③“连连点头,激动地说道:”,句④“和爸爸两个一蹦一跳地出发了”,这三句很生动地表现了“最开心”的情景。

有个细节,提出来大家关注一下,就是句④“和爸爸两个一蹦一跳地出发了”,爸爸也是一蹦一跳的吗?有没有可能是“我一蹦一跳地和爸爸出发了”——当然,袁老师更喜欢小作者现在的写法,父子同乐,普天同庆,是大欢乐。

三、峰回路转,故意转开一笔,写海边的快乐,这个写法也很有意思,我们经常说“有层次、有蕴含、有氛围”等等,这是制造气氛的一种方法。只是注意不要篇幅太大、喧宾夺主,这里小作者掌握得很好。

四、经过层层铺垫,终于到了“灯谜”部分。注意写小作者心情的词“高兴地”

五、写得真好,首先以细节刻画的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猜谜推理的过程,其次的一句话交代“第一阶段”的结果;然后,继续运用柳暗花明的叙述结构,展开猜谜的“第二阶段”——得到最大的毛绒玩具。

六、结尾,总结,句⑧“一起度过了这个令人难忘的元宵节”很准确。但是,我们经常说“紧扣主题、照应题目、首尾呼应”等等。我们有必要回头看看题目、开头。

问题出现了:题目⑨“灯谜趣事”,与开头“正月十五,烟台山”,结尾“民俗表演,元宵节”连接不够紧密。举个例子,袁鹰的散文《井岗翠竹》曾经选入初中语文课本,看题目就知道大致是什么内容,但是最早发表的时候这篇文章题目是《青山翠竹》——我们不好猜测他写的是什么,题目大了。

那么本文题目是不是能够让我们看得比较明白呢?也不能。怎么改进呢?1、如果《灯谜趣事》是指定的题目,则可以考虑加副题“——烟台山正月十五灯会小记”;2、如果“灯谜趣事”只是一个主题,则可以直接加限定词《元宵节灯谜趣事》。不要忽视题目,所谓“题好一半文”,一般而言,确定一个好的题目真的是对全文构思有极大的帮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