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加帝國圖史】001

 Dyson丁丁 2021-07-22



【原文】:The first age of the Indians, Vari Vira Cocha Runa

【譯文】:印第安人的第一个时代,Vari Vira Cocha Runa

【繪圖】:第19幅

【說明】

印加帝國(1438-1533)存在於今天南美洲西海岸,今分屬於阿根廷、玻利維亞、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和秘魯。在五百年前被入侵的西班牙人完全摧毀。

西班牙人對被征服的印加帝國充滿了驚訝和讚美,無論是建築、水利工程、手工藝品、社會制度、甚至印加人的思想品德...

縱然歐洲人自認為非常先進、老於世故,在秘魯艱苦的環境中,他們的適應、改造和多種經營卻一直未能達到印加人及其先輩的程度。西班牙征服以後,金銀被用光,梯田和灌溉運河遭到了廢棄,橋樑任其腐爛,倖存的建築無人修繕。但是,印加人和遺產卻在他們精深的造詣中和他們身處困境而不屈不撓的意志中得以永恆。

——節選自《失落的文明——印加人:黃金和榮耀的主人》P123頁


【連載說明】

菲利普·瓦曼·博瑪·D·阿雅拉寫給國王腓力三世一封也許是有史以來最長的書面請願書——長達1189頁——描述印加社會,抗議西班牙的殘暴統治。這封信幫助了一個文明不致湮滅。以“新編年史,好的政府”為標題,這封信主要用西班牙語,夾雜著些許音譯的克丘亞語(原文快赤瓦),寫於1615年之前。

作者生於歐洲入侵前後,母親是一位印加貴族,父親是一位省級官員,他親眼目睹了侵略者的殘暴行徑。但是他以建設性的建議緩和了激烈的抗議,他建議腓力三世建立綜合兩種社會長處的政府——印加管理體制加歐洲科技、基督教作為條件之一。這篇史詩般的編年史是否到過收信人手裡無從得知。送到西班牙后,手稿丟失了,直到1908年德國學者理查德·皮茨曼在哥本哈根丹麥皇家圖書館里戲劇性地發現了它。

——節選自《失落的文明——印加人:黃金和榮耀的主人》P68頁

《帝國圖史》成書于四百年前印加帝國湮滅之後,是目前僅見描述印加帝國的文獻,圖文並茂,彌足珍貴。此書現藏哥本哈根丹麥皇家圖書館,原文為西班牙文及少量音譯的克丘亞語。現嘗試通過每日一圖的方式,將400頁珍貴插圖中印加帝國部分翻譯進行連載。

本人水平和能力有限,希望在十個月內翻譯完畢。連載純屬文明傳播,無任何商業目的。圖片版權為哥本哈根丹麥皇家圖書館所有。

有任何建議、批評或交流,請留言。歡迎訂閱本人公眾號,請長按或掃描下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