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长自述】康复的女儿说:“我的头顶永远有一束金色的光”(上)

 晴日心理 2021-07-22

小虹的病情曾十分严重,情绪波动剧烈,多次尝试自杀,仇恨父母,还有味觉失调等特殊症状。她曾被权威的精神科医生诊断为难治性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有的医生甚至考虑是精神分裂症。但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副作用很严重。

经过我们的系统化深度心理干预后,小虹目前的康复非常理想。她顺利考上大学,而且在大学里表现优秀,与同学、老师相处得很好,在家中与父母的关系也大大改善,家庭氛围其乐融融。

今天这篇文章正是由小虹妈妈口述的。她从母亲的角度回顾了女儿得病的过程,再次回想那段痛苦的记忆,反省了她曾经错误、无知的家庭教育方式,并庆幸自己最终完成了蜕变和提升。

我之前写的案例分享主要从临床角度去分析,展现疾病的本质。而小虹妈妈的口述则披露了更多的女儿患病及康复的动人细节。她是亲历者,她的感想、感受肯定会令广大患者、家长们更有共鸣和启发。

由于篇幅较长,以下口述文章将分为今、明两天推送。小虹的病情较复杂,建议读者可先阅读此前的案例文章,对她的症状和病情有所了解,然后再阅读小虹妈妈的口述,这样的感受将更加深刻。

想看小虹的案例文章可点击:【真实病例】“治疗后,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总觉得模糊,难道记忆被删除了吗?”

在明天的文章中,我再详细分享我的个人感受。

——何日辉


(下文由小虹的妈妈口述,晴日心身医疗工作人员整理成文)

如果1年多以前谈起女儿的患病经历,我的心情肯定非常沉重,甚至不想再次提及以往的痛苦历程。不过,现在女儿已经上大学了,状态非常好,我们一家人很融洽。今天再谈起这个话题,我的心情轻松了很多、很多。

女儿之所以患病,我们原生家庭给她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这是我后来才意识到的。所以如果要谈经历和感受,肯定绕不开我们这个家庭的背景。

我是一位老师。可能很多从事过这个职业的人都有深刻的感受,教师这个群体给人的感觉是比较严苛的、不苟言笑的。而且出于职业特性,老师接触过的优秀孩子非常多,也就更容易忽略了自己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而我丈夫是一名银行职员,他不善言谈,但心思比我细腻。女儿有什么物质上的需求他一般都会满足。由于他不擅长表达,平时也就不太经常耐心地引导孩子,不太会跟孩子分析一些生活上的道理。

而且,他总认为我是老师,我在教育上是专业的,孩子就该主要归我管。所以,他虽然爱孩子、疼孩子,但整体上缺乏教育意识,大部分时间是袖手旁观,很少真正地、主动地参与到孩子的沟通、交流和陪伴中去。

我女儿从小就在我工作的学校上小学。我当时也没有特意把她送到别的学校,认为孩子跟着自己比较方便。而且,我们学校里大部分老师的孩子也都是跟着自己父母上学的。甚至,有时候学校里分班、分教学任务,女儿就在我带的班里,我就像管其他学生一样直接管她。

我现在反思,我既是她的妈妈、也是她的学校老师,这种角色的重叠可能在管教孩子方面是比较方便。但也有明显的弊端,比如不能很好地锻炼孩子的独立性。

学校里的其他老师都知道她是教师子女,自然就会比较照顾和关注她。女儿的德、智、体、美、劳方方面面都很不错。缺点当然也有,但常常被这种“光环”掩盖了,也导致她不自觉地产生了希望被人一直捧着、关注着的虚荣心。

后来我当上了校长,女儿一下子成了“校长的女儿”。这种身份给她带来的压力无疑是更大的。在旁人的眼里,校长的女儿自然不能差呀!

但其实女儿不是那种天资特别聪颖、一点就透的孩子,她需要多次的练习、琢磨才能掌握知识点。她每次考得的好成绩、在兴趣活动中取得的奖项,都是靠她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来的。

所以,一方面我怕这种“光环”会造成她的“傲气”,担心她懈怠、掉以轻心。另一方面,我也认为我是校长,我的孩子当然不会比别人差。因此我对女儿的态度一直是批评居多、肯定极少。

别人的孩子做得好,他们的妈妈就会给个大大的夸奖,亲一亲、抱一抱,有一些亲密的互动,但我对女儿几乎没有。她考了全年级第一,她在演讲比赛中拿了奖,这些突出的优秀表现都值得好好地给予鼓励,激发她的自信和动力。但我都没有,我认为这是女儿应该做到的,不用表扬。

这可能也与我的性格比较严肃有关。我的爸妈从小对我的要求也很严格,一直都是板着脸跟我说话的。我也没有过与父母之间的亲密互动,更加没有意识到个中的重要性。我认为我的成长没受到特别大的影响,也就认为这样管理孩子是对的。

现在我想起来真是后悔。我过去的错误教育方式和态度,不但没有帮助女儿摆正心态,没有引导孩子养成积极的性格,反而给她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这是导致她后来不断在学习上自我施压、失去理性、缺乏自信的原因之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总的来说,在小学阶段,女儿成绩前茅,顺利地渡过了。但到了初中,中学里汇聚了全市各个小学的优秀孩子,女儿便不再那么突出了。

虽然她的学习成绩不算落后,但学得比较吃力,周围的老师、同学也不会像以前那么关注她、照顾她。我感觉她内心是接受不了的,非常渴望表现得如小学那样优秀。

初中三年,她拼了命一样地学习,经常学到深夜1、2点才睡觉,或者早上3、4点起来学习、背书。虽然成绩一直不冒尖,但她从不自暴自弃,最后满怀着期待地参加了中考。

她内心是有很高期盼的:我一直那么努力,一定能上一个重点高中!但事与愿违,她的中考分数达不到她想去的那家重点中学。她一下子就崩溃了。看着她难过的样子,我和她爸爸也很心疼,没别的办法,只能陪在痛苦的孩子身边。

女儿铁了心一定要去重点中学,我就想尽了各种办法,找到了门路,把她送到我们当地的另一所重点中学。这虽然不是女儿一开始就向往的那个学校,但这所学校在我们当地、甚至全国都很有名,以严厉、军事化的学风管理、“清华、北大的摇篮”著称。

这所高中汇集了全省、甚至全国的尖子生,女儿入学的成绩本来就比别人落后,她更加玩命般地学习。她想比别人多拿一分,几乎要拿命来拼。巨大的压力压得她无法喘息。

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当初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我们出于孩子的虚荣心,还有我们家长对重点学校的盲目追求,把她送进了她根本适应不了的一所学校。

我有时候想,是不是当时多劝劝女儿,引导她去一家普通的高中,压力小一些,她就不会得病了呢?可能也未必如此,她内心自卑、争强好胜、不甘落后,到了普通高中可能也会自怨自艾,一蹶不振。这是心理根源的问题,不是环境的改变就一定能解决的。

或许,是她命中注定有此一劫,才能得到真正的蜕变和提升吧。

上了那所高中之后,不到一个月,女儿就出状况了。她经常感觉头疼、耳朵疼、眼睛疼,几乎浑身都疼了个遍,三天两头就觉得全身难受。我们几乎天天带她去医院,医生、护士都认得她了。

后来,她连续高烧3个月,但还是不愿意请假。她每天坚持在学校医务室输完液后马上就去上课。她的手上密密麻麻都是针孔,肿得像馒头一样。我们劝她回家休息,她说什么都不肯,把学习看得比命还重。

但即使长期输液,女儿的高烧还是没缓解,当地医生也不能确定原因。我决定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本市看不好,我们就到北京去,那里有最好的医院和专家。

我记得是在北京协和医院,一个专家看了我女儿的情况和检查单,她说:“你孩子没有毛病,各个指标都很正常,就是压力太大引起的神经紊乱,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一些打击了”。

现在想起来这个医生真是一针见血。女儿在那所高中确实遭受过很大的打击,甚至一提上学就发抖。

图片来源于网络

比如晨间跑步,这个学校要求学生们排成一个一个豆腐块儿式的方阵跑步,为了保持队形不能乱,他们前后挨得非常近。有一次女儿不小心绊倒了,居然没有一个同学停下来扶她,甚至有人不绕开她,就踩着我女儿跑过去了。他们不敢掉队,不敢停下,因为学校和老师就是那样严厉地要求他们的。

我女儿脸都被踩肿了,伤得不轻,在学校整整躺了一个礼拜,学校竟然也不通知家长,孩子也没跟我们说,我们后来才知道。我现在说起这件事还心疼得想哭。这件事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创伤。

这个专家一听我女儿所在的学校,马上就告诉我,这个学校有过两次学生跳楼事件,“你们想想,到底是成绩重要还是孩子的健康重要?”

我明白医生的意思。我决定不让女儿去那家高中了。果然,在家休息后,她很快就不高烧了,身体的不适全都没有了。

但女儿很要强,身体好了就提出要上学。我让她转学到了一所普通高中,压力小一些。但不到一礼拜,她又开始发烧,浑身疼。我给她办理走读,还是不行。她情绪症状越来越严重,回到家就发脾气,摔东西,说一些非常悲观、厌世的话。

我再一次带着孩子到北京,但这次找的是精神心理医院。我找了一个非常权威的专家,他很快就诊断女儿为双相情感障碍,建议住院治疗。

我说,女儿不愿意住院,也不认为自己是精神疾病的病人。这个专家介绍我到一家心理康复医院,里面都是孩子,不用穿病号服,环境和管理都比较人性化,就像疗养院一样。

但女儿还是不愿意去。我只好跟她说,只是去看一看,咱不一定真的在那儿治。其实,我已经偷偷地跟那家医院打好招呼了,孩子就在那里住院治疗。所以我和女儿一到那家医院,医生、护士就把她收下了。

女儿发现被骗了,又哭又闹。我心急如焚,问能不能陪着孩子住院,可医生不同意。我和她爸狠狠心,转身就走了。那天我们一路走,一路哭,心里非常难受,但又没有办法。后来我才知道,我们走了之后,医院对女儿采取了保护性约束,把她捆住了。这对孩子又是一个很大的创伤。

每次提起这个过程,我都会泪流满面,是我们用善意的谎言伤害了孩子。在这一步上,我再次失误了。那时,我们家长真的是病急乱投医了,对精神心理疾病的理解非常肤浅,就觉得孩子得了病,就该交给医生好好治病,并没有顾及孩子的心理和感受,还欺骗了她!

女儿住院以后,我和她爸每周开车5个多小时去看她一次。那时女儿对我们非常仇恨,要么完全不搭理我们,要么就说我们是骗子,恨我们像恨敌人似的,恨不得拿刀子捅我们。

通过住院药物治疗,女儿的情绪稳定了很多,但她的心理问题并没有解决。她发现,只要说一些行为举止平和一些,说些积极的话,医生们就认为她好转了。她便故意表现得非常好,还主动协助医生开解其他孩子。

3个月后,女儿出院了,但可能因为药物副作用,她胖了30多斤。到家的第一个礼拜,她吃饭比较正常,但还是不理我们,闷在自己房间里。而且她整晚、整晚地失眠,我们睡觉了,她就在房子里不停地转,白天才迷迷糊糊地入睡。

而且,药物副作用比较大,她手抖得厉害,碗都端不住,说话还是那样的悲观、厌世。一有好转,她就想去上学,这是她一直的目标。我就又给她转了一所高中,但她还是在学校里待不住,觉得每个同学、老师都针对她、嘲笑她,脑子里的想法非常负面,每天都焦虑、愤怒,让她没心思投入到学习中。

我又带她去北京看那个精神心理专家,专家说孩子复发了,赶紧住院吧。我感觉孩子再一次被打入了地狱,她在旁边听着医生的话,脸色很难看。我知道,她再也不可能接受住院了。

我说,医生,能不能不住院?调整一下药物?专家就给孩子的药加了剂量。没想到,加大药量后,女儿手抖得更厉害,晚上失眠更严重了。我感觉不对劲,带她到我们市里的大医院一化验,医生说孩子药量太大,几乎中毒了,赶紧撤药。

那段时间是我们最低谷、最灰暗的日子,我天天以泪洗面。女儿不能上学,我就请假在家陪她。但女儿也很矛盾,她担心我失去工作,担心家里经济出现问题。她说:“妈妈,你去上班吧,我在家没事的”。

可是,我几乎每天下班回家都会看见她躺在地上割自己的手,大喊大叫,怨我,怨她爸爸,怨家里所有人,似乎每个人对她都没有善意,都是深深的伤害。我当时那种揪心的痛苦,那种无助,可能真的只有那些同样经历过的家庭才能理解。

虽然日子过得磕磕碰碰,举步维艰,但后来出现的转机证明,皇天终不负有心人,我很庆幸我们一家人都没放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