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删了孩子的游戏, 难道我做错了吗?!

 晴日心理 2021-07-22

最近,有一篇文章的标题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

“我删了我儿子的游戏,我是混蛋吗?”(点击可跳转看原文)

这篇文章里说,在美国的一个网络论坛上,有一位爸爸发帖称他删了儿子的一款电脑游戏《我的世界》。

为什么要删呢?原来疫情停课以来,儿子的作息一下子改变了。本来早上7点起床准备上学的,停课后往往睡到9点、10点才起床。

这个爸爸认为儿子必须按照以往的作息,坚持7点爬起来。他不停地督促儿子,还警告道:“如果还是每天睡懒觉的话,会有严重的后果”。

狠话一出,儿子早起了一段时间,但很快又打回原形了。这位爸爸生气得不得了,再次发出“最后的警告”,结果儿子第二天还是睡到了11点。

于是,这位爸爸“遵从之前的警告,把电脑上他最喜欢的《我的世界》删掉了,还取消了他下个月玩电脑的权利”。

结果,儿子的反应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得知游戏被删后,立马嚎啕大哭,说那是自己精心搭建的虚拟世界,花了整整一年,他还会在这个虚拟世界里与暂时无法相聚的好友互动。

父亲想起来,儿子确实曾经骄傲地向他展示过里面一座宏伟的城堡。

“他现在整天都在哭,而且拒绝吃任何东西了”。这位父亲可能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否有所不妥,便写了上面那篇文章放到网上,让大家评评理。

该父亲所发表的帖子

在那篇文章的评论区里,网友的意见几乎一边倒:是的,你是个混蛋。

他们觉得这个爸爸严重缺乏共情能力,意识不到这个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还有很多网友说自己也曾被父母这样对待,最后无法向父母敞开内心,甚至离家出走。

这个事件算不上大热点,却揭露了父母、孩子、玩游戏这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平衡问题,深深地触碰到父母、孩子和曾经也是孩子的游戏玩家们心中的痛。

而且,这还没完。

国内有一个专门关注游戏的自媒体平台(公众号:游戏研究社)注意到了这件事,写成了原创文章,并引申到每个人都应该认真看待他人珍视的事物,不要随意轻视、蔑视。

毫无疑问,这个平台的受众主要是喜欢玩游戏的网友。于是,文章下面的网友评论再次一边倒,他们深深地体会到男孩的痛苦,谴责这位父亲“没有共情”,有的还吐槽自己的父母也做过这样“混蛋”的事。

接着,这篇文章被很多教育号转发,其中一个转发的公众号号是“少年商学院”,这是一个提供留学、升学资源的公众号,绝大部分读者是父母。我一开始也是从这个号看到这篇文章的。

于是,我很快发现,文章底下的网友留言(或者说“家长留言”)乃另一个画风。

有的家长认为这位父亲的做法缺乏理性和智慧。但也很多家长认为在那种情况下,父亲删了儿子的游戏并没有做错。

最具代表的核心意见是:如果孩子现在就不能遵守承诺,影响了学习,那长大之后的后果更严重!而这样的评论几乎获取了最多的点赞,看来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

另外一些家长则是“拒绝游戏派”:不玩游戏不就没那么多事了吗?

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这位父亲的做法确实不妥,暴露了深刻的教育问题。

(我个人同意该评论的前半段,但对于后面提到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我并不认同,这是典型的精神分析的语言)

有的家长还指出了预防孩子沉迷游戏的更好招数。

还有更多的评论就不一一在这里贴出来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找到这两篇文章,看一看事件的来龙去脉,以及别的家长与你们的个人看法有何不同。

就我个人而言,结合多年来的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临床诊疗和心理干预经验来看,我并不认同那位父亲的做法,它所带来的弊端远远大于利端,要花更大的精力、更长的时间去弥补儿子所受到的创伤。

当然,如果从长期来看,如果这位父亲能及时醒悟,在这个激烈的矛盾中学会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那这件事也可以转化为好事。

为什么我不认同?在这个父亲发文的国外论坛上,有一条留言获赞数最多:“(你的儿子)努力了一整年,现在他被一个把早晨七点起床看得比发挥创造力还重要的人扔进了孤独之中。”

《我的世界》这个游戏与现实中的乐高很相似,是一款经典的“沙盘游戏”,孩子从零到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一砖一瓦地搭建自己的梦想世界,还可以让别的网友来参观、举行活动,获取成就感和别人的认同。

《我的世界》游戏,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这是一款没有暴力、血腥、悬疑的、相对而言比较有益的游戏。但那位父亲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认为这只是一款普通的娱乐游戏,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是这个父亲犯的第一个错误,他不但不了解孩子内心珍视的东西,还予以轻视。

但这并不是问题的核心,不能将这对父子的矛盾简单归结为“发展创造力”和“必须7点起床”孰轻孰重的问题,否则就很容易走极端:很多游戏都能发展创造力,难道只要能发展创造力,就能枉顾生活和学业吗?显然不是。

所以,这个矛盾的本质其实是父母是否懂得智慧引导,化弊为利的问题。说得再具体一些,这是父母是否懂得共情、以及在共情的基础上制定规则、并执行规则的问题。

首先,“必须7点起床”这个要求到底是否合理?

我个人觉得,在疫情停课的特殊时期内,家长没有必要硬性要求孩子如平常一样7点起床。大部分成年人如果不用正常上班,估计也很难早上7点起床,也会想睡一下懒觉。

而且,儿童、青少年处于发育阶段,所需的睡眠时间本来就比成年人更多。已经有很多研究指出,迫于学习压力等现实因素,很多儿童、青少年的睡眠时间其实是不足的,影响其大脑功能的恢复和发展。

所以,我觉得这位父亲设立的“底线”本身就是不合理的。孩子不用上学,想适当地多睡一会儿,这种想法是合理的,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让他们充分地休息,这对心身健康都有益处。

紧接着,儿子对这起床时间的要求是否有参与讨论?是否有一定的选择权?

这个父亲应该耐心地跟儿子交流,充分尊重孩子想多睡一会儿的想法,再跟儿子深入分析为什么要保持健康作息和学习的习惯。在得到孩子的理解和认可后,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底线,给孩子一定的选择权,比如是8点起床,还是8点半起床?是父母叫醒,还是自己调好闹钟?一天的活动该如何安排,才能保证早上能按时起床?如何既能多睡一会,又不影响学业和正常生活?等等。

如果双方对这些细节达成过共识,那这个儿子肯定会更愿意履行承诺,而不是被迫。孩子还能在协商的过程中学会妥协、制定规则,并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还有,如果履行了承诺,有没有一定奖励?如果没有履行,儿子具体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父亲在网帖中对这个方面的细节说得不是很明确。他说自己警告了很多遍,“否则就有严重后果”,但他有没有告诉儿子这个“严重后果”指的是删除《我的世界》?他儿子又是否参与了这个“后果”的制定?他对这个“后果”是否认可?

从这位父亲现有的叙述和他儿子错愕、剧烈的反应来看,他们很可能是没有对这个“后果”进行过沟通,更加没有达成过共识的。

所以,在这件事里面,这位儿子到底有没有责任?很可能有,但不是主要的;是他的爸爸要负最大的责任。

很可能,这个父亲只是单方面地、强硬地下了个命令,认为儿子必须做到。儿子迫于父亲的压力,最初几天勉强做到了。但这个命令毕竟合理性不足,孩子很难持续;况且他又是被迫的,心里不情愿,更加难以服从了。

别看他只有9岁,现在的孩子是“数字星球”的原住民,很早就有了强烈的自主意识,对“高压式”的教育方式非常抵触。

只有做到了以上几点,才是真正的“奖罚分明”,才能引导孩子建立真正的“规则意识”和“底线思维”,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也只有这样,当孩子确实没有履行承诺,接受了相应的惩罚后,家长才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勇敢地面对过错,加强自我反省,提升短板,不要遇到困难、挫折后就把责任都归咎于他人。

像这个事件中的儿子,虽然他不负有主要责任,但出了问题后整天哭闹,甚至绝食,也是典型的把所有的责任推给了父亲,缺乏自我反省能力。

但这个阶段的孩子本来就缺乏自我反省能力和自知力,更加需要父母的榜样力量和科学引导。

所以,对于以上这些设定并执行规则的原则,这位父亲可能都违背了,也缺乏引导孩子的智慧,便自然难以得到理想中的效果。反而,他制造了更麻烦的问题,给孩子造成了心理创伤,对亲子关系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讲完规则的设定和执行,再谈一谈“共情”,以及为什么一定要在共情的、有底线的基础上设立规则,而不是家长想怎么来就怎么来。

共情是一种意识,也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智慧。在这一点上,很多家长是缺乏意识的。当然,这主要是因为在我们这一代家长的成长过程中,也很少能得到来自父母的共情。

上一代父母生于物质贫瘠时代,忙于为生计而奔波,他们为了让子女有饭可吃、有书可读,已经倾其所有了。如果这种情况下还要求他们跟我们共情,这要求实在有点过分了。

于是,这一代父母自然也缺乏共情的意识。有的家长还非常不解:我当年也是在打骂中长大的,怎么就没事呢?现在小孩真是“玻璃心”!

这是典型的忽视了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经验变成了陷阱。现在的社会整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物质丰富,孩子的精神需求大大提升,这就要求父母必须学会共情,要了解孩子的情感和内心活动。

第二,共情是一种能力,不是你想去共情就一定能做到的。很多父母经过学习,有了共情的意识,但每次爆发亲子矛盾时又不知如何付诸行动。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像这个事件中的儿子,他千辛万苦地搭建了自己的模拟世界,投入了很多情感和精力,并引以为豪,如果父母没有参与过这个过程,甚至不了解这个过程,自然难以理解这款游戏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

如果没有理解和了解的基础,是很难具备共情能力的,很容易用自己的个人经验和价值观去判断孩子所珍视的东西:不就是删了个游戏吗?不就是扔了一堆漫画书吗?不就是丢了一筐破玩具吗?

所以,如果家长想提高自己共情孩子的能力,一定要走进孩子的生活和世界,跟他们一起体验他们喜欢的活动,接触一下他们爱玩的游戏。即使不能完完全全地体会孩子的感受,但起码要知道孩子在意的是什么。

如果那个父亲知道《我的世界》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性,他就不会轻易地把“删除游戏”“删除账号”作为惩罚的选项。因为他知道这是儿子的成就感、自信感和社交认同感的来源之一,如果骤然失去,会给孩子带来沉重的打击。

我在临床心理干预中也碰到过一些类似事件。有一位父亲把初中女儿在电脑里写的一部长篇小说删掉了,女儿非常愤怒,甚至拿起刀要跟父亲拼命。这父亲非常不理解,认为“这至于吗?”其实,早在此前,他和女儿的亲子关系已经出现了很大问题,但他缺乏意识。

还有一个患者,最近接受完心理干预后回到家中,但没过多久又出现情绪波动。我一细问,原来是她爸爸认为家里电脑慢,要拿去升级系统,也没提前跟孩子打招呼。

结果,重装系统后电脑里的孩子的QQ记录、微信记录和一些学习视频全都没了。孩子生气得不得了,拒绝跟父亲说话。

这个父亲觉得自己很冤:“我这是不小心的啊!我哪知道里面的东西对她那么重要啊!”

当然,他确实不是故意的,但也从侧面证明他对孩子也不够了解。那些QQ和微信记录是那孩子患病最严重时与一些热心网友的聊天记录,那些网友的陪伴和鼓励,帮助她熬过了最黑暗的时刻,所以孩子特别在意。

如果她的爸爸足够了解孩子,起码应该提前告诉孩子要重装电脑,注意备份。如果他提醒过孩子,是孩子自己疏忽了,那才主要是孩子的责任,家长再引导孩子自我反省。

而共情也是一种智慧。

只有父母重视了孩子的精神层面需求,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得到了他们的认可和信任,你会发现有时候引导孩子、或者所谓的“管教孩子”,并不是一件多令人头疼的事。

你讲的很多正确的道理、知识,孩子会听得进去,甚至举一反三,吸收成为自己人生中的宝贵经验。家长和孩子也就成为了“亦师亦友”的理想关系。

最后,还想谈一下父母应该如何对待电子游戏。

前两周,我接受了一次电视台的节目录制,针对很多孩子在疫情期间沉迷游戏、复学后难以调整学习状态的难题提供了建议。(详细可点击回看:史上最长寒假后,孩子沉迷网络和游戏无法自拔,家长该怎么办?

我受邀参加了广州电视台《健康100FUN特别策划:开学健康锦囊》节目的录制

从上面贴的一些家长留言中可以看出,很多父母对游戏有认知误区,认为游戏是无关紧要的娱乐消遣,甚至是“洪水猛兽”。

2011年前后,国内有一位所谓的“教育专家”陶宏开,认为电子游戏“猛于虎”,是“电子毒品”。

我并不认同这样的观念,他们把主要的、甚至是所有的责任都归咎于电子游戏,这明显是走极端了。

玩游戏是一把双刃剑。儿童、青少年的从众心理很强,特别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也非常在意同伴对自己的认同,如果家长过分禁止孩子接触游戏,很可能导致他们与同龄人缺乏共同语言,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继而导致情绪波动、家庭矛盾、学习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但与此同时,家长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不加节制地放任孩子玩游戏。

我坐飞机的时候常常能看到一些家长,他们给孩子一台ipad,自己也在刷手机,几乎持续了整个飞行时间。这是很多家长的做法,为了让年幼的孩子不闹、不捣乱、不妨碍自己的私人时间,放任孩子玩游戏,却不设立合理的规则,防范他们沉迷。

接着,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了,或者玩游戏沉迷了,家长又走另一个极端,开始采取强硬的命令和措施,禁止孩子玩游戏,然后激发剧烈的亲子矛盾。

一流的父母是榜样,二流的父母是教练,三流的父母是保姆。在这个时代下,我认为父母不但要当好榜样,也要当好教练。

图片来源于网络

父母要有积极的三观,做一个正直、坚毅、会自我反省、热爱学习的人,才能潜移默化地对孩子的品格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是榜样的力量。

如果在这个时代下,玩游戏是无法避免的,父母应该利用好这把双刃剑。如果孩子喜欢玩游戏,我建议家长也去玩一玩。

如果你实在玩不转,是一个“猪队友”,那至少可以充当设定玩游戏规则的教练,引导孩子学会协商,确定规则,从而让孩子逐渐具备规则意识,自律能力和底线思维,加强反省。

如果你也是个高手玩家,那就更好。跟孩子一起打游戏的过程中,不但能增进亲子关系,还能借用游戏的语境,深入浅出地引导孩子增强策略能力,并渗透一些人生道理。从专业上讲,这是非常高明的心理干预。

是否看着、看着,发现玩游戏居然成了一件好事?

在心理干预中,我经常跟青少年患者及其家属说,现实生活中的事情往往不是简单的好/坏或对/错,而是如何将利处最大化,弊端最小化。懂得“坏事变好事”、“自我反省、改变并提升”是非常重要的意识和能力。

即使孩子已经沉迷游戏,出现了一定的精神心理问题,那正好暴露了孩子在现实中缺乏成就感、归属感,暴露了父母的教育问题和家庭问题。父母的自我反省、改变和提升便尤其重要,这可能成为这个家庭出现重大转折的机遇。

我删了孩子的游戏, 难道我做错了吗?!

读到这里,各位家长、孩子或曾经是孩子的游戏玩家们,你们心里对这个问题又有什么样的答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