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在即,父母如何帮助孩子有效减压、超常发挥?一定要记住这8个字!

 晴日心理 2021-07-22

距离高考还剩下7天,高考生进入了最后的冲刺阶段。

对于很多人来说,高考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只为了这一战的胜利。很多人都想通过高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但是,并非所有的考生都能在这场战争中凯旋而归。几乎每年都能在媒体报道上看到个别学生因高考失利、名落孙山,或者不堪考试压力,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一类悲剧总是让人十分惋惜。

高考前,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调整心态?高考后,家长又该如何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以下总结一些来自于精神心理临床诊疗的经验,以及分享一些考试技巧。

考前减压

高考仅剩下一星期,孩子所掌握的知识基本已成定局,接下来更多的是拼心理素质和考场发挥。那么,如何才能让孩子在高考中保持一个较好的心态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首先,作为家长,应该尽可能帮助孩子减轻心理压力,让他们轻装上阵。切勿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孩子强调高考的重要性,更不要说出“考不上大学,一生就毁了”、“努力就白费了”这类话。这往往会令孩子精神紧绷,高考中更加容易发挥失常。

那该如何看待高考?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会从一生的角度去看待这场考试,不要再持着“一考定终身”的落后观念。

高考的确是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整体上看,如果考得好,那么对于大学及所学专业的选择自由度更大,可获得的整体教育资源更加优质,知识、技能等个人综合水平能得到更好的提升,从而获得更好的择业机会。

但高考并不能决定人的一生,即使高考失利,也有很多路可以达到目标。

比如考研。前不久,浙江有一位“励志哥”苏文就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苏文高中成绩优异,如无意外能考上国内名牌大学,但高考失利的他最后只考到了二本院校,是全班倒数第一。但上了大学后,他调整心态,不懈努力,最后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点击回看:全班倒数第一考进北大!浙江励志哥的这个“优点”值得所有孩子学习!

又比如复读。马云参加了三次高考,屡败屡战,最后成就了阿里帝国;而俞敏洪也参加了三次高考,最后创立了新东方。

哪怕是高中辍学的“小混混”,只有他们愿意努力和付出,一样可以再次参加高考。我曾经接诊过的患者皓轩,他高中时期滥用止咳水、曲马多,甚至吸食冰毒出现精神病性症状,最终辍学,整整耽误了5年光阴!

但病情康复后,皓轩花了半年的时间奋力复习,重新参加高考,最终考上了大学,如今已经是“省优秀大学生”,拿到了央企的聘书。(点击回看:【真实病例】5年前,他因病辍学;5年后,23岁的他成功考上大学,最终彻底康复!

即使不复读、不考研,也可以在参加工作时通过其它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即使最后不得不选择复读、考研或其它道路,也千万不要以为这就是比别人落后了、这就是走弯路了。因为如果我们积极应对,这条路上的挫折是帮助我们积累的逆商、抗压能力的宝贵机会!

所以,如果父母想真正地为孩子减压,端正他们的考试心态,父母们自己就必须想明白这个道理:

高考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机会,我们要积极应对;但人生绝非只有高考这一条出路,即使考上了好的大学,也并不意味着人生就成功了。

一个人最终是否能够成功,最重要的是逆商,其次是情商,最后才是智商。高考只是孩子当下学习综合水平的一种体现,更多的是体现智商,并无法决定孩子将来是否能获得成功。

我常常对患者及家属说的一句话“积极努力,顺其自然”,同样也可以用来考前解压,努力过、付出过了,便坦然面对最后的结果。

考试发挥

学生的应考状态可分为超常发挥、正常发挥及失常发挥。

从精神心理的角度来分析,超常发挥虽然可能夹杂着运气成分,但更重要的是考生在考试时的情绪。如果他们带着轻微的开心,甚至是兴奋,此时他们大脑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运转快,反应快,答题效率更高,因此容易超常水平发挥。

而正常发挥的情况下,考生的情绪相对平稳,一开始可能有点紧张,但进入答题状态后,注意力比较集中,能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水平正常发挥出来。

家长和学生们都不想遭遇的就是失常发挥。这种情况下,考生的情绪非常焦虑,紧张,思维内容是负性的、灾难化的,大脑运转非常慢,遇到难题,常常有一种“大脑一片空白”的感觉。这自然就难以发挥正常水平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些严重的考生甚至考试前几天就已经失眠,甚至在很早以前就有明显的考试焦虑症,小考正常,大考失常,或者有严重的学习障碍。

我接诊过的患者小逸高三时一上学就发烧,但只要离开学校,症状很快就会消退。他和父母都非常焦虑,担心无法去参加高考。幸好经过我们的心理干预后,“一上学就发烧”的症状快速缓解,并且及时赶上了高考。(点击回看:【真实病例】高三休学半年,一上学就发烧,他能否及时赶上高考?

所以,对于这类严重的考试焦虑症及学习障碍患者来说,必要时应到精神心理科求医,可服用少剂量的抗焦虑药及镇定安眠药,有利于缓解焦虑情绪,改善睡眠,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考试状态。

当然,大部分考生还没达到那么严重的程度,那么可以通过一些自我调整技巧,比如在睡前做放松训练,甚至可在放松状态下,通过想象调动起快乐、兴奋的情绪,然后再将该情绪与参加高考的情景反复结合,提高考试状态。

至于放松训练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杨甫德教授所提供的呼吸调节放松法、肌肉放松法的简要步骤,还有自我催眠的方法。坚持练习一周,可对情绪、睡眠有较好的改善作用。

以下是杨甫德教授介绍的3种调节心态或者放松的技术。

第一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掌握,或者说所有的减压放松技术都有赖于这个最基本的技术,叫呼吸调节放松法。你会发现任何的放松都是在呼吸调节放松基础上去进行。

呼吸调节放松法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个要点:

第一是要调身,调节身体的姿势。一定要选一个坐着很舒服的姿势,或者躺着的姿势,自己感到舒服。

比如说通常情况下,我们都是选择坐着的姿势,要让自己的屁股坐在椅子的前1/3部分,尽量后背要挺直,不要靠着椅背,双手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最好能闭上眼睛,这是呼吸调节放松第一要点,要把姿势摆好。

第二就是要调息,调整呼吸。呼吸最重要的是要深吸气,深呼气,我们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这个,要练习之后才能达到这个状态。

深吸气的时候,一定要缓慢匀速地吸满胸腔,让自己的胸腔涨满为止,要屏住3、5秒钟,然后再缓慢匀速地把胸腔内的气体呼出去。什么叫呼?就是腹部收缩,排气,把胸腔里面的气体挤压出去,这是呼吸的第一个要点。

第二个要点,深呼吸时要用口腔吸气,要用鼻腔呼气。

第三个要点,在吸气和呼气的时候,最好能够配合着数数。比如说从1-7,这样你会把节奏把握好,会吸气的时候吸满,呼气的时候排净,呼吸科就叫放松的第二点为调息。

第三,调心。在我们的呼吸调节全过程,一定要把我们所有的注意力,把大脑整个意识都放在呼吸的全过程上,从吸气到过程到最后呼气。

比如说我们能够感受到吸气的时候,空气的凉爽,感受到气体进入喉咙,倒入胸腔,甚至会挤压腹腔,最后再通过收缩慢慢排气,呼出气体的温暖感,我们都应该能够感受到。所以这是呼吸调节放松法的三个要点。

一般来说,吸气呼气算一次,连续做10~15次,最终我们会有一种非常放松、非常松弛的感觉,这就是呼吸调节放松法。

第二种,运动放松法,我们也叫渐进式的运动放松法,也就是说通过肌肉的绷紧收缩,绷紧,再绷紧,最后突然松弛,渐进式肌肉放松法的要点。

首先让肌肉绷紧,然后再绷紧,接着突然放松。要充分体会肌肉绷紧和放松之间的感觉上的差异,一般先从右手收缩开始,最后再收缩,放松,这是一个过程。就是握紧拳头,再握紧,进一步使劲,最后突然放松,这是一个过程。

从上肢到左手到头颈部、胸部、腹部、大腿、小腿、脚趾,按照这样一个次序来做,整个一套完成,你会真的找到特别放松的感受。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呼吸调节和渐进式的肌肉运动放松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我们在深吸气的时候,要让全身肌肉绷紧,在呼气的时候肌肉放松,就会效果更好,这叫呼吸放松和肌肉放松配合来做。

第三种,自我催眠方法,这个也是非常好的。

自我催眠指的是什么?就是在3次呼吸调节放松之后,找到一种放松的感觉之后,我们可以进行自我催眠。自我催眠的主要要点是1数到20,让自己慢慢进入催眠状态,每数一个数要间隔3~5秒钟,这是节奏要把握好。

比如说1,就要间隔3~5秒钟数下一个数,在心中默默地数数。一般来说快的数到10,就差不多进入催眠状态,绝大部分人数到20就差不多自我催眠了。

在数到20的时候,要给自己一种心理暗示语,比如:我现在很好,我相信我每一天都会越来越好,因为这时候你是一种放松、享受的感受,这时候再加上这样一种心理的指导语,你会给自己更强的放松和信心,这是一般性的放松训练。

我在此前的文章也提到过,后续我们会结合深度催眠下病理性记忆修复技术(TPMIH)及深度催眠下条件反射重建技术(CRRDH),整合成“简易版”的心理干预模式,有望能实现复制和普及,更快速、高效地消除学习障碍。

考试技巧

有很多考生在答题时是缺乏相关技巧的,比如没有分配好考试时间,对难题和基本题缺乏整体的把握等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曾经也是一名“学霸”。以往每逢大考,我一拿到试卷写好姓名后,会先大致看一遍试题,掌握基本的题量,心里有数。

开始答题后,我选择的是先易后难的方法。遇到偏难的题,我会先跳过,并标上“△”;遇到完全没有头绪的大难题时,我就会标上“★”,也直接跳过,不会在这些题目上浪费过多时间。

等到我把全部会答的题都做完了,再进行一次检查,检查的时候用反推的方式或者把答案带进题目进行验证,无误后涂相应的答题卡,这样基本的分数也拿下来了,接下来才开始攻克打了“△”的偏难题。

把偏难题做完以后,再用类似的方式进行检查和涂答题卡,我就心安了,我知道卷面的大部分分数我已经拿到手了。接下来我才开始琢磨打了“★”的大难题。我知道自己不是“学神”,所以对于这种题目,我常常不要求自己拿满分,都抱着“能拿多少分是多少分”的心态,绝不瞎耗,避免浪费时间,也不能因此让自己心态崩溃。

最后,如果还有时间,我会再认真地检查一遍试卷,而且尽量不用原来答题的思维模式去检查,而用另一种思维才更容易检查出错误。

还有,遇到看似简单的题绝不要掉以轻心。我也做过不少高考模拟题,高考真题,也参加过真正的高考。我发现,高考的不少题目非常“狡猾”,它们看上去似乎是我们平时练习过的题目,但仔细琢磨,里面却暗藏陷阱,一不留神就会出错。

所以,考生们一定要沉着,不要看到熟悉的、简单的题就掉以轻心。还有一点需要提醒考生们,在填涂答题卡的时候,不要心急,一定要求稳,必须核对好题号,避免丢了不必要的分数。

关注考后情绪

对于大部分孩子而言,高考是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件大事,在高考成绩公布后,他们很容易出现情绪的波动。尤其是那些高考发挥失常,成绩不如意的孩子。

有一部分孩子会出现明显的抑郁发作,情绪低落,言语、活动减少,兴趣感缺失,经常哭泣;有的孩子则可能非常愤怒,冲父母发脾气,把责任归咎于父母。个别孩子可能会说一些“不如死了算了”这样的极端话语。

此时,父母千万不要放松警惕,这些话有可能只是孩子一时的气话,但也有可能是孩子的精神心理状态早已出现了问题,而高考失利只是暴露了这个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孩子真的有可能会自杀。

我曾接诊过一个患者小虹,从小到大受到很多来自家庭、学校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曾被诊断为强迫症、双相障碍及抑郁症。她将参加高考视为人生使命和对父母的报答,但她说:“高考结束后我就去自杀。”

(点击回看小虹的案例:【真实病例】“治疗后,回想起以前的事情,总觉得模糊,难道记忆被删除了吗?”

很明显,这样的孩子肯定是有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的。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在高考前后也有类似的言语和行为,一定要高度重视,必要时及时带孩子到精神科就诊,避免悲剧发生。

同时,父母也要反省自己是否在无意间给孩子施加了太多学习压力,给孩子造成了叠加性心理创伤,才导致孩子过于在意高考,接受不了一时的失败。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但每个人的“马拉松”都有不同的路线、目标和感受。这是一段不断超越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旅程,而不是比赛。

高考只是这场马拉松的其中一小段,而且,往往不是它的分数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而是我们对待它的态度决定了我们的人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希望各位考生能燃起斗志,但放松心态,把高考看作我们人生中一次宝贵的历练机会,一次检验自己能力的“中途站”,心里怀着这8个字“积极努力,顺其自然”,自信地踏进考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