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执意要整容,这背后可能是心理因素在作祟

 晴日心理 2021-07-22

“阅读原文”跳转阅读

随着医美行业的风靡,大众对整容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虽然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整容也是个人选择。但我们在临床心理干预中,有的人反复多次整容,无论如何整都不满意,这是典型的“整容成瘾”!

他们的病态行为背后到底有什么辛酸经历呢?

点击可浏览,欢迎关注视频号“晴日心身”

在青少年精神心理障碍的临床诊疗中,像小白那样过度在意外貌的孩子并不少见。

我们曾接诊过被诊断为双相障碍、躯体变形障碍的患者小璇,她爱美成疾,每天不化妆无法出门。每次化妆至少花3个小时以上,导致其上课总是迟到,严重影响学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我们通过深度催眠下创伤修复发现,小璇从小遭受了大量与外表相关的心理创伤,这是其症状的主要心理根源。

点击回看:

- 她曾经闭门不出,仇视父母,休学2年,如今康复后顺利通过考试,实习表现出色,重启人生!(上)

- 她曾经闭门不出,仇视父母,休学2年,如今康复后顺利通过考试,实习表现出色,重启人生!(下)

前不久,我们还分享患者晓茜的患病经历。她长得非常漂亮,但只要脸上长了一颗青春痘,就足以令她接下来好几天心烦气躁,躲在屋里不愿见人。在深度催眠下发现,这个心理问题的背后也是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点击回看:

15岁抑郁症女孩滥用毒品、酗酒、疯狂购物,令父母绝望,她怎样走上复学康复之路?(上)

15岁抑郁症女孩却滥用毒品、酗酒、疯狂购物,令父母绝望,她怎样走上复学康复之路?(下)

因此,过度在意外貌、过度依赖整容来获得自信的人,往往都意味着他们遭受过相关的负性事件,包括与外表相关的心理创伤、来自原生家庭的心理创伤等等。

那么,若孩子还在读中学、大学,就提出要整容,父母该如何应对?

第一,父母要对孩子的整容意愿表示理解,仔细倾听孩子的想法及目的,认真察觉孩子的心理活动是否理性。

有些父母思想传统,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随意改变,甚至认为整容“很假”“虚伪”“贪慕虚荣”,这些观念都是陈旧、落后的,很容易与孩子发生剧烈的矛盾与冲突,令亲子关系恶化。

若激发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反而令孩子更容易想方设法偷偷整容。

所以无论如何,父母都应该先表示理解,再与孩子深入沟通,了解其整容的原因和想改善的部位。

有些孩子可能只是想割双眼皮、割眼袋、纹眉,这些方式比较普遍,技术安全性较高。如果条件允许,父母可以考虑尊重孩子的意愿。

第二,父母在孩子整容之前,先对孩子进行心理评估,还可以“整容先整心”。

如果孩子不断提出更多的整容要求,又或者认为自己哪哪都不好看,必须来个“大工程”,那这很可能意味着孩子过分在意外貌,遭受过相关的、叠加性的心理创伤。

若不及时引导,后续可能出现精神心理障碍的苗头。这时,父母可以在答应孩子整容之前,先引导他们接受心理评估。

我曾在国内率先提出过“整容先整心”的观点,若评估结果不理想,必要时应先带孩子接受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甚至是高效的心理干预,先修复相关的心理创伤,孩子在理性状态下再决定是否整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