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险些让三曹反目成仇的她,死后却披发覆面,以糠塞口

 acerbookstore 2021-07-22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七言绝句《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在这首七言绝句中,诗人即物感兴,借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的重要性。而这首诗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便是最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铜雀,即铜雀台,是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因楼顶里有大铜雀而得名。铜雀台上住着姬妾歌妓,相传是曹操暮年行乐的地方。

这首诗提到了著名的赤壁之战。在赤壁之战中,因为有了东风相助,周瑜才得以用火攻战胜了兵力远远超过自己的曹军。这两句诗的奇妙之处在于诗人以小见大,不从正面说东风的作用,而从反面落笔,从假设的角度说若不是东风给周郎方便,那么历史形势将完全改观,而大乔和小乔两位美女的命运也可能会改写。

因一场战争,命运得以改变的不仅仅是大乔和小乔。“江南有二乔,河北甄宓俏”,与她们同一时代甄宓(名不明,相传为甄宓 (fú),实则无记载本文姑且按此名)的命运,也因为一场战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世说新语·惑溺》记载:魏甄后惠而有色,先为袁熙妻,甚获宠。曹公之屠邺也,令疾召甄,左右白:“五官中郎已将去。”公曰:“今年破贼正为奴。”

五官中郎即曹丕。曹丕登位前曾任五官中郎将,主管宫廷,因而被称为此名。

甄宓美艳多姿,曹操早有耳闻,原本他打算攻下邺城之后,将其纳为己有,没想到被自己的儿子曹丕抢在了前面。不仅如此,在后世的艺术作品中,曹植也对甄宓一见钟情,并因其而作《洛神赋》,因而有“一女乱三曹”的说法。这些虽有后世演绎的成分,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甄宓必定是销人魂魄的美人。

拥有盛世美颜,在曹丕身边擅宠数岁,最终却被构陷惨死,且死时“披发覆面,以糠塞口”,着实令人唏嘘。

·名门之后,早慧贤淑

公元183年,甄宓生于中山郡无极县,其父甄逸是汉太保甄邯的后代,曾任上蔡令。甄邯的岳父是博山侯孔光,孔子第十四世孙,太师孔霸的儿子。他德行高洁,通晓经学,为四朝辅政大臣,后来以天下名儒的身份被任命为汉平帝刘衎的老师。 因此,甄邯和族中子弟得以入朝为官,官运亨通,且位高权重,威震朝野。无极甄氏也从此一跃成为中山国内的豪强望族,世代袭二千石俸禄的郡守级官职。

甄宓就出生在这样的名门望族之中。

据《魏书》记载:

“每寝寐,家中仿佛见如有人持玉衣覆其上者,常共怪之。逸薨,加号慕,内外益奇之。”

甄宓自小便与众不同。每天晚上她睡觉的时候,就好像被玉衣覆盖,大家对此已经很惊奇了。三岁那年,父亲甄逸去世,她因为思慕父亲,号哭地非常伤心。如此早慧,令家人又喜又忧。

后来,相士刘良见甄宓,大为吃惊,对其家人说:“此女贵乃不可言。”

事实证明,甄宓与一般女孩子大不相同。

八岁时,院外有表演杂技的,姐们们都纷纷跑到阁楼上观看,而唯独甄宓对此不感兴趣。

九岁时,甄宓就喜欢读书习字,且聪慧颖悟,博闻强识。哥哥们嘲笑她,说她一个女儿家,不去学点女工,反而读书,简直令人大跌眼镜。甄宓一本正经回答:“闻古者贤女,未有不学前世成败,以为己诫。不知书,何由见之?”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地。

十几岁时,天下大乱,灾荒连年,百姓为糊口活命,纷纷卖掉家中宝物。因为甄家有大量谷物,便趁机收购了很多金银宝物。甄宓劝告母亲:乱世求宝,并非善策,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她的劝告下,甄家便改变初衷,开仓放粮,救济乡里。

后来,二哥甄俨去世,二嫂年轻守寡。甄宓处处帮助二嫂,且劝告母亲,要向对待女儿一样对待二嫂。母亲非常感动,一改原本的严苛,对二嫂慈爱有加。

建安年间,袁绍纳甄宓为次子袁熙之妻。袁绍死后,次子袁熙出任幽州刺史后,妻子甄宓在邺城侍奉刘夫人。

话说刘夫人,生性善妒。据历史记载,袁绍死后,“僵尸未殡”,刘氏便将他的五个宠妾杀了。不仅如此,她还害怕死者有知,于九泉之下与袁绍相会,“乃髡头墨面以毁其形”。

面对如此残忍的婆婆,甄宓能在近旁伺候,足见其贤良淑德。

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曹操攻打邺城,曹丕见甄宓美艳动人,便掳走为妻。

邺城一战,甄宓死里逃生,命运也因此改写。

·再嫁称贤,擅宠数年

面对突如其来的“厄运”,甄宓似乎没有反抗的能力和伤痛的时间。乱世之中,也许顺势而行才是最明智的选择。甄宓很快融入了新的生活,而她因灵蛇而梳的灵蛇髻,可以说是引领了潮流时尚。

据《采兰杂记》记载:

甄后既入魏宫,宫庭有一绿蛇,口中恒吐赤珠,若梧子大,不伤人,人欲害之,则不见矣。每日后梳妆,则盘结一髻形于后前,后异之,因效而为髻,巧夺天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人拟之,十不得一二也。视蛇之盘形而得到启发,因而仿之为髻。

庭院中的绿蛇,仿佛有灵性,甄宓梳妆时,它蹲坐于前,盘结成发髻的形状。甄宓觉得奇怪,便效仿绿蛇盘结的形状梳成发髻,巧夺天工,且每天都是花样翻新。其他女子见到甄宓的发髻,觉得非常美丽,便纷纷效仿,却只得甄宓一二分的美丽。

甄宓美丽、聪慧、贤淑,曹丕自是非常宠爱她,但是她并不恃宠而骄,并时常劝慰曹丕,让“广求淑媛,以丰继嗣”。如此善解人意,让曹丕大为赞赏。

不仅如此,她还努力平衡宠妾之间的关系。对于那些得宠的,劝勉她们要努力上进,对于那些不得宠的,她也安慰开导。有一次,曹丕因宠妾任氏“性狷急不婉顺”,想要将其遣走。甄宓得知之后,苦苦哀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虽然曹丕最终还是坚持将任氏遣走,但是从这件事情可以看出,作为曹丕宠爱的女子,她深知曹丕敬重之恩,且不求专宠。

如此看来,她绝对是一个有贤德,识大体的妻子。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个非常孝顺的儿媳。

建安十六年,曹操西征,随行的卞夫人途中生病被留在孟津,彼时,甄宓与曹丕留守邺城。得知卞夫人身体抱恙,而自己无法在近旁照顾,甄宓时常偷偷哭泣,寝食难安。直至建安十七年正月,大军返回邺城,见卞夫人安然无恙地归来,甄宓才放下心来。

不仅如此,曹操对甄宓也是非常敬重的。

汉魏时期,主妇在宴会出拜是待客习俗。据三国志·刘桢传》记载:

“其后太子尝请诸文学,酒酣坐欢,命夫人甄氏出拜。坐中众人咸伏;而桢独平视。太祖闻之,乃收桢,减死输作”。

据史料记载,甄宓出拜时,同坐的有吴质和刘桢,其他宾客都对甄氏低头行礼,只有刘桢不拜,反而平视甄氏。曹操听说后,非常不满,便严厉惩处他。一开始将他判决为死刑,后来免去死刑发配为苦役磨石,吴质也受到牵连被贬为朝歌长,后来又迁为元城令。

而另外一件事,也足以体现甄氏一族在曹操心目中的位置。

建安十三年,曹冲去世。曹冲生前,备受曹操疼爱,死后追赠其为骑都尉,并聘甄氏家族中的亡女为妃,与曹冲冥婚合葬。

然而,一个深受丈夫宠爱,又不争风吃醋;一个孝顺婆婆,又深受公公敬重的女人,又为何在丈夫刚刚继承王位就蒙冤惨死呢?

·失意有怨,死于构陷

公元220年正月,曹丕继承王位。十月,汉献帝禅位给曹丕,并将自己的两个女儿许配给曹丕为妃嫔,同时得到宠爱的还有郭贵嫔与李、阴两位贵人。甄宓日益失意,渐渐流露出一些怨恨的话语。

据《汉晋春秋》以及《资治通鉴》记载,郭贵嫔受宠之后,屡次向曹丕进谗言谮害甄宓。曹丕经不住郭贵嫔的煽风点火,最终赐死甄宓。

《三国志》记载,曹丕曾找当时非常有名的,擅长解梦的术士周宣问过梦。他对周宣说,自己梦见一股青烟拔地升天。周宣告诉他,天下恐怕会有一位贵女子含冤而死。当时,曹丕已经下达了赐死甄宓的诏书,听了周宣的话,非常后悔,于是派人去追赶,可惜甄宓已经香消玉殒了。据史料记载,甄宓死后,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灵魂无处申冤。

关于甄宓的死因,尚有争议。根据《魏书》的记载,甄宓是病重而亡的,且在去世之前辞让了三次立后的玺书。但是这种观点,不被历史学家认同。

公元226年,曹丕去世,甄宓的儿子曹叡即位,史称魏明帝。明帝即位之后,追尊甄宓为文昭皇后。

据《魏略》记载:

“明帝既嗣立,追痛甄后之薨,故太后以忧暴崩。甄后临没,以帝属李夫人。及太后崩,夫人乃说甄后见谮之祸,不获大敛,被发覆面,帝哀恨流涕,命殡葬太后,皆如甄后故事。”

任何事情,没有空穴来风。

明帝多次向太后(郭贵嫔)询问母亲甄宓临死之状,太后因心虚、恐惧而暴毙。太后死后,李夫人才向明帝说明甄宓是被郭氏构陷而死,明帝哀痛不已,使人也被发覆面的殡葬了郭太后。

此后,明帝派人以三牲之礼到甄宓陵墓祭祀,又专门为她修建寝庙,并接受大臣的奏请,恩准甄宓的寝庙和祖宗神庙享受同等的待遇,并由朝廷颁布万世不毁的法令,以弘扬文昭皇后圣明贤德的遗风。

  

除此之外,明帝还特别重视舅族,封官、加爵,委以重任。公元239年末,封甄畅射声校尉,加散骑常侍官职,还特意为他修了一座豪华气派的大宅第。落成之日,明帝亲自前往验看,并传令在府第后园为母亲甄宓建起一座观庙,这个里巷取名为渭阳里

“渭阳”出自《诗经·秦风》:

“我送舅氏,曰至渭阳。何以赠之?路车乘黄。”

《秦诗》曰:

“渭阳,康公念母也。康公之母,晋献公之女。文公遭骊姬之难,未反而秦姬卒,穆公纳文公,康公时为太子,赠送文公于渭之阳,念母之不见也。我见舅氏,如母存焉。

渭阳里,意在寄托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明帝去世之后,曹芳即位,迎娶甄宓侄孙女,并立为皇后。

或许,这些恩宠,足以告慰甄宓的在天之灵。

著名史学家陈寿云:

魏后妃之家,虽云富贵,未有若衰汉乘非其据,宰割朝政者也。

虽然盛宠加身,甄氏一族并未恃宠而骄,宰割朝政。

曹氏懂追念,甄氏懂感恩,甚好。

·结语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塘上行》,古辞,或云甄皇后造,或云魏文帝,或云武帝。关于这首《塘上行》的作者,尚存争议,但是,绝大多数学者,将其归在甄宓名下。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抒发了因谗言而与丈夫嫌隙的沉痛。“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又使整部作品虽阴云密布却透露出一种难得的自尊之情:

跟随你使我学会了享受孤独的快乐,也学会了保重自己。

如果,人到中年的甄宓够真正享受孤独的快乐,能够学会保重自己,是不是就能逃过一劫?然而,波云诡谲的权利角逐、宫闱之争,一个女人想要独善其身,岂非易事?

她于男人的战场中与曹丕相遇,又于女人的战场中与曹丕永别,这中间隔了十七年的光阴。

不知是岁月变却故人心,还是故人心易变。

一声叹息。

————————————

故事看完了,考考你哦~~~~

1.甄宓中“宓”字的读音是(      )

A.bì

B.fú

2.下面图片中发髻的名称是(      )

A.惊鸿髻

B.飞天髻

C.灵蛇髻

(答案在文中都能找到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