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种疾病,暴雨期高发,不仅毁容还要命!

 三余杂谈 2021-07-22

大家好呀,这里是大能哥。

最近各地暴雨、台风的新闻不断刷屏让人揪心,很多部队、民兵以及普通民众都坚持奋战在一线助力抗洪救援。

图片

图源:央视新闻

需要注意是的是,暴雨期间也是各种病毒、疾病捣乱的高发期,特别是一些传染病、皮肤病,带着致命的风险。

据研究统计表明,水灾地区的皮肤病就诊数明显高于其他医院同期数。

况且,洪水中夹杂着各种污染物、垃圾、动物尸体甚至粪便等等,细菌病毒通过水源进行传播扩散,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种高发病,一旦没有及时救治,后果不堪设想。

① 暴雨病(钩端螺旋体病 )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水灾过后极易流行的传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可通过疫水传播,也可通过口-粪传播。(惹~)

图片

扫描电镜下的钩端螺旋体|图源:网络

症状:畏寒发热、头痛腰痛、结膜充血、淋巴结肿等。 严重还可能并发肺出血、黄疸、脑膜脑炎和肾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

防治措施:避免接触洪水,水源一定要经过消毒与煮沸才可以饮用。如果出现以上症状务必尽快就医。

② 丹毒

丹毒大多数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疾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是下肢和面部。

抵抗力稍弱的老人孩子、糖尿病患者或者是脚上带着伤口(就算是很小很小的伤口)的朋友,都很容易中招。

症状:局部红斑、表面发热,伴有疼痛,如果不及时处理,还可能会发生水疱、大疱或血疱,往往伴有发热、寒战、头痛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发展为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危及生命。

所以暴雨里趟过脏水的友友,不是晾干了就好。

用温水冲刷双脚,用干净的毛巾抹干,保持双脚干爽。

消毒方面,可以用12.5%的明矾加3%的盐水配置成溶液浸泡双小腿2-3分钟左右,然后再用清洁水洗净晾干;或者用适量医用酒精擦洗消毒。

病毒可阴着呢,可别仗着自己的运气好就到处“浪”~

③ 手足浸渍

手脚长期浸在水中的友友务必当心!

症状:手足部位糜烂、浸渍发白、脱白色腐皮和渗液,严重的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

图片

图源:网络

防治措施:减少手足泡水时间,或者采用手套、雨鞋等。

保持局部干燥,可用扑粉扑于患处,或于轻度糜烂处用硼酸氧化锌冰片软膏,也可外用激素或抗生素软膏涂擦。(具体用药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④ 手足癣

炎热潮湿的环境为真菌蔓延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暴雨期间也是各种手足癣病的爆发期。

特别泡了脏水没有及时淋浴 jio jio,味道pang臭!脚癣痒痒痒,谁得谁知道~

症状:痒,水泡、糜烂或脱皮等

图片

图源:网络

防治措施:保持干燥,定期清洗消毒鞋袜。不同真菌用药有所区别,避免自行买要,尽量在就医后用药。

除此之外,湿疹、接触性皮炎、蚊虫叮咬等都是暴雨季高发的皮肤病,一旦发现皮肤有出现水泡、瘙痒难耐、脱皮发痛等症状,都要及时就医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⑤ 胃肠道疾病

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摄入了受到污染的食物,或者没有彻底加热消毒水,由此引发各种胃肠道疾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霍乱、感染性腹泻、甲型肝炎等。

想要预防这些胃肠道疾病,牢记以下5点:

(1)注意饮食和饮水的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瓶装水相对更为安全。切忌喝生水,一定要煮开后饮用。

(2)食物一定要洗净、煮熟,水果也一定要仔细洗净后食用。

(3)在疾控部门的指导下,做好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4)一定要注意个人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5)出现发热、感冒等症状不要掉以轻心,要及时就医,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暴雨洪水早日散去!

欢迎大家分享本文,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些暴雨后的高发疾病,保护自己。

资料来源:

[1]健康中国:提示|暴雨过后,你不知道的多发疾病

[2]2018-07-18中国疾控中心《洪涝灾害灾后健康宣教核心信息(2017年版)》

[3]生命时报:为什么「洪灾」后传染病频发?身体要警惕这4种病-2020.07.1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