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连富:献身农村教育四十年

 遵化文史 2021-07-22

彭连富:献身农村教育四十年

彭连富(1949.3.19—),男,汉族,遵化市平安城镇李庄子村人。中共党员,小学高级教师。1965年平安城中学初中毕业,1972年开始在本村小学任教,主教小学语文课。2003年调到平安城镇中心小学担任音乐教师,主要掌管校乐队。2009年退休后被返聘留校,2012年离校。曾荣获遵化市政府记功、嘉奖、遵化市优秀教师、遵化市优秀党员和唐山市优秀党员等荣誉。1986年,获得河北省政府“优秀园丁”奖。

彭教师从教四十年,不论在哪儿,也不论教什么,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刚任教时,家里生活十分艰苦,与有病在身的老妈相依为命,边教学边伺候老妈,从不影响教学,不耽误一节课。对于误课的学生,他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到家给学生补课,几十年都是如此。曾有一个叫赵贺红的男生,有病不能上学,彭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到家给他补课40多天。赵贺红不但没因缺课而失学,而且成绩直线上升,毕业后考上了遵化一中,后来留学美国。

彭老师对学生热心、耐心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奉献的精神,赢得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赞同。他班的学生成绩总是在全镇名列前茅。有一年,遵化一中只招100名初一学生,彭老师所带的30多人的一个班,就考入一中3人。

由于教学业绩突出,加之长期坚持业务学习,彭老师于1987年经考试、考核转为公办教师,这更坚定了他献身教育事业的信念。2003年8月,平安城中心小学成立了民乐队,镇教育办决定调他去训练乐队。新的岗位离家十几里地,责任田不能及时种了,家里人无法照顾了,他自己又患有心梗多年……爱人死活不愿意他赴任新单位。他千方百计做通了爱人的工作,把地包了出去,爱人也随他一起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

到了新岗位,面对几十种他并不完全熟练掌握的乐器,他起早睡晚,披星戴月,找资料,看光盘,坚持勤钻苦练,终于在短期内熟悉了学校的全部乐器。他没有止步于此,又走上了拜师之旅,常骑自行车去遵化拜师学艺,有时赶上诸如狂风暴雨的恶劣天气,他也坚持前往学习。通过不懈的艰苦努力,他不仅能高质量地指导孩子们学习,还能为本镇其他学校教师作乐器演奏示范和示范课。

莲荷承甘露,绽放有声姿。工作虽辛苦,但乐队的孩子们用优异的成绩回报着老师,回报着学校和社会。彭老师亲身指导的小乐队,除了能演奏若干小曲,还能演奏一些难度较高的合奏曲、独奏曲,如《赛马》《奔弛在千里草原》《春节序曲》《北京喜讯到边寨》等十几首大曲子。小乐队还能为评剧、京剧伴奏,如《杨三姐告状》《智斗》等。每次看了乐队的演奏,观众无不拍手叫好,领导拍手称赞。当时,学校小乐队在彭老师精心指导下闻名于全镇,乃至遵化的其他乡镇。

而彭老师自己也获得了许多教学和教研奖项。在八九十年代遵化市教育局艺术活动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6个,二等奖1个。撰写的《园中耕耘苦,甘字心中留》一文,被刊登在遵化市组织部印制的《闪光的足迹》一书中。1999年,论文《重点讲,高效率,发挥主体性》和教案《狼牙山五壮士》获得遵化市教育局综合评比三等奖。2005年5月,撰写的《对小学语文复习课教学的几点思考》荣获第一届河北省基础教育课程优秀论文教案大赛论文类三等奖。同年6月,彭老师指导的乐队在唐山市举行的中小学艺术节(合奏)比赛中,荣获唐山市二等奖。2017年,在遵化市艺术成果现场会上,成功地作了汇报演出。2001年,指导的学生作文《漫游火星》,荣获第二届世界华人小学生作文大赛三等奖,彭老师获得“辅导奖”。

(平安城镇中心小学主任  王立国)

遵化文史,探寻历史古迹,传承灿烂文化,感受灵动而隽永的千年古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