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做到把一张试卷“做穿”?

 一直往前 2021-07-22

侄儿高考663分,可以圆他的武大梦了!他就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看上去毫不费力,却总能轻松拿高分。我专门研究了他的学习方法,他确实有自己的一套独家秘籍,其中一条就是“把试卷做穿”。

先说说我侄儿的情况吧:我哥的儿子,小名当儿,当时取这个小名时就是想让他做个响当当的男儿

他是很难得的学习“奇才”,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别人下课后,把所有的时间拿来做作业、背题目,感觉还不够,还上各种补习班、请家教、做试卷,当儿却把课余时间,多数都用在了各种兴趣爱好上,像什么街舞、架子鼓、篮球等,他都比较喜欢,而且成绩都还不错

他就是典型的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他自己却口口声声说道:学习有什么难的啊。我哥总是教育他,要谦虚谨慎,虽然学习来不起吃力,也得好好学习嘛,争取考个北大、清华啥的

他有自己的一番道理:他不想把自己搞得那么累,选一个自己心仪的城市,心仪的专业就好了。有时间还不如享受一下生活呢?我哥就是一个建筑工人,完全讲不过他。


因为我儿子也要面临高考,我专门研究过他的学习方法,才发现:他的那套学习方法,非常的科学、有效。

我先回答一下题主的“如何把一张试卷做穿”,然后再来分析一下当儿能够轻松拿高分的核心:

一,当儿总是会用三步来把一张试卷做穿:

当儿是比较讨厌做试卷的,用他的话说就是:题海战术,有至少80%的时间都浪费在同类、简单的题目上了,这样的重复实在是浪费时间,人生多美好啊,还不如学点其他的

当儿跟他弟弟,也就是我儿子分享过:学习的知识点就那么多,考试的题目也是人出的,总出不了一个基本的框架,所以会万变不离其宗,只要掌握其中的规律,基本就八九不离十了。

当儿举了一个他“把试卷做穿”的例子,他分成了三个步骤:

  • 第一步,试卷成绩出来后,先对做题过程与结果,进行对照性的复盘:

当儿说,一次考试的成绩,不仅是拿个90分、100分,这样一个结果,而是有一个过程才能拿到这个结果。如果只冲着分数,忽略过程的复盘,那就是高分撞大运了我觉得,他讲得这一点,很重要

要重复哪些内容呢?他列举了几点:

1、考试的状态调整:他在拿到试卷前,会让自己闭上眼睛做些准备,深呼吸、冥想,调整自己的状态,这个无论是平时练习,还是正式考试,都会有这样一个过程;

2、考试过程的复盘:这一步涉及的是自己整个考试时间的分配,以及在各个题目上,当时发生了什么?他会用红笔标注哪些题目做起来比较吃力,哪些题目会有些犹豫;

这一点很多人是忽视的:我儿子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相类似的题目,这次做对,下次会做错呢?就是上一次做题的时候,就比较吃力,没有彻底解决知识点、解题思路等方面,所存在的根本问题。

3、错误问题的分类:在这一步里,就是对错误进行分类,常见的有三类:①哪些题目是审题、马虎造成的;②哪些题目是自己不会做;③哪些题目重复犯错类的。这一步,并不强调针对解题的具体过程做分析。

  • 第二步,针对找出来的问题,进行强化调整:

很多人试卷出来后,只是会对错题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一点有作用,但当儿说:人家出题人,就是天天想着要整你,给你设置陷阱,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如果不能总结规律,举一反三,掉进人家的隐阱是迟早的事。

别说,这还是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从出题人的角度出发,来调整和分析自己的对策

他还说了一点,我倒比较同意:没有什么粗心大意,只是人家设置的陷阱,更加隐蔽了而已这句话是不是特别有水平啊

如何进行分析呢?

1、用“找陷阱”的心态,做看似简单的问题:没有粗心大意,只是对方设计的太巧妙,所以带着“找陷阱”的心态就会特别注意一些细节,减少因为没有关注到一些隐藏条件,而导致在简单题目上失分;

这类错误,一定要找出对方设计“陷阱”的思路,才能不断提升自己“找陷阱”的能力

2、错题分析,要举一反三,要“一题三吃”:把试卷做穿,本质就是举一反三。当儿总结得的做法就是:一题三吃,分三个角度把题目吃透。

第一个是做题人的角度,解题时,思考卡在哪里,哪里没有发现出题人设计的隐阱;第二个角度是出题人,他把陷阱设置在这里的目的在哪里;第三个角度是未来角度:出题人还可能在哪些地方设置陷阱,做题人要注意哪些陷阱信号

我倒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举一反三”,而不是为了做对而对做,不是会了就可以了,而是要练就一身应对对方变化的功夫。

  • 第三步,对试卷进行类比,建立规律:

要把试卷做好,就需要了解出题人的规律与逻辑,这在单独一份试卷中是很难总结出来的,所以为什么很多家长想找那些有带过高考班的老师来补课呢?就是他们掌握了一部分规律性的东西,而这些规律性的东西,可以帮助孩子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儿也有自己的“错题本”,但他做的是一个电子档的错题本:每次把错误题目,用手机拍照存进电脑里,他说这样很方便他进行检索。为了更好地检索,他会给这些照片写上很多的标签,需要的时候,一搜标签,所有的同类错题就直接了出来,对比起来会非常方便。

而实体的错题本,则很难做到快速归类、类比的效果。

当儿还喜欢做一件事情,就是喜欢把相同时期的试卷放在一个文件袋里,没事就拿出来铺在地上,进行对照,这个时候,谁都不能打扰他。

这三个步骤呢,是我基于当儿的一些做法和表述,自己进行的总结。

我还是蛮佩服这个小子的,他的很多想法,直接就是逆向思考,总是能抓住事情的重点,能做到提纲挈领,这让他看上去非常地轻松

二、我观察和交流后的心得体会:

因为每年我回老家的时候,也正是当儿放假的时候,所以会有很多观察与交流,我是很好奇:我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当儿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些领悟与成长呢

我说几点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广大父母进行交流,毕竟都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嘛。

1、对于学习而言,需要建立结构化思维:

当儿描述他自己的想法的时候,逻辑结构非常地清晰,总是要讲也个123来,有总结有论证,这就是最简单的结构化思维。

他在学习上,包括“如何把一张试卷做穿”,都是直接有一个结构。他的“一卷三吃”就是一个立体视角的结构;他把试卷同时铺在地上,就是一个立体结构化的视角。

没有结构化,就只能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总是会遇到新的问题,总是会出现新的错误

知识点结构化、分析问题结构化,从小就要建立起来。有结构化的思维的孩子,看问题更加全面,解决问题会更加轻松。

2、对于家长而言,需要建立孩子阅读的习惯:

我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有一个好习惯,特别鼓励当儿读书。从小就买了很多书给当儿读,有一部分还是我推荐的。

哥哥跟当儿约定,如果他能把书读完,还能讲出里面的核心内容,他就给当儿奖励。有时我哥也不懂。后来就又给当儿报了阅读班,'继续培养他的阅读兴趣。

当儿说,他看了很多学习方法的书,里面有一个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就是“结构化”,他就进行了尝试,没有想到就是这一招让他感觉学习太轻松了,基于这一点,他还学习了“思维导图”,分析解题时,他的脑袋里就会出思维导图类的结构。

3、对于教育而言,需要有“一通百通”的理念:

家里有孩子的父母,就担心孩子成绩不够好,但越担心,孩子压力越大,自己又没有很好的方法来给予辅导,所以孩子会越来越抗拒,因为他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

在教育中,要有一个新的理念,就是竭尽全力去培养孩子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就,哪怕不是学习,往往会获得“一通百通”的效果。如果学习不好,但下棋比较厉害,那就阶段性地培养这个能力,如果下棋能够获得非常不错的成绩,这种获得高分的能力,是可以向学习方面进行移值的

这一点,我是从当儿身上看到的,他学习好,其他的业余活动也不错,他使用的就是同一套思维方式。如果单纯在学习上施加压力,孩子无法形成“获得高分的体验与方法”,就容易把孩子摧毁了。

写在最后的话:

孩子的成长过程,家长是责无旁贷的。

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前者是单次的成绩,而后者是学习的方法,在孩子学习方法的上面,家长要舍得投入,舍得学习,这是孩子一辈子的财富,尤其是要让孩子掌握一套先进的学习方法。

希望这个分享能对迷茫中的父母有所帮助,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