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物】锡伯族画家巴光明:画尽千景各不同

 石岩里人_牛歌 2021-07-22

个人简历:

巴光明,男,出生于1941年11月,别名光明,锡伯族,新疆伊犁人,擅长油画。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曾为新疆艺术学院教研室主任、教授。1979年,巴光明的油画作品《采访》在自治区美展中获三等奖。1981年,他的油画作品《察布查尔草原》在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油画展中获佳作奖,并被中央民族宫收藏。1995年,他的油画作品《狂欢》获自治区美展二等奖。出版两部个人专著《巴光明速写集》和《巴光明素描技法》。

巴光明油画:故乡

巴光明油画

巴光明1941年出生于察布查尔县孙扎齐牛录的一个普通庄户人家,小学二年级时受教师影响爱上绘画,一直热情不减。中学时得到美术老师托永寿指导并参加课余美术小组练画,打下一定基础。1960年考入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在杨鸣山、李锡武龚建新、哈孜·艾买提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习雕塑、油画,勤学苦练,专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64年大学毕业后,赴塔城师范任教。1981年全山石教授来新疆讲学,他参加了研习班并得到全教授的传教。1987年新疆艺术学院重建,他被调入母校工作,任基础工作室主任。1991年又入中央美院“梅尔尼柯夫讲习班”学习深造。

不论是在求学期间,还是走上工作岗位,他不论在西陲塔城,还是到首府乌鲁木齐,他都始终钟情艺术,勤耕不辍,注重深入生活,对景写生,画速写,时常保持对大自然和生活的新鲜感受。长期的勤奋努力,终于练就了一双善于发现捕捉美的眼睛,一双善于表现心灵情感的手。从一个边陲村童成长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国油画协会会员,自治区知名油画家,高等艺术学府副教授。迄今为止,他有多幅作品入选全国和自治区大展,有的曾赴港澳展出,其中七幅作品获自治区或国家级奖项。1993年由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巴光明速写集》,收速写作品80余幅。1995年先后在新疆艺术学院和新疆师大成功地举办了个人展览,反响热烈。在他的影响下,两个儿子都走上了油画专业道路,两人都先后毕业于新疆艺术学院附中与油画本科,双双成为专职美术教师。

(“锡伯文化”综合)

巴光明:画尽千景各不同

最近,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举办的“生长的风景”师生美术作品展引起了较多关注。展出的300余幅作品是该学院美术专业毕业班的学生和带队老师一起在巩留县莫乎尔乡野外写生20余天的辛勤结晶。作为带队老师之一的巴光明,在此期间展出了17幅油画作品和18幅小张速写。他的画风格各异,无一雷同,呈现出气象万千的意境美。12月8日,记者来到伊犁师范学院采访时,才知道巴光明并不是学院的专职教师。

初见巴光明,给人以慈眉善目的感觉。站在艺术学院三楼的旋转楼梯口,记者一边等候着来给美术展厅开门的老师,一边与巴光明聊起了他的艺术历程。

今年(注:2008年)67岁的巴光明是新疆艺术学院美术系的教授,2006年退休后回到家乡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从事40余年美术教学的他不甘清闲,今年10月开始在伊犁师范学院艺术学院担任代课教师,教授人体、艺术实践等课程。巴光明说话低沉而缓慢,有一种从容和淡定。在他简单的讲述中,记者粗略了解了他的求学和从教经历。

巴光明从小对绘画情有独钟。19岁时,他考取了新疆艺术学院雕塑专业。学习了两年后,正赶上三年自然灾害,学院重新整顿,原有的雕塑专业被撤消,巴光明转到油画专业学习一年。之后,他又在绘画专业学习一年。就这样,辗转几个专业,巴光明完成了他的大学学业。毕业后,巴光明被分配到塔城地区师范学校做美术教员。1987年调到新疆艺术学院直至退休。

40余年的经历在这样的寥寥数语中就可以介绍完,但40余年的艺术追求、心路历程却决不是几句话就能概括的,其间的求索、挫折、思悟和寻找,只有巴光明自己最清楚。巴光明说:“我的老师主要是大自然。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博大深邃是每个人穷其一生都无法琢磨透的。”从巴光明展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远山河流、薄雾轻雪、山村野舍,都可以成为他描摩的对象。巴光明称,他的每一幅作品都是不一样的,他寻求的就是这种变化,没有固定的风格。如果有一天自己的作品出现了重复,出现了雷同,那他的艺术生命也就死了。“画尽千景各不同”,这样的要求在巴光明不事张扬的艺术旅程中指引着他努力的方向。

1979年,巴光明的油画作品《采访》在自治区美展中获三等奖。1981年,他的油画作品《察布查尔草原》在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油画展中获佳作奖,并被中央民族宫收藏。1995年,他的油画作品《狂欢》获自治区美展二等奖。这样的奖项还有很多。目前,巴光明还出版有两部个人专著《巴光明速写集》和《巴光明素描技法》。

巴光明说,自己的职业是教师,事业是绘画。对于教书育人,巴光明认为德艺双馨是对老师的基本要求。他说,教授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当老师的专业不强,是会被学生看不起的。在下乡采风的20多天里,巴光明与学生朝夕相处,教授学生们一幅画究竟该怎么画,如何构图、用色,如何思考。他说,绘画是反映一个人的灵魂的作品,没有经过深刻的思考,是不会有好作品的。

“调色盘永远是湿的。”这是年过花甲的巴光明依然在绘画的殿堂执著前行的写照。他说,艺无止境,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还要继续行走在这条路上,走出更美的风景。记者王志华摄影报道

(原文刊登于2008年12月17日《伊犁日报》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