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时丁克一时爽,国内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他们后悔了吗

 Oumuamua 2021-07-23
“大千世界,无挂无碍。自去自来,自由自在。”
人生不可重来,却又那么艰难而短暂。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各种苦难,加上对死亡的恐惧,使得人们普遍害怕孤身一人。因此,许多人选择生育后代来解决问题。
但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逐渐开放,也出现了一批“丁克族”。如今,第一批“丁克族”已到晚年,他们的现状如何?

虽然都是不要孩子,但丁克族们的缘由可谓五花八门,其中就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向往自由。
中国传统的家庭模式,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为他人活着”:孩提时期为了父母活着,成年了为了家族活着,结婚为了配偶活着,生育后为了孩子活着,老了甚至还要为了孙辈活着。
这样的家庭模式,将每个个体都紧紧联系和束缚在一张无形的巨网中央,牵一发而动全身。为了“其他人的感受”,人们必须完成一系列人生任务:成家立业、繁衍后代……而自由的空间少之又少。
而进入90年代,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思想文化也在逐渐西化。在繁华的大都市,传统宗族血缘的力量减弱,有一些观念较为新潮的人,开始尝试着挣脱束缚,寻求“自我和自由”。

于是,就有一些人选择了“丁克”。
中国第一批“丁克族”,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由于当时的中国社会还较为传统,能够接触到西方自由化思想就已属不易,而要能够下决心丁克并坚持到今天的人们,更是凤毛麟角。

把孩子从人生目标中剔除出去的他们,30年来,活得更加潇洒自在、风生水起。没有了生子的压力,他们能够将精力更加集中在事业上,而较生子的同龄人更高的风险意识也让他们努力拼搏。

如今,这批“丁克族”已近六旬,他们的生活由于无孩而更加自由自在、多姿多彩。
恋爱、结婚和生育,除了是个人选择,还是一项不折不扣的经济行为。“成家”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其中就包含了经济条件。

回想90年代末,那时的生活成本并不算太高,年轻人要面临的竞争压力也远没有今天这样重大。当年结婚生子是一件平民百姓都能轻松完成的事情,而若是“实在不能成家”,一定极其贫困和匮乏。
而这些人,在“丁克族”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在少数。他们有些是残障人士,在生活、工作和婚恋方面受到重重限制,难以结婚生育。

与上面两类人相比,这类“丁克族”的日子可谓艰难困苦:他们往往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游荡于社会底层,不仅仅要面对时时刻刻的生活困窘,还要遭受世俗的偏见和被他人遗忘。
随着经济环境的恶化,社会压力激增,生活成本和竞争压力上升,越来越多年轻人陷入了相对的贫困和匮乏之中。高昂的房价,艰难的生活,忙碌的工作……纷纷成为了他们最好的“避孕药”。

对于这部分正在成长中的“丁克族”来说,他们从未考虑过没有孩子之后的晚年生活,基本都是走一步看一步。许多人的晚年,也是无比凄凉的。

他们太厌倦这荒谬、无聊、贫困和匮乏的生命,决定在变老之前远去。
并不是所有当年声称“丁克”的人们,最后都没有生育。许多人只是在年轻的时候,出于追求自由、享受人生、逃避责任……等等原因,或许就是跟风,而宣称自己“丁克”。

曾经叫嚣着去割子宫和结扎的人们,开始认真考虑要一个孩子,并看起了育儿书籍,备起了孕。许多人也终于有了孩子,脱离了“丁克队伍”,还有一些人由于各种原因,事与愿违。

另一方面,主流社会对生育的重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对于不婚不育者微妙的歧视和污名化,也是丁克们缴械投降的原因。

更有一些丁克是为了满足伴侣的要求、维护夫妻感情、给自己的生活增添乐趣等等因素,生起了孩子……
无论先前如何抵触生育,转变的过程中又有多少艰难,当一对“丁克夫妇”最终决定生子的时刻,他们心目中对于生育的意义,一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更加理性和成熟地看待这个问题。

现代社会无限包容和开放,只要你能承受代价,就一定能够拥有选择的自由。在“生还是不生”的问题上,一个人无论选择“丁克”还是生育,一胎或是多胎,都值得我们尊重。
有子嗣未必不孤独,丁克族也有自己的烦恼。不存在唯一的正确答案,也没有万金油的解决办法,而生命只有一次,无论怎样度过都是冷暖自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