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知青回忆录]赵雨祥《回家》第一集

 周氏纵横 2021-07-23


回家(一)

呼啸的西北风卷着鹅毛大雪,沿着清河水库的冰面,由西北向东南狂暴地刮过来;乌云几乎压在地面上,和漫天的大雪搅在一起,分不清四周的天空和山峦。

宽阔的水库冰面上,西北风卷起的雪浪,滚滚而来。

此时此刻,从水库的东面,上游八棵树方向,有十几名189岁的年轻学生,他们顶西北风,迎着这狂风暴雪,行进在清河水库的冰面上。

十几个人的身上,个个都背满了大大小小的旅行袋,向着清河水库大坝的方向,迎着风雪,艰难的向西行进着;时间是 1969218日,大年初二,凌晨3点钟。

这支队伍此行计划到达的第一站,是开原火车站;第二站是终点站沈阳。

我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我们这群顶风冒雪的学生队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回家过年!

我们这十几个人中,除了当地一个社员是向导外。其余的人,都是沈阳铁路中学1968年的下乡知青。其中,我们初三、四班的同学最多。

    1968920日,我们学校从初一到高三的大部分同学,也就是统称的“老三届”,都从沈阳来到了开原县,在八棵树公社和李家台公社下乡插队。

沈阳铁路中学老三届剩下的另一部分同学,他们去了盘锦农场插队。

我是19681120日,才最后分配到八棵树叶家村第三生产队的,比全校的同学晚去了两个月。其中的详情,我会在我今后的博文《被拒收的知青》中陆续发表。

到了1969年的1月末,先来的同学已经在生产队劳动了四个多月,而我只参加了2个多月的劳动。

春节前,生产队开始分红。扣除了所有花销,大部分同学都拿到了六七十元钱。而我却只分到了二十六元钱。

生产队的工分制度,分为两大类;每类又分为四个等级。凡是参加劳动的男女社员分成的两大类是,男社员的工分等级和女社员的工分等级。 

男女社员的工分等级,均分为一等分、二等分、三等分和半拉子分。只是男劳力的一等工分和女劳力的一等工分是有差别的。

半拉子就是社员家里的不满十四岁的孩子;不想上学,就在生产队挣一份工分,补贴家用。

生产队的一等男劳力,每人每天十二分,二等男劳力每天十分,三等男劳力每天八分,半拉子每天六分。

妇女工一等劳力是每人每天十分,二等劳力每天八分,三等劳力每天六分,半拉子每天五分。

每天傍晚,到了收工时,大家坐在田间地头开始评分。由生产队“打头的”主持;记工员先把今天参加劳动的人员,当面核实一下,然后就开始评工分。

“打头的”的称呼,其实就是领着全体社员在田间劳动的领工员。由旧社会在地主家扛活,是由带领农民雇工干活头领的称呼演化而来。

所有当天参加劳动的生产队社员,一个不也漏,每个人必须参评一次。

由记工员开始唱名单;记工员每念出一个人的名字,打头的就先喊出这个社员应该给的分数;如果大家都没意见的话,记工员就落笔记好;然后再按名单喊下一名社员。如果有你对这次评的工分有意见,觉得评低了,你可以申述。

但是,一般情况下,你的申诉也就是说说而已;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其实尽管你和社员干一样的工作,比如铲地:一等劳力铲一条垄,你也铲一条垄;社员铲到地头,你也铲到地头,没有什么区别。可评分时,就是不给你一等分,几乎天天如此,很难改变。

我们知青的男同学,当时的最高分一般是十一分;介乎于一等和二等中间。但一年以后,所有男同学基本全都评上了一等工十二分。

生产队的工分值是多少钱,要等打完场,交完公粮才能定下来。春节前,队里把生产队全年的总收入,刨除所有的开支后,把结余剩下来的钱,用全队劳力全年工分的总数去除,得到的钱数就是分值。

    1968年,我们队的分值是1分工分,等于0.08元。核算成人民币应该是多少呢?小队的一等劳力干一天,十二分乘以八分钱,既12×0.08 = 0.96元人民币。就是说,每个一等劳动力,每天劳动一天的收入,不足一元钱人民币。

社员一个一等劳动力,全年出满勤的话,也就是4140分左右;全年的总收入合人民币331.2元。而秋收后,社员全家分到的口粮和蔬菜钱款,全都要在这份收入中扣除。

(未完待续)

清风细雨(赵雨祥)

2012810日于澳大利亚墨尔本市

1、这张照片是19689月,下乡插队前我在沈阳生生照相馆拍摄的。照片就是本文作者“清风细雨(赵雨祥)”,时年19岁。

2、这张照片是2008年冬季拍摄的清河水库大坝东侧的结冰水面照片。冰冻的水面上完全可以行走汽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